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千
摘 要:在新课改推行以来,初中英语教学的口语交际能力日渐成为衡量学生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初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也逐渐被学校更加重视,希望学生能够在学校接受最好的英语口语教育,收获更多的成长和知识。因此,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在学生的英语学习当中,占有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浅谈下口语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交际
口语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对英语口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英语的口语教学均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流利表达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向。初中英语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为了能使初中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语言,我们需要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自愿自主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主动地“张开口”,不做学习英语的“哑巴”,让学生在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英语水平,进而增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一、学生自信训练,让学生敢张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进行英语的口语交流,并且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英语口语的魅力。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逐渐提升学生口语交流的自信心与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口语教学里,如:对话模式,情景扮演等等,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突破口语交际的阻碍,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例如,在教学《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wwhat things do the museum have? who you go to the museum with?等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思考过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来讲述自己的博物馆之旅,在学生讲述时,教师应当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肯定,缓解学生害怕心里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种互动,能够很好地使学生融入到口语交流和学习的氛围中,缓解因语言陌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二、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读得准
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听得准只是开展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对于英语课文读得准是第二环,想要通过英语表达准确自己的想法,首先需要正确的读音,对于学生读的能力的训练,注定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教学计划来提升学生读得准的能力,当学生能够读准了,才能在表达上少出问题,不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my name's Gina.》这一单元时,讲解的知识是关于自我介绍的,难度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但是这对于学生展开交流确实是绕不开的一个环节,彼此交流最需要做的就是自我介绍,初中英语教师在上课期间,需要重点解释做好自己介绍的重要作用,相当于学生在自己答满卷子的上面写上自己的署名。最常用的询问名字的句子有what is your name?最常用的回答句型有I am /My name is等,对于学生的读音的严格要求,会对学生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长远的意义。
三、学生听力训练,让学生听得准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学老师,应该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更为敏感,尤其是听的方面。英语教学老师常常能够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发现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不足,尤其是当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能够深刻感受到学生提升英语学习当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艰难,其中听力是关键。与人的正常交流一样,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听得懂对方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听力训练成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教学《Good morning!》这一单元时,需要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通过英语的方式来进行准确的表达,这是初中英语课程学习的第一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教学内容。如,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单词,how are you?I am fine等最常用的句子。表达的就是一天当中的问好的基本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这些最简单的表达方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是通过简单的表达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对于课程当中涉及到的聽力部分,需要反复地听、捕捉最精准的读音来练习,唯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学到最精准的读音。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营造积极有效的口语教学环境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信心;通过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来为英语口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通过采用科学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来更好地提升整体的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逄杰.有效提升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02.
[2] 仲淑霞.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改革措施[J].学周刊,2019(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