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发现得早,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至97%,然而很多人怕麻煩、怕痛,不愿意做肠镜,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好消息是,现在有一种方便、无痛苦、没风险的检测方式,比如粪便肠癌基因检测。据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思德教授解释,当人体肠道出现癌变时,这种检测能够发现大便样本中极其微量的异常DNA。
据了解,粪便DNA检测对于临床可以根治的I/II期肠癌的检出率可达86.71%。因为正常成人每天都会有上皮细胞脱落至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由于异常增殖,细胞与细胞间或者细胞基底膜的黏附性降低等因素,比正常上皮细胞更易脱落。因此,肠道肿瘤患者的粪便中会含有大量的从肠道肿瘤表面脱落的携带了肠癌病变信息的细胞和细胞成分,这些信息可以由特殊的检测手段来解读。
不过,粪便基因检测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不能精确地检测出大肠腺瘤、原位癌等早期病变。另外,如果粪便检测是阳性的,仍要做肠镜来验证,而且从粪便检测无法得知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位置等信息。但是,针对特定人群,这个检测意义还是很大的(摘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