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成人是儿童文化的“守门人”

2019-09-10 07:22李萍
新晨 2019年3期
关键词:守门人王林图画书

李萍

读书是没有捷径的,对于尚不具备鉴赏力的少年儿童来说,如何在茫茫書海中,精准而有效的选择适合的读物,并把这些读物的精髓转化为内生力,依然是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阅读软件从成人延伸到少年儿童,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阅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阅读的迷茫。娱乐性阅读导致的认识上的浅薄,多媒体阅读氛围引发的想象力缺失,信息庞杂导致阅读原始目的的转移等问题显现出来……

在著名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先生看来,我们不一定相信“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但一定要相信好书的力量。成人是儿童文化的“守门人”,好书差书不能以孩子的喜好为唯一标准,但并不意味着成人可以毫无眼光地来为他们选择。图书馆里没有好书,是对孩子时间和兴趣的双重“谋害”。而一个孩子不亲近书,就失去了终身学习的动力,因为阅读本来是学习的基础。看上去是简单的图书问题,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在这样的一个知识快速更迭的年代,在人类获取信息如此容易的当下,如何用“捷径”引导并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品位,培养其健康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课题,本期《新晨》专访著名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先生,听听他的见解。

新晨:王老师有没有来过新疆?对新疆有怎样的认识概念?尤其是儿童阅读方面。

王林:我去过新疆好几次,有时是作为教材的培训专家,给新疆的老师做教材培训,有时候是个人的旅游。我喜欢新疆,第一个感觉就是新疆地域辽阔,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像跨省,实在太大了。第二个感觉就是新疆特别美,各个季节去,都有鲜明的风光,在国内的景点中很特殊。

在儿童阅读方面,新疆地处偏远有不太相同的地方。但我想有些方面是一样:孩子爱阅读,老师爱阅读。我知道新疆也有一些儿童阅读推广项目在做,有一些书捐赠到了新疆,在新疆当地,也有志愿者协助去做儿童阅读的工作,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我希望新疆的儿童阅读推广越来越多,阅读氛围越来越浓。

我个人觉得,让孩子爱上书,至少有两个方面要注意,第一要有好书。在实地走访中,我发现,有些地方捐赠的书没有加以选择,在这方面缺少把关的人,书的质量堪忧。

第二就是书捐赠出去后,是不是直接拿给孩子就能让他们爱上阅读呢?不是的,还需要成人去引导,我记得英国的儿童文学作家艾登·钱伯斯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在这本书里,他提到,热爱读书的成人才能够帮助孩子爱上书。这里的成人包括家长、老师、阅读志愿者、出版者等,他们要有教孩子阅读的方法和热情,如果没有成人的参与,让孩子自己爱上阅读,在这个年代不是不可能,但非常困难,因为这个年代是手机的年代,是屏幕的年代,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有特别大的区别。我们小时候,课外书是最大的消遣,没有电脑或者电子媒体。现在小孩子不一样,处在数字媒体极其丰富的年代,要让孩子喜欢上读书,要有协助阅读的成人。

新晨:能否谈下您的个人成长和阅读经历?是什么促使您走进儿童文学领域?

王林:我的生活经历非常简单,我的硕士和博士念的都是儿童文学专业,毕业后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所以有很多机会和小学语文老师和孩子接触,我在工作中发现,我们一线的老师对儿童文学了解很少,大部分老师对儿童文学的了解,还只知道在《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可是,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老师知道、了解、阅读,才能推荐给儿童读,如果老师都不知道的话,孩子读就无从读起,所以,在教师群体里推广儿童阅读是第一步,改变一个老师,也就改变了很多个孩子,我在推广儿童阅读方面,这十几年一路走来,有很多艰辛,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高兴和成长,希望儿童阅读这条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呼应,能够通过老师帮助孩子。

新晨:王老师翻译过很多儿童文学方面的书籍,在您看来,国外和国内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我们最需要吸收国外儿童文学方面的哪些营养?

