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菊
摘 要:近几年,很多地区都逐渐重视起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同时为了确保人们的多元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在营林生产方面的投入也给予了适当增加,特别是营林生产管理、植树造林等政策的有效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林业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林业工程;发展思考
前言:
作为我国一种高效益的绿色产业,林木资源在营林生产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不论是对现代林业的健康发展,还是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应给予足够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地区林业管理工作在具体落实中都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管理技术、体制与创新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都需要其工作人员从不同角度来给予深入研究与不断完善。
一、林业建设中优化树种结构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应重视、优化对种植品种中林木结构的适当调整,以此来为营林生产、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相关单位应不断完善林木品种的选购工作,确保营林生产工作在具体落实中,引用的林木品种可以全面适应当地地区的环境特色,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其生活率,也能够体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森林生态和谐的林木品种,除了对适地种树的考虑,还要兼顾好造林树种的合理搭配;另一方面,针对树木品种的采伐、交易环节来讲,相关单位应充分重视、完善对林木产品的深加工应用,有效减少直接引用原木交易等行为的产生,尽可能避免因为经济发展匮乏而出现采伐大量原木的情况[1]。最后,相关单位在有效加强林业生产建设这一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强化对林木产品丰富多样经济产生方式的扩展、运用。如,可以加强精品森林旅游区的建设,或者是高级林木品种培育区建设等诸多方式,以此来促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完善林业生产的管理机制
为了促林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给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就必须要构建出更科学、统一且适合的林业生产管理机制,严禁出现滥砍滥伐的情况,重视文明生态林的营造。同时,林业管理人员要落实好水肥管理工作,完善农药的科学引用,避免因为单一的用药,或者是用药多度而给林业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合理施肥、排灌也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法;重视林地卫生工作,对病虫害枝捎进行及时查找与剪除,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侵染源。尤其是针对那些害虫抵抗力量较弱,以及暴露较为明显的部分,一定要加强防治。结合预测预报,基于对害虫发生规律的综合分析来实现对防治关键时期的准确把握。另外,林木喷药水平的高低也会给防治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在实际喷药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叶片正反两面、树枝内外都能够喷到,且要细致均匀,避免因为漏喷而给病虫害提供入侵的机会[2]。除了及时、科学用药之外,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危害时期也要引用不同的作用方式与适合的药剂。对于那些集中连片的林地,要集中防治,在同一时间统一喷药,避免病虫害出现再浸染、再传播,以及重复防治的情况。
三、优化林业生产的管理技术
首先,要注重、完善林业护理工作,一定要将杂草、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根除掉,有效增强土壤肥力。同时,对于林木繁育技术、栽植与栽培技术的引用优化,其林业管理人员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在繁育林木过程中,要进行苗圃的合理构建,做好整地施肥工作,确保林木幼苗可以获得更理想的生长条件,使其能够在深厚、肥沃土壤,以及良好灌溉条件下生长。
其次,要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树木的品种,具体栽植过程中,一定要将携带病虫的苗木剔除掉。在此基础上,要对土壤进行深翻与改良,翻耕土壤,这样既可以优化土壤性质,以及水肥状况,也能够促进树苗抗病虫能力的显著提升,将越冬的蛹、成虫埋入深土,或者是将其翻到土壤表面,使其能够在气象因子剧烈变化下死亡。同时,在深翻过程中,很多病菌也能够随之埋入到土壤之中,进而使得氧气供应得到有效改善。且在具体施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促进土壤肥力、土壤生物活性的不断提升,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对于合理灌水这一方面,林农也要给予足够重视,避免引用具有较高含盐量的水,与不提倡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为了保证灌溉效果,应尽可能引用滴灌或者是沟浇水的方式。
另外,对于林木栽植来讲,要对大穴足肥、位置准确,以及深浅适宜、根土密接、提温保湿等一系列基本要求做出充分考虑。而针对技术流程来讲,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测定值点、挖穴备肥、林木处理,以及栽树灌水等环节做出不断优化。且在进行大树移栽过程中,一定要在春秋季节进行,最适合的阶段就是早春土壤解冻后一直到发芽前的阶段。在挖树前一周左右,要做好灌水工作,这样不仅便于挖掘,也能够进可能减少对根部的损害,同时还要重新修剪树冠。在林木栽培过程中,一定要对其密度做好把握,完善防护林的构建,选择更适合的品种,以此来为其生活率提供有力保障。
四、引用更新颖的管理模式
对于新颖营林生产管理模式的探索、应用过程中,其工作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林业管理制度的革新探索,构建 更适合的管理结构体系,以此来为营林生产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完善科学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构建,基于此來为林业工程发展拓展出更理想的前景,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绿色无公害生产、品牌化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绿色无公害生产”作为营林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客观要求,各地区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具有无污染、品质优良,以及营养丰富等特点的果品的生产。为此,其林业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完善绿色无公害生产,重视品牌化经营策略的灵活引用,对果树林生产加工过程涉及到的一系列环节做出严密监测与合理控制,以此来避免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的产生,生产出更多洁净的果实,构建出更新颖独特且适合的营林生产管理模式,以确保林业资源的积极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前景。
五、注重林业防护,改造地产林
除了病虫害之外,我国很多林业工程都处于易发生火灾的区域,一定要重视、完善日常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好各项防火工作,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更科学完善的防火灭火措施。另外,我国现阶段还存在一些低产林,为了给我国林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科学有效措施来改造低产林。作为一种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林业,低产林在具体改造中,可以通过高接换种、补植,以及施肥等措施来实现改造,促进林地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以此来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虽然都充分认识到了加强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在大面积的开展造林作业,也获得了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就具体落实成果来讲,很多地区都将重点放在了造林面积、数量等方面,经常会忽视造林质量、成活率,进而导致营林生产失去了真正意义。所以,要想有效落实预期发展目标,就必须要重视、完善各项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黄惠娜,陆克宇,苏鹏元.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探索[J].南方农业,2019,13(12):91-92.
[2] 张书全.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