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主题是读懂小说的前提

2019-09-10 07:22张世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3期
关键词:锄地六安人性

张世华

当网络文学大行其道时,“浅阅读”渐成时尚。小说快意恩仇的人物形象、构思精巧的故事情节、光怪陆离的环境描写确实能够吸引读者,让喜欢看书的人用较短的时间阅读到大量的内容,并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但这种阅读经常会导致一本书读完了却不知所云或读完即忘的情况。倘要真正理解一部小说,真正品悟一部文学作品,就必须读懂作品所蕴含的道理,即小说的主题。而作为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准确理解和分析小说的主题则是应对高考小说阅读的前提和关键。

要真正读懂小说的主题,就要摒弃“主题即创作意图”的观点。不少同学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总是追问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一旦有所发现,便抱着作者的观点不放。小说创作者在自己的视野中,构造某种可能但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挖掘生活的可能性。但一个人的思想会受时代、环境、地位、立场等局限,而文字的表现力却又是无限的;作为阅读者,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修养不同,审美情趣、文化积淀和审美能力也大相径庭。如此,对一部作品主旨的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例如“举烛”,写作者本意是把蜡烛举高照亮,而阅读者却读出了“举烛尚明,举贤任能”的意思。所以,小说主题与作者创作目的或意图不能画等号。我很认同一个作家说的一句话:“发现是小说唯一的道德。” 有的作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自己没有发现;读者没有创作,却在鉴赏活动中有新发现。

同样,小说主题不是唯一的。我们鉴赏小说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已有观点的影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对于这些已有的观点或主题,要敢于大胆质疑,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去理解,拒绝贴标签。比如《水浒传》不仅仅是“逼上梁山,官逼民反”;《红楼梦》不仅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金瓶梅》不仅仅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鉴赏小说就是要求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理解,唤起自己对生活的再认知,从而对作品进行个性解读,一篇小说可以被解读出各种思想主题来也就不以为怪了,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即此意。特别是高考小说阅读,选择题中若有对小说主题的分析,不管对不对,相当多的考生都会把选项中的分析当成正确答案,从而影响对整篇小说的阅读理解。

一篇好的小说,创作兼具现实性和思想性。所谓现实性,是对当下生活的描写,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讴歌,也有揭露和批判;所谓思想性,是对阅读者人性的审美或拷问。基于这样的认知,小说主题的探究可从社会与人性两个方面进行。

小说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它的现实性使它必须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从而使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这是小说的社会意义。我们鉴赏小说时就要紧紧抓住小说的这种特性,挖掘其社会意义。社会中有太多令人感懷的事,有励志、真诚、和谐、平等、幸福;也有冷漠无助、玩物丧志、蝇营狗苟;有热血和关爱,也有自私和无耻。社会是个万花筒,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会有,所以,作为折射社会现象的小说,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自然要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文学即人学,作家听命于自己灵魂的呼唤,“以我手写我心”,既有对人性循良的积极肯定,也有对人性异化的深刻忏悔。我们分析小说,就要从小说三要素方面挖掘其命运归因,从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的爱、温馨、和谐等方面探讨人性的美或丑,或者从对权力的批判和敬仰、对金钱的热爱和蔑视等方面探讨人性的分裂与矛盾。

人性和时代、环境是分不开的,所以小说主题的探讨不能分而议之,一篇小说,往往既反映社会,又剖析人性。

比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小说阅读材料《天嚣》,讲的是一支科考队被暴虐的风沙围困在戈壁中的钢架房内,大家饥渴难耐,身体虚弱,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样的风沙中,有个蒙古族同胞穿越风沙,奇迹般地来到了这个钢架房,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竟然带来了甜美解渴的西瓜。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地来到这里的?小说最终也没说明,读者只能将其视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

这样的小说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但内蕴却较为丰富,要把握它的主题,还是从社会与人性两个方面去发掘。科考队在祖国边陲戈壁中面对暴虐风沙,情况危急,亟待救援。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一名蒙古同胞来到这里,带来了西瓜,也带来了希望,表现并讴歌了民族间兄弟般的团结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是从社会层面探究得来的主题。在风沙肆虐中,钢架房岌岌可危,科考队员们依然打开房门,去救外面的人,没想到外面的人给了他们惊喜与希望,而这又体现了人性之善,以及这善给人带来的福报,这是从人性层面探究得来的主题。

再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小说《锄》,讲的是西湾村在与煤炭公司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传承几百年的百亩园被高价卖出,六安爷对这块养育了自己祖先的土地不舍,但又拗不过大势,心里非常悲伤,只能在寂寥的百亩园里锄地“过瘾”,尽管锄过的苗垄禾苗茁壮齐整,但仍然改变不了百亩园被收购的命运。

西湾村人同煤炭公司的斗争看起来是村民对土地的维护,实际上是公司出价太低,一旦价位合理,村民就毫不犹豫地卖土地,这反映了金钱至上的社会功利思想对农村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耕作只剩下“过瘾”的时候,如何在社会发展大势下解决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矛盾。“锄”是反抗,但也只能是无声的反抗。这是从社会层面探究的主题,有批判,也有冷静的反思。六安爷在土地即将失去的时候依然去田里耕作,反映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对劳动的热望,而失去土地和劳动的悲伤,全都是在他平静甚至淡漠的话语和执着而精细的劳作中体现出来的。这是从人性层面探究的主题,有尊敬,也有悲哀。

总之,虽然小说的主题分析依然要从三要素入手,但如果能把握社会和人性两个层面,读懂小说就不算什么难题了,小说主题的探究就会有方向感,就不会失之偏颇,甚至不知所云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哎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哎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上。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弯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 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 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 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說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

(1)DB

【解题思路】  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E项,从文中“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能看出作者对六安爷眷恋土地、热爱土地的态度是认同的,“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不是重点。A项,“孤僻的老农”和“与村人的分歧”不恰当,文中并没有“孤僻”和“分歧”的表现,只有六安爷对土地深深的眷恋。C项解读错误,主题不是选项中所说“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而是反映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突。

(2)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动行为,蕴涵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解题思路】  标题的寓意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内容上看,“锄”是农具,六安爷的锄头,象征着六安爷的精神;也是一种动作,是六安爷锄地的动作,饱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情感。从结构上看,“锄”连接了人物与土地,进而能够揭示两者的关系。从主题上看,意味着农业文明,传达出作者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冲击,土地的使用该何去何从的思考。

(3)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而尖锐的对比。

【解题思路】  从题干“描述百亩园的历史”可以推知这是社会环境描写,首先要分析文段内容在形象上的作用以及深刻内涵;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样描述的作用——在结构上应该是与下文的出卖土地形成对比,进而突出主题。

(4)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点;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解题思路】  题干要求鉴赏人物语言的作用,首先需要考生结合文本情节分析人物语言所折射的人物心理和深刻内涵,明确“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中包含的两个要素:一是农民对失去土地现状的无奈,二是农民的精神需求。然后从人物形象和主题两个角度来鉴赏:人物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物,六安爷不听他人劝阻的语言表现他固执的特点和将要失去土地的痛苦之情;话语中体现的精神需求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失去依托,令人深思,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责任编辑 / 吴  锋)

猜你喜欢
锄地六安人性
潘海源
免费锄地
六安号角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农夫考孙子
游果园
六安茶香也袭人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