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09-10 07:22范宏
天津教育·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过程思维

范宏

小学阶段除了要接受基础教育,在高年级阶段开始学习进阶性的知识。作为一门基础进阶性学科,小学高年级数学具有丰富的技能性知识与逻辑理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严谨灵活的逻辑思维。另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原动力之一,先进的创新精神能够大力推进社会进步。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们更加深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潜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发掘学生更大的进步空间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革新现代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趣味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个人资本与能力,不单对自身的发展有影响,同时也对培养国家未来的优秀人才有很大影响。为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逐渐具备创新思维,营造出一个相对和谐和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小学高级数学课堂中,单一的授课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不愿对不理解的问题多加钻研与提问,慢慢地使学生丧失独立解决难题的自信,思维也逐渐僵化。因此,将小学高级数学教育模式朝着现代化方向革新,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基础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延展,提出问题进行拓展交流和实践,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时间,并且随时给出交流和解答问题的空间。这样能够使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平等关系,让学生在相信教师并且善于思考钻研的学习中逐渐建立创新思维逻辑。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节的《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都运用到了哪些运算方法。在得到丰富的回答后,教师再进行下一步引导,利用真实情况中的真实数字设立问题,类似于“在含有未知数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算出每件物品不同的单价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假设、推导情境,结合所学的公式内容,准确利用数学方程式的运算方法,在相互交流沟通和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达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使学生逐渐具备创新思考和探索精神。

二、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

一个问题如何产生,学习又是从何开始,归根结底,产生疑问并加以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培养自主创新思维的教育过程中相当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在这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勇于提问的习惯。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节的《观察物体》这一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置多图应用题目,启发学生通过观看内容各异的图片展开想象,结合自身理解提出问题假设,将图片中的事物转换为假设中的数学问题,不受条件的限制,但要符合运算解答标准,教师要在每个环节中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这样创新性的编题和解题练习,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题目的敏感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每个问题,并且对学生的提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大大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勤学好问的优良品质。因此,不论学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实际的教学深度,教师都应该进行解答,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引导解决。

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表扬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延伸解答。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节的《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展开课堂,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数字规律的发现与探究,轮流进行答题抢答。随着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激发,使学生能够在经过独立和严谨的思考后得出结果,并表达呈现。

三、锻炼高年级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注重数感及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感的培养从低年级数学课程开始便已经在教育方式中逐渐体现出来,通过简单地认识数字、口述数字等形式让幼儿初步形成了对数字的概念,例如数手指、数五官等。在此基础上,小学高级数学教育随之展开,引导学生進一步扩大对数字的应用能力,认识并解决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思维的引导,加强锻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类和比较能力,从而能够做出自己的概括和分析,进一步在数感的练习中锻炼其创新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数学的教学过程脱离了实际。事实上,数学本身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数学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是通过简单的传授就能掌握。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配合有效指导方法、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设定阶段性的标准,在学生中主要体现为根据年龄划分阶段性的数学教育内容。在高年级的数感练习中,更多是探究算法的变化和复杂问题的解决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创新思维。

(二)建立数学逻辑思考及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思维正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转移,此时普遍认识的数是形的抽象概念。而形是数的具体表现,只有将数和形巧妙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表象思维,这也是一个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

感知数形结合的思维培养也是学习如何用数学的逻辑思考问题并且加以解决的过程。在培养数学逻辑的课程中,在未知的情境下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合理的解题假设,对解决问题来说十分重要。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节的《可能性》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已知前一天是星期一的情况下,提问200天后是星期几,学生在进行解答前要归纳出已知条件,并且思考问题本身,不能忽略从“昨天”算起这个条件,从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加强对此类逻辑问题的练习,使学生可以熟练地将问题与生活相结合,仔细认真思考问题的细节,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的逻辑思维结合有效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再者,在逻辑应用题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思维表达。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思考后会发现得出的结果有差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解题的过程,充分梳理思路后进行表达,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节的《图形的运动》这一课程中,教师列出数学图形应用题,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图形绘制的同时,也要收集记录数据资料,最后在图形完成后进行数据汇总,绘制成统计图后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养成记录数据的数学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形成对数字的主观敏感、习惯记录和统计分析,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事实上,小学高年级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快速成长吸纳知识的阶段,思维模式还在变化和感知学习阶段,能够得到很好的逻辑思维培养与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多加思考与总结分析,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当今时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重要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将应用数学思维与生活相结合、热爱数学知识,对学生个人或集体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革新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与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必须抛弃传统刻板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学习采纳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力量,学生为主体核心,最终达到培养教育的目的。

(责任编辑  周子莹)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过程思维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