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绫堆绣技艺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在我国的荆楚一带就有了这种工艺的雏形。它是在织物的基础上,采用浮雕、编织、刺绣、缝缀、堆贴、抽丝等多种工艺制作的装饰画。近现代时期,这种工艺曾一度失传。
今年73岁的武汉民间艺术家刘浩芳是在退休之后才开始研习丝绫堆绣工艺的。近15年以来,她平均每天坚持3个多小时提升技法、精细工艺,将丝绫堆绣技艺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丝绫堆绣工艺较复杂,制作完成一幅画要半个多月。”刘浩芳表示,需要经过审图纸、选布料、剪裁纸轮廓、填充棉花和海绵、包布和粘贴等工序,才能完成作品。
在现场,刘浩芳拿出半成品零部件,展示作品的构图和技艺。刘浩芳说,剪工是制作的关键,要想出精品必须要剪工娴熟。
在刘浩芳家中,沙发上、壁柜上等摆满了构图繁缛、配色华丽的丝绫堆绣作品,包括人物、动物、景物等各种题材。“相比于其他平面贴画,丝绫堆绣色彩华丽、立体感强,细膩逼真又层次分明。”刘浩芳说。
其中,刘浩芳的《福寿延年》《乐逍遥》《龙游天下》《雅韵》等作品,选取青松、祥云、白鹿、龙凤、竹笛等元素,构图精巧、配色相宜,展示中国传统文化。2015年,她的作品《楚风布画》在武汉老年艺术作品展中获奖。目前,她正在准备武汉军运会主题丝绫堆绣作品。(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