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得卫
摘 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能否做到“动起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文章就立足课堂准备、课堂基本、课堂结束三个部分,将小学体育课堂有效实现“动”起来的路径加以研究,即: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先让课堂“活起来”、以趣味活动让课堂真正“动起来”、以休闲运动来平复学生激动的内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动”起来;路径
引言:
随着小学体育《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也因此成为普遍关注的重点。就此,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课堂有效“动起来”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就针对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课堂准备部分: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先让课堂“活起来”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动起来”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作为支撑,该前条件就是为什么要让课堂教学“动起来”。众所周知,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动”的状态往往要远远多于“动”的状态,这显然不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究其根源则是在于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为此,在探讨小学体育课堂有效实现“动”起来的策略时,就必须意识到先让课堂“活起来”的重要性,而合理创建教学情境恰恰是有效途径之一。
以《足球--脚内侧运球》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工作中精心设计一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初步了接触到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又能在游戏中体会到课堂教学的快乐,进而创设出游戏情境,课堂教学也能够做到真正“活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准备部分中,可以将课前设计的“耍猫”游戏引入进来,学生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势必会用到脚内侧传接球,这显然为学生课上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脚内侧运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准备部分中也能够实现通力协作、互帮互助,课堂教学的主基调也由此更加明确。
二、课堂基本部分:以趣味活动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课堂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学习并巩固新知与新技能的平台,这一阶段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往往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也是小学体育课堂有效实现“动起来”的关键所在,其间以趣味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基本部分教学活动,往往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例如:在《足球--脚背传球》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新知初探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趣味问答的形式开展,首先向学生提出学生极为感兴趣的话题,如“你认为当前世界上哪一位球星传球技术最好?而他们之中哪一位外脚背传球技术最好?”等等,以供学生思考和交流,学生在说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要予以肯定并将自己的看法加以分享,如“莫德里奇”等等,并向学生说出原因是什么。而在技能训练和巩固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双人行进间平行传接球”的方式来进行,一改学生原地进行动作练习和巩固的状态,让学生能够以小组互动的形式进行所学技术的练习和巩固,学生也会从中感受到学习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也更愿意“动起来”,而课堂基本部分教学的激情也就此得到全面激发,课上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不言而喻。
三、课堂结束部分:以休闲运动来平复学生激动的内心
毋庸置疑,学生在经过课堂基本部分的学习与互动之后,学生身心会尽显疲惫,此时学生往往不愿再参与活动,只想好好休息,如果教师忽略课堂结束部分,那么学生身心的疲惫感会一直延续,并且还会造成学生运动疲劳状况的出现。为此,在课堂教结束部分中,依然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是“动”的方式要作出适当地调整,以休闲运动来平复学生激动的内心则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总结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在总结课堂所学内容、点评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与状态、鼓励学生说出自身想法时,学生并不是保持“站着听”的状态,而是要让学生在参与放松活动的情况下去听、去感受、去理解,这样学生身心的疲惫感才能得以消除,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全程“动起来”。其间,教师可选择旋律较为舒缓的音乐,通过两组瑜伽动作让学生进行肢体和心理上的全方位放松。而在这一过程里,教师将本课所学双手胸前传球、接球的中作要领加以概括,同时将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学习状态、怎样去巩固加以说明,让学生能够以放松的心态去理解、去感受。最后教师则是在舒缓的氛围下,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来确保今后体育课堂教学“动起来”的效果更为理想。
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让教学全过程真正“动起来”并非易事,教师必须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具体研究与分析,并在说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及时调整方可实现。为此,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以“始终如一”的心态去研究、去探索,进而助力小學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兴伟,何正武.让课堂活起来让生命动起来[J].科学咨询.2017,(22).
[2] 琚云.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