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良方言对当地传统声乐演唱的影响

2019-09-10 23:13周曌
青年生活 2019年36期

周曌

摘要:方言作为地方性特色语言艺术,它的世代传承造就了区域性的风格与特点。在彝良方言当中,存在大量叠词、衬词,能够较为生动鲜明的体现出当地居民朴实、活泼、幽默的性格特征。当然,彝良方言由于在特殊地理环境中产生、形成,它的音调、节奏、发音走向也在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魅力的同时对当地中学生的传统声乐演唱造成一定影響。笔者在教学实践与交流中,观察总结了彝良方言对传统声乐演唱实践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提出通过情感带动正确方言发音,以及方言特色与传统声乐演唱的结合。传统声乐演唱融入方言多样因素,这是传统声乐演唱的一大进步,也是当代青年音乐教育研究者不可懈怠的重任。

关键词:彝良方言;传统声乐演唱;咬字吐字

一、彝良方言字词发音塑造区域性特色

方言作为一种极具地域性特色的语言艺术,它的千古流传并非无迹可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全国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饮食习惯、风俗信仰等造就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方言经过无数先辈的传承存活至今,它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各地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作为一门富有韵味的语言艺术,它对民间音乐的形成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增进当地居民的友好往来,甚至荣升至集体意识层面,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地方方言与地方民间音乐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关系,导致了地方方言在丰富声乐演唱内容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彝良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作为云贵川的交界处,它的地方方言呈现了云贵川三省的共同特质,同时又体现出自身独有的韵味。彝良方言中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尾音长,节奏快,交流时繁音促节,朗读时字字拖音。在交流过程中,情绪鲜明,表述生动,体现出彝良人民风趣、幽默、活泼的性格特质。同时,彝良方言中含有大量的叠词,如:“吃mang  mang(吃饭饭)、黑qu qu(黑漆漆)、eng 邦邦(硬邦邦)”等叠词,以及衬字,如“咦”、“哟”、“嘛”、“哈”等。这些极具本土特色的语言,能够极大促进传统声乐中乐曲创作形式的创新,并且由于方言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所形成的差异,同样也能够提升声乐演唱中字词发音技法的空间。

毛泽东同志提出:“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在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艺术一直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彝良方言作为一门极具区域性特色的语言艺术,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显现得十分重要。传统声乐演唱要想获取更丰富的多样性因素,就应当汲取彝良方言等各地民间特色语言中的语言特色,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其演唱内容,立志在多元化背景之下创作出极具本土特色的多样化音乐演唱形式。

二、彝良方言在传统声乐演唱中的理论梳理

对于传统声乐演唱来说,咬字、吐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传统的声乐演唱极其强调字词的饱满圆润,演唱时要求字字清楚、字字响亮,咬字吐字应正确把握“出声——引腹——归韵”三个阶段。如今的传统声乐演唱已经全然纳入学校教育当中,施教者及受教者都极其注重咬字吐字在声乐演唱实践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彝良当地,咬字吐字依旧是一个尚未得到解决的难题。笔者了解到当地中学教师大多是彝良本地居民,在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显露出彝良方言特色。笔者在旁听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文朗诵时,节奏犹如在歌唱,并且呈现出降调,字字拖拍的现象,该现象呈现出一种地方性特色,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声乐演唱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变声的尴尬时段,发声状态极其不稳定,加上方言发音的特殊性,导致喉咽腔发声共鸣弱,并且伴有鼻音n和l无法辨别,咬不清字头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来发“nai”,恋发“nian”,留念发“niu nian”。方言中这一系列的发音在传统声乐演唱中十分不利于鼻咽腔位置产生声音共鸣,也不利于喉头的放松,声音很容易就卡在喉咙里,极大影响了演唱时字音的饱满度、圆润感。

“节奏”作为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体现乐曲情感起伏,增强音乐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节奏的掌握与把控也是中学生在传统声乐演唱中需要熟练操作的一项重要技能。但笔者在彝良当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彝良当地的大部分中学生在进行专业传统声乐训练时,在节奏掌握方面会不经意地受到彝良方言节奏的影响,两种节奏相互冲击,使得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较为痛苦,学生在理解声乐演唱中气息、位置走向的基础上,却难以实现身体力行。例如: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声乐发声训练时,很容易脱离专业节奏的把控,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易犯“来不及换气”“容易一口气唱一整句”等基本的错误。

由于中国传统声乐演唱的教授方式较为特殊,常呈现出一种“自在”的教学模式。彝良方言中咬字、旋律、节奏、调值走向这种根深蒂固的语言习惯便容易在传统声乐演唱实践过程中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进度带来相应阻碍。例如:经过专业声音训练的中学生在演唱《纳西篝火阿哩哩》时,由于该歌曲呈现欢快、活泼的节奏形式,学生无法快速从彝良方言咬字、节奏中进行恰当转换,咬字上“纳西”容易发音为“辣西”,节奏上声音的呈现也不够突出,无法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活泼情绪。且这种现象在非专业中学生身上显现得更加突出。由于非专业中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声音训练,在咬字吐字、节奏把控方面更加容易受到彝良方言的影响,更加容易脱离节奏把控,不仅咬字上出现更大的问题,在快节奏的歌曲换气上也更为混乱。

结论:

方言作为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艺术语言形式,它的形成受到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方言由于其广泛的覆盖性质,也同样会对当地的教育、人文、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指出彝良地区地方性方言中咬字吐字、节奏、情感、对当地声乐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望能引起各音乐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以共同促进地方性方言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壮大。

参考文献:

[1]袁 环.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教学法意义[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02.

[2]樊宇红.浅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黄河之声,2017,12.

[3]王岚.北方方言在歌唱中的应用[C].云南师范大学,云南,2015:37-45.

[4]么幼力,张旭东.中国传统声乐的咬字吐字理论及应用[J].艺术教育,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