王林:我翻译过几十本儿童文学的图画书以及理论书,比如《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英语儿童文学史纲》。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儿童观,一个作家如何看待儿童,如何认识儿童,这是儿童文学的美学原点。作家是把儿童当成独立的个体,还是把儿童当成成人的附庸,或者缩小的成人,这点很重要,因为这导致你创作儿童文学的价值取向。

我觉得,国内和国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各有各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积淀,有足够的素材让孩子创作。但我们的不足是,活泼性欠缺、童心童趣不足、贴近儿童不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说孩子的话,贴近孩子的心理,用孩子听懂的语言来讲述事情上有差距。优秀的儿童文学,应该是语言浅显,道理深刻,在这个方面,我们离国外的优秀的儿童文学有差距。我们的儿童文学飞扬不起来,想象力不够。这方面,国外的儿童文学相对好一些,国外的儿童文学,有想象派儿童文学,这是非常大的流派,几百年发展下来已经很成熟了,这样的作品,早期的有《水孩子》、《爱丽丝漫游奇境》,这都是想象力很充沛的作品,但是在我们的文化里相对不多。

新晨:孩子正确的早期阅读的年龄应该是从几岁开始呢?父母从哪个阶段开始进行教育?

王林:其实孩子生下来就可以进行教育了,因为孩子生下来就开始对周围的世界有探索的欲望,他对声音有辨别的能力,所以说在儿童阅读应该从零岁就开始了。

很多人有疑惑,零岁,孩子还在吃奶,正处在大量的睡眠和换尿片阶段,他怎么会阅读呢?其实,早期的孩子阅读是靠听。听也是阅读的方式,阅读不仅是看,很多人把阅读当成看书,其实早期阅读就是听,通过父母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有的孩子早期通过听来形成语言,来接收各种词汇,如果缺少这样的环境,孩子的有效输入就不足,以后,语言发育会迟缓,孩子在一岁多,到了开始学习语言的阶段,阅读和尿片、奶粉同等重要。图书就是孩子的精神奶粉。

在国外,有个关于阅读的运动,叫“阅读的起跑线”,这个项目是和妇产医院合作,当一个产妇离开医院的时候,公益组织或者医院会送给产妇一个书包,书包里装着早期阅读的图画书,这是送给父母的,让父母教孩子阅读,要重视阅读。

在中国,深圳爱阅公益基金会就开展过类似的阅读公益项目。

新晨:您曾经获得过“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等奖项,能否谈谈获得这些荣誉的体会?

王林:这些荣誉对我来讲,坦率的说,我不是很看重,当然我也很高兴,这些奖有些来自政府机构,有些来自媒体,我希望自己只计耕耘,不问收获,或者说我的收获是老师们了解了儿童阅读,帮助一个老师等于帮助了一群学生。这些年,我看到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形成了全民阅读的高潮,大家也都知道了,在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已经是第六次放进了“全民阅读”这个词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儿童阅读”“书香校园”是热词,表现在很多媒体、刊物对此的报道热潮,热潮背后的原因在于全民重视,全民参与。

新晨:什么是孩子爱看的好书?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

王林: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在早期阅读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看不同的书,3岁、4岁、10岁的差别很大,喜不喜欢,要看它是否适合孩子去读。

大人可以多关注得奖的作品,当然,不是所有的得奖作品都值得关注,但毕竟,得奖作品是很多人甄选推荐出来的,国内比较可靠的是,新闻出版总署每年推荐的国内一百本好书,图书馆每年也会有好书推荐,这些途径有相当不错的书目推荐,稍微留心一下,就有书单可以找到,通过书单可以帮孩子精准地找到好书。

成人是儿童文化的“守门人”,家长要注重孩子的年龄,要注重阅读的多元性,阅读不要偏食,要选可靠的专业的少儿社推荐的图书。家长对早期阅读可能把它功利化,觉得对我的孩子有什么用,可是我觉得对早期阅读来说,快乐是最重要的,培养孩子的天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在早期阅读方面不要太功利化。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看看他喜欢什么。

新晨:您身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和推广人,在您看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有哪些?

