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2019-09-10 07:22:44梁晓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国土蓝色海洋

梁晓华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育有新的要求,在新时代,我国中学地理的教学要进一步渗透德育。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国际经济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这既为我们提供难得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挑战面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素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才能顺应大势,掌握先机,占有新世纪发展的主动权。我们要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德育工作,为培育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创新能力,更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我国的“矿产资源”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讲解,使学生进行识国情、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自觉建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强调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且我国矿产资源雖绝对数量大,但人均数量小,故在开发利用时,要求特别注意爱惜保护,制止破坏性开采。并且使学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节约各种资源。

在《中国地理》的“中国的邻国”的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读图了解苏联领土范围的同时,可引导学生注意苏联与我国有漫长的陆上边界接壤,简要介绍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历史概况,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的中国与俄罗斯联邦及其他独立主权国家友好往来的重要性。

有关我国旅游资源的知识中,自然旅游资源有名山、大川。山以黄山为代表,而黄山以四绝而著称。四绝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除了黄山。还有四大佛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是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还有五岳奇峰,并结合课本插图欣赏。秀水方面:秀丽的江河湖泊、溪泉池涧也是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在长江、黄河、珠江、钱塘江的许多河流沿线,都分布有许多奇异的风景,著名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钱塘江潮等。以湖构景的有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昆明滇湖、台湾日月潭等。此外,黄果树瀑布、从化温泉、北戴河海滨等,也都是中外闻名的旅游热点,在教学过程中,可带领同学们“畅游”祖国的名山大川,自然风光,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领略祖国美好风光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在民族风情和地方习俗中,使同学们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种民族共同繁荣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遵循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把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有关中国的近海和岛屿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蓝色国土的重要性。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到汉、唐开辟第二条海上丝绸之路,说明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拒绝海洋。历史发展到今天,陆地有限资源的开发已达到相当程度,人类经济发展的目光开始转向海洋这个蓝色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正成为全球的一大热点。现在已有许多国家宣布了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迈出了海洋国土化的重要步伐,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但在我国人民的心中,一般只有片面的陆地国土观念,缺少海洋一体化的整体国土观念,所以增强同学们的爱我蓝色国土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国际海洋年”以及已被确定的世界海洋日,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快进军海洋步伐的一次全方位行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投向海洋,有识之士预言,由于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也就是蓝色的世纪。我国陆地领土960万平方公里,像一只昂扬的雄鸡,再加上3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近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海域,有1260万平方公里,那就像一支燃烧的火炬。

海洋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我国的海洋鱼类有2000千多种,还有各种虾类、蟹类、贝类及海藻等。海洋中还有大量的非生物资源。如,我国的海盐、石油、天然气,海底还蕴藏着锰、铁、金、铜、锡、钴、金刚石等多种矿产资源。海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海洋密切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在海底的沉船里,有大量的明代瓷器、钱币,就可了解到我国当时与世界交往的密切了。只是到了近代,由于“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人便慢慢地离开了海洋。而固步自封,保守闭塞使中国有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割地赔偿的记录。一个国家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世界,不能忽视海洋的作用。海洋对我们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海洋意识是我们民族必须具备的现代意识,应当认识到,开展蓝色国土意识宣传,唤起人民群众自觉维护我国海洋的权益,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为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而现在的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他们从小就应该有蓝色国土的概念,长大了才能接近海洋,才能把握海洋,只有把握海洋,才能开发这蓝色宝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普及海洋知识,只有了解海洋才能说得上热爱海洋,从而热爱祖国。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配合“植树节”“土地日”“地球日”“水日”“环境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的情感,增强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呼唤着人们的生态素质,现代学生是未来世界命运的主宰者,所以应该培养他们的生态善恶感、生态良知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

近年来,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化大德育正在逐步形成,要求在德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的方面努力进行改进,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所以在地理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国土蓝色海洋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20
蓝色的祝愿
青年歌声(2021年2期)2021-03-05 09:02:14
蓝色的祝愿
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20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蓝色使命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海洋的路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爱的海洋
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 18:33:48
蓝色的五月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