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政清
当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存在"选材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还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踏入社会后不能快速地实现学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对接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可能快地适应社会?该文认为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培养恰当的社会交往能力显得更为重要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高校层面。大学肩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先导。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中,高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整合资源和环境,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水平以自身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加强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自己的品牌,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让激人奋进的竞争优势深入师生内心,讓师生具备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意识。
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和科研需要为依据,要对国际和国内的宏观形势充分把握,对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进行调研,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据此设置新的专业,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实行自主选课制,培养复合型人才自主选课制在很多高校已开始实施,它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形成。
第二、教师层面。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培养者,应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基本思路,做好以下几点。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学习、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同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优势所在,并加以培养和引导。
2、高校辅导员要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作为辅导员应该认清楚、分析两方面问题:当代大学生拥有哪些潜在可培养的特质: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当代大学生会存在哪些缺点会导致核心竞争力的障碍。因势利导、正面鼓励,是成功的关键一步。辅导员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思维逻辑图:教会学生发现自己自尊、自爱的支点和自己优势的支点→鼓励他们去做、树立目标→取得他们的反馈→告知他们要总结→重新尝试或强化、适当提高难度适应自我。这样一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得当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自己,这也是一名老师的成功。
第三、个人层面
1、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学生需要对自己及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正确定位人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自我认识是培育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清楚客观的认识,才可能扬长避短,树立自己个性鲜明的特色。环境的分析包括宏观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需求、企业组织发展现状、行业特点,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特色,家庭可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自身的分析包括自己专业、性格、爱好、能力、优势、弱势等方面,只有清楚自己具有哪些优势,才能合理有序地整合这些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