王林: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大部分老师只在教一本教材,大部分老师只会一本教科书,多数老师在教学时候,在文学性方面,关注不够。如何让孩子爱读课外书,我觉得有很多路要走,老师要改教育观念,如何看待语文,不要被一本教科书局限,要跨越一本教材去教學,我们的语文和阅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新晨:如何处理父母读和自己读的关系?亲子阅读有哪些技巧?

王林:父母读,主要是对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由父母来读,孩子来听,就像孩子小的时候,还不会自己吃饭,父母给孩子喂食一样,父母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慢慢到了小学阶段,孩子掌握了一些字之后,最终要过度到自己读,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父母读的不够,刚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觉得阅读是学校的事情,提前结束了亲自阅读这个阶段,孩子在3年级之前,应该多一些亲子阅读。父母读和亲子读不矛盾,可以让孩子自己读一读。

在孩子的眼里,无限的财富远远比不上一个读书给他听的妈妈重要、珍贵。进行亲子阅读,给孩子念书时,建议父母用普通话朗读,朗读的语气应富于变化,并辅之以适当的动作、神态表演。大致固定阅读的时间,最好安排在睡觉前15分钟。可以结合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孩子观察画面、色彩,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切记不要以“故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之类的问题代替平等的交流和讨论。

新晨:记得您说过,现代社会中,童年有消逝的危险,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能否就这一方面仔细谈谈?

王林:“童年有消逝的危险”来自一本理论书,书名叫《童年的消逝》,是美国的一位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写得,他的这本名著谈论到,现在媒体信息平等化,导致童年有消逝的危险,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年代,大人比孩子知道的多,孩子要努力学习生产生活,孩子的童年被保留,童年和农业文明是共通的词;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上的大人不一定比孩子知道的多,信息平等化,比如图书的广泛传播,很多IT技术的普及,孩子比大人知道的更多更快,童年有消逝的危险,但不管是哪个年代的孩子,他需要大量吸收信息,因为阅读能力是核心基础,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在三年级之前养成很好的阅读兴趣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理解能力不好的话,他的理解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儿童阅读运动。各种研究也表明,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阅读能力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新晨:《我的图画书论》和《我有友情要出租》是您推荐给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其中,《我有友情要出租》是中国原创图画书中首个销量破百万的图书,《我的图画书论》还是您编著的,能否谈下关于这两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以及书中想要表达的观点。

王林:我跟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后简称“青少社”)有十几年的友谊,我觉得青少社是非常努力和非常诚信的出版社。虽然刚开始这家边疆的出版社很多作家并不太知道,但青少社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少儿出版界站稳了脚跟,而且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具有独特的出版风格。它们出版了很多好书,无论是引进的还是原创的,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本书,是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绘本作家、阅读推广人方素珍老师的作品,我们曾经和红泥巴的阿甲和探长自费出版过这本书,销售一直还可以,后来,经方素珍老师的同意,我们决定把版权交给青少社后,出版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破了百万,我们也觉得特别高兴,去年在北大附小,我们举办了一个破百万的原创绘画书的庆典,我们在这会上见到了很多好朋友。

这个故事很感人的,讲的是一个大猩猩交朋友的故事,这故事讲的是如何在身边发现你的好朋友,我想,很多孩子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故事很精彩,画得非常好,寓意也深刻,通过动物与人深情互动的表现形式,切中了这一代孩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困惑。

《我的图画书论》也曾经在国内出版过,松居直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他在1956年创建日本第一本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引领日本图画书事业开辟出了一条国际化的途径,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我也非常高兴,把《我的图画书论》这本名著介绍给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我的图画书论》为图画书原创理论的先声宝典,这本书里有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欣赏图画书,图画书对孩子的作用有哪些等等,在这本名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中国的图画书经历了腾飞的过程,《我的图画书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方法。

猜你喜欢
守门人王林图画书
镜子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梦的守门人
A Greedy Story
神奇的图画书
天堂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心 计
“大师”王林为何至今仍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