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鸿达 邹鹏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步以及市政工程的发展,采用无障碍施工技术能更好地解决长期困扰沥青路面施工中因质量通病造成的施工缺陷。使检査井井盖与周围路面衔接平顺,高程一致,平整度符合道路路面验收标准,保证路面的整体平整度,达到路面美观、行车舒适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无障碍施工技術;城镇道路;应用
前言
随城镇道路建设工程的发展,城市车流量的增加,往返车辆对检查井进行多次碾压,造成城镇道路大部分检查井出现下沉、裂缝等危害,存在严重质量隐患。因此检查井升井施工质量在城镇道路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此类质量通病,在本工程中通过应用无障碍施工技术改善了检查井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
西安市软件新城东起西三环,西至绕城高速,北起科技路(富鱼路),南至西户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324.17公顷。软件新城内城市主干道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骨架,“三横”包括科技路(富鱼路),天谷四路和天谷七路,“三纵”包括云水一路,云水四路和云水八路。本次设计天谷二路为该区域内一条城市次干路。
天谷二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2+161.203,路线全长2960米,全线道路规划宽度为40m,渠化宽度为50米,道路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 无障碍施工技术的选择
传统的道路基层摊铺施工方法,为保证检査井周围能够压实且摊铺机容易通过,道路内的检査井采用每施工一层,拔高一次的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会使检査井因多次碾压而导致质量受损,检査井周围的道路岀现塌陷、裂纹和损坏,井筒被施工机械碰坏,而且每次长井费时费料,增加施工成本。在项目策划阶段,项目部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在检查井升井施工中采用无障碍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基层施工质量。基层施工前将检查井用钢板覆盖预埋在基层下,摊铺时做到无障碍施工,基层一次成活,保证了基层平整度。
(2)提高了检查井施工质量。在无障碍施工技术应用中,检査井一次起垫,避免了道路结构施工中压路机反复碾压对检査井所造成的破坏。
(3)节省了工期及成本。由于基层一次成活、检查井一次起垫,降低了了维修碾压过程中被破坏检查井所造成的成本,工期占用时间短。
3 无障碍施工技术在城镇道路中的应用
3.1 工艺流程
井筒施工至设计路床顶面高程→钢板覆盖井口→GPS定位设计井口中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挖出钢板→井筒升至水稳层顶→井周浇筑混凝土→钢板覆盖井口→沥青下面层铺设→沥青中面层铺设→挖出钢板→井座混凝土浇筑→安装井盖→井字形拉线确定井具标高→井周混凝土浇筑→沥青上面层铺设
3.2施工要点
第一步:将检查井井室砌筑至路床顶面设计高程后,用钢板覆盖检查井井口。用冲击钻钻孔在钢板四角植入4根钢筋,便于固定钢板,防止在摊铺碾压过程中钢板发生位移,影响施工质量。
第二步: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水稳基层碾压完成后测量人员用GPS根据设计图纸对各检查井井位坐标进行放样,并用白灰对井位进行标注,过程中严禁使用拉线等方法进行井位确定。
第三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完成3~8 h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及时挖掉钢板上的碎石和水稳碎石料,破除形状应为阶梯型圆柱体,取出钢板。开挖宽度由井壁向外30cm,挖至坚硬部位,取出钢板。
第四步:将井筒升至水稳碎石层顶,在井筒上铺上一张木模板,挖出碎石部位用C20或C25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振捣密实,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第五步:采用厚度5 mm以上的钢板盖好井筒,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涂上乳化沥青结合油后进行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的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碾压完成后,及时挖出钢板上的沥青混合料,取出钢板。
第六步:安装井具。安装井盖座时,需使用井字形挂线与路面搭接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①浇筑井盖周围混凝土前先用C20或C25细石混凝土浇筑井座底混凝土,且保证其密实后才能浇筑井周混凝土②在井具顶面外1-2m左右用白色线绳搭出井字形状,调整好井具标高后及时拧紧螺帽,并切除外漏螺杆③在保证井盖顶面各方向与线绳完全水平后,浇筑井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和洒水养护。④以上工序完成后,用硬质防护对井盖周围进行维护,防止过往车辆对井盖周边造成破坏。
第七步:井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井周防护并对井盖周围进行清理,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涂抹上一层粘层油,便于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的结合。沥青上面层铺设时加强井周密实度控制,用小型压路机对井周反复进行碾压,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用热烙铁进行烫密封边。
4结语
在无障碍施工技术应用于2018年度西安高新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二标段)天谷二路过程中,已施工段共有检查井47座,升井施工后检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了工期及成本。无障碍施工技术在天谷二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可为今后城镇道路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城镇道路检查井升井施工方案.山西科技2011年第26卷第3期
[2] 谈检查井升井施工方法.山西建筑2014年12月第40卷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