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川陕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9-09-10 05:30杨浈浈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关键词:达州老区城镇化

杨浈浈

川陕革命老区位于川陕渝交界处的秦巴山区地区,四川省南充的5个县(市)、绵阳的4个县(市)、巴中、达州、广元,重庆的城口县以及陕西汉中的7个县、安康的3个县都被涵盖在其中,城市多为边缘地带,离省会城市远、行政壁垒严重。这部分地区由于独特的区域地理特性和发展水平特性被革命者们所选中,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重要战地,但同样也是因为这些特性,成为了现在老区发展的阻碍。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忘了川陕革命老区,不能忘了川陕革命老区的人民。本文将以川陕革命老区中的一员——达州为例,分析达州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理念对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达州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纵向比较差距大,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近年以来,达州发展迅速,7个县(市、区)全部跨入“百亿县”队伍中。从纵向上看来进步很大,但从横向上看与其他省内城市相比差距依旧很大。在竞相发展的浪潮中,与成都、绵阳、德阳、攀枝花等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排名中,达州位于第19名,倒数第三。以达州万源市为例,全省县级市城市道路总里程达2069.7公里,最长的为都江堰市,达到303.2公里,最短的为万源市为46.3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4.24平方米,最低的万源市为4.74平方米;县级市城市地区用水普及率为87.47%,最低的为万源市,仅67.14%。

(二)传统优势消失,发展后劲不足

达州的天然气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第二大天然气气田,天然气储量达3.8亿平方米。天然气产业作为达州经济和城镇化的重要支柱,给二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目前达州产业还没有走出侧供给的老路,仍然是粗放型的资源高消耗模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矛盾严峻。传统优势消失,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就近城镇化意愿不强

在2015年的一份针对达州等9个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问卷调查中现实,仅有14.9%的人员愿意把进城落户的第一选择对象放在省内城镇中,他们感觉进入附近城镇和居住在老家农村,差别不大,更愿意选择有有更多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更高的大城市,就近城镇化的意愿不强。

二、多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现代农业化与城镇化相协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保障。习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没有农业发展,城镇化就缺乏根基”。在整个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在重视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农业的问题,尤其是现代农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释放,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就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来源。

川陕革命老区一直都是劳动力输出的集中地。在大批农民外出打工等人口迁移过程中,大量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川陕革命老区地形多样,农业发展具有多样性。归集零散土地,大规模的特色种植,形成规模产业和特色产业,可集中发展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或引进种植养殖适宜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

引进资本,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能大大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生产率,现代化农业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也能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也给农村引进一批高精尖专业人才,给农村地区带去新的知识和科技,给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加快城镇化转变的速度。采用深加工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工业化,提高利润空间。

(二)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缩小城乡差距

川陕革命老区多处山区,偏远山区里的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政府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啃下贫困山区农村这块“硬骨头”,缩小城乡差距,争取早日实现这部分地区的城镇化。

集中小规模人口的村庄,选择宜居的地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是解决小规模村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应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政府要做好选址、建设工作,选择气候宜人和环境良好的地点作为新址,配备有供电、供水、供气、医疗、教育,交通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同时留出部分空白区域作为未来发展空间。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居住习惯和生活习惯,还要结合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传统。针对不愿搬迁,不舍旧家的部分农民,政府还要做好耐心的搬迁劝导工作,仔细解释。

其次產业支持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支撑。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产业与之进行配套,农村社区就有了经济发展动力,社区这部分聚集人口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劳动力人口的进入。产业和社区之前有着良好的互动,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一定规模后,可促使新型农村社区向城镇化转变,大大推动川陕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三)工业化和城镇化良好互动,共促发展

工业化是城镇化最原始的推动力。目前,川陕革命老区正处在传统企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格外重视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壮大及新兴工业的兴建,为这片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寻求工作岗位。同时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也将带动这部分地区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部分人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工业的发展,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随之大大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市民福利等上的资金投入能力也将大大增强,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对工业化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加强文化建设,现代化与历史传承相融

城镇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宽路高墙的城镇化,还是传承历史,联系过去和未来的城镇化,

历史文化实体具有不可逆性。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要把好关,不要为了追求政绩,追求新面貌,建立所谓“洋气”的新城区,而去拆除那些看似老旧却极具珍贵价值的文化实体。政府要做好旧城和新城的建设协调工作,积极思考如何在保存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老城区、老建筑等的同时如何使得新城区与之相融,如何协调二者。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展现出来的最根本最深刻的自信。城镇化建設和规划要体现当地的特色、个性和文化。如达州,作为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军文化,同时作为巴文化的中心发源地,又有独具特色的巴人文化,达州应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保留旧城里的这些文化的实体,还要在新城区的建设中体现这些历史文化,让它们成为城市的文化实物名片。

(五)城镇化与市民化同步发展

四川和陕西是全国劳动力输出的大省,川陕革命老区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进发的数量更是不容小觑。但是由于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外出打工的地点多在批发市场、建筑工地、餐馆等,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不稳定,工资收入低,生活水平低下,生活环境恶劣,社会保障不足。由于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不同使得农民共不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再加上不能负担高昂的房价和对土地承包权的重视使得大部分的农民都不愿转为城市户口,处于非农非城的尴尬境地。

城镇化的根本点在于市民化,只有转变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处的这种“非农非城”的尴尬境地,实现真正的市民化,才能让城镇化的实质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完善社会保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在工作过程遭遇不公正对待的情况屡见不鲜,再加上农民工自身的法律维权意识薄弱,在和不良雇主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政府要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非法行为的监督惩处力度。同时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援助,真真切切地保障农民工地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加强市民化福利保障工作。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含高昂的房价和子女的读书问题。在居住问题上,政府合理增加廉租房建设的数量,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在子女受教育问题上,做到完善政策,简化手续,同时也要让费用更加合理,让农民工家庭可以负担。

猜你喜欢
达州老区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达州赴京因雨备降天津
革命老区展新姿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城市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