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19-09-10 01:43丁睿
青年生活 2019年34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中国梦劳动

丁睿

摘要:党的十九大描绘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创造美好生活,切实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新的命题。、

关键词:劳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提出“中国梦”的新命题。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基础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全国人民的劳动去创造。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去创造,习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劳动即生活,劳动创造的过程也是幸福生活的过程,怎样对待劳动,怎样劳动是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也体现着什么样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计划经济的退场和市场经济的出场,对于劳动的态度,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甚至有一些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价值取向错位的情况。这无疑将冲击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劳动获得感幸福感。笔者认为,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依旧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塑造引导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思想。

一、劳动让通过人改变自然获得幸福感

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的著名论断,这里的劳动,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阐明了劳动过程对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组成了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

二、以劳动光荣引领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是一直是勤劳的民族,上下5000年,炎黄子孙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和积累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新中国建立后,劳动光荣也一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引领尊重劳动创造的社会风尚。 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随着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创新劳动、创业劳动、知识劳动、等新的劳动形式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的提出,以创新和知识为特征的劳动创造,正在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习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在恰当的时候对这一劳动形式的转变做出了注解。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中,不仅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更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以劳动平等增进不同职业、 不同岗位之间的互敬互重,塑造新时代的平等精神和社会风尚。才能“使人民在在劳动创造中体验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敬重劳动,塑造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只能靠辛勤、合法、诚实的劳动。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必须摒弃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错误思想。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需要坚持匠心精神,坚持对从事职业的敬畏和尊重,不断发掘内在规律,细化完善工作方法和流程。坚持“术业有专攻”,用专业的态度去做专业的事情,用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才能获得更好的劳动回报,更好地实现劳动幸福。

敬重劳动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坚决反对和抵制唯利是图,不讲职业道德的丑恶行径。对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来说,都应该保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不唯利是图,不心浮气躁,不钻法律的空子,努力塑造新时代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

四、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依靠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社会财富和价值创造的源泉。同样,新时代美好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习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

劳动即生活,劳动创造的过程也是幸福生活的过程。对于劳动的态度,在另一个层面上也折射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的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去热爱劳动,正确劳动,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保障

劳动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创造,需要广大的劳动者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方针,高度统一思想,自觉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适应新的常态,展现新的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发挥一线职工主体作用;围绕实施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创造 2025》,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要踊跃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贡献。

六、结语:

回望改革开放40 多年历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改善民生、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创造今天美好生活的,是亿万人民勤劳智慧的双手,是上上下下苦干实干的精神。没有亿万人民的胼手胝足、日耕夜作,就不會有今日中国的巨变。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当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亿万劳动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砥砺前行,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136.

[3] 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中国梦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