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优化教学效率成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要求教师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指出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理解难度大、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指出数学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开展情境教学并以深度学习培养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小学生处于学习数学的早期阶段,这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品质,对终身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普及,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教师调整教学思维和策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兴趣浓厚,才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积极配合教师。然而,教育实践表明,许多学生都对数学课程缺乏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充满各类抽象概念和原理,要与数字和公式打交道,不少学生都感到课程枯燥无味。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较低,多为“满堂灌”的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对数学课程的固有印象,学习动机处于较弱的水平。
(二)知识理解难度较大
对多数学生而言,数学都是一门较难理解的学科,尤其是在进入中高年段以后。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中都常感到“听不懂”,教师提出问题时,课堂中也经常出现学生无法答问的现象。有时学生表面上“一听就懂”,实质上却“一用就错”,只要相关的数学知识变换一个情境或条件,学生便无法正确地理解它们。种种现象都表明,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方法。
(三)忽视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对思维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教学实践在这方面还较为薄弱,学生所学到的多限于知识表层。例如学习《分数》时,学生便简单地记忆何为分子、何为分母,以及与分数运算有关的通分、约分方法,对分数所代表的数学意义却并不了解。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缺少相应的思维支撑,运用知识时往往出错,并经常出现知识相互混淆的现象,对学生数学素养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兴趣为引,优化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教师要改善知识呈现的方法,在其中融入更多游戏化的要素。例如,学习与“质数”有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全班学生从数字“2”开始按照顺序报数。每当遇到一个质数时,学生要反应过来,一起拍巴掌,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学生关于质数的知识。学习与“简便计算”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简便计算的竞赛活动,每组学生完成相同量的练习题,以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学生专注学习、积极思考。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例如学习《可能性》一节时,一般只让学生观看教师操作“摸球游戏”,学生则较为被动。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中将不同颜色的纸团放入不透明的瓶子中,提前用计算的方法,估计摸到相应纸团的可能性,再将实际摸到纸团的概率进行对比。活动中融入了一些实验的特征,并让学生来亲身体验和思考数学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二)情境教学,顺应认知规律
针对知识理解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构建恰当的学习情境,使之成为学生认知发展的支架,以顺应认知活动从感性到理性、从具象到抽象的基本规律。
情境教学可运用于导入阶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条定理时,教师先展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同学小刚的家、公园和学校构成一个三角形,他是直接从家出发去学校较近,还是从家到公园、再从公园走到学校较近?”以生活常识来促进学生的理解。
当学生存在知识疑难时,教师可以构建专门化的情境,让学生的大脑绕开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去关注形象化的问题。例如许多学生对×6=6÷5不太理解,教师便引入一个情境,将等式两边形象化。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取6米长钢管中的;将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为5段;请同学们分别列出这两个算式。”当学生将数学问题放到情境中去思考时,便会发现这两个算式所表示的数学意义完全一样,突破了原有的认知难点,对分数、乘除法等概念的认识能力也会增强。
(三)深度学习,培养数学思维
针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应当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处漫溯。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关注他们的知识薄弱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计算一道简便计算题(25+14)×4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将算式拆解开来,达到了简便计算的目的。不过教师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算?”学生便援引课本中的乘法分配律公式。教师说:“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不过,现在,假设大家都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你还能说说为什么(25+14)×4=25×4+14×4吗?”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从乘法性质的角度,理解了它们表示相同的数字,使思维从浅层的记忆上升到深刻的数学思维。
教师也可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培养数学思维。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多使用线段图来一目了然地表现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从教师教开始,渐渐让学生尝试自主作图,掌握画图这一数学分析方法,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实践反思
回顾和反思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教学心得。数学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都要凭借“以生为本”的原则来应对。无论是学生兴趣不高、知识理解难度大还是思维能力弱的问题,都源自“学”的活动跟不上“教”的活动,这与数学课程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殊性有关。数学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善于捕捉学习活动中的问题,结合数学学科特征来调整教学策略,融入兴趣化教学、情境教学和深度学习等思想,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 仇海生.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64.
[2] 韩志军,马晓梅.以生活情境为支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基础教育论坛,2019(28):26-27.
作者简介:
刘泽坚(出生年-1968年)、性别:男、汉族、籍贯:广东省惠州市、就职单位:荔园教育集团(荔园小学)众孚校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学历: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