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倩倩
摘 要:《司马光》这篇小文言文很简短,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话介绍了一个惊险的场景,第二句话用了连续的动词表现出了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但由于本文的文体特点,要以朗读读为主,在理解词意上练习边读边想。
关键词:《司马光》;文言文;小学语文;语言特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句间的停顿。
3.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句间的停顿。
三、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四、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介绍文言文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课件出示)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写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如此有成就的一代文豪,他年轻时是什么样子的,好奇嘛?通过一个小动画走进他的童年(播放动画)。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美名流传至今已有约一千年的历史了,最早记录在《宋史》一书,古人是怎样记录这则故事的,想知道吗?(课件出示)瞧,这就是古人的文章,为了方便学习,后人给文章添上了题目,加上了标点,就变成了你现在看到的样子,自己试着读一读古人的语言,边读边比较它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内容,有什么不同。
语言简短,篇幅短小,古奥难懂,这种语言形式就叫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时使用的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司”本课的新学生字,右上包围,先外后内,司马是复姓,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读好文言文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把字音读准,自然就能把文章读好,请根据老师的注音提示,自由读课文!
跟着老师读课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注意读准字音。检测字音:
群儿戏于庭 认读“庭”,组词“家庭、庭院、法庭”?猜猜看,在这里庭是哪个意思?庭,庭院。
一儿登瓮 认读“瓮”,读准字音,什么是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注释)借助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课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瓮,口小肚大的陶器,部首瓦就和陶器有关,引导学生拓展用来盛水的瓮,称为水瓮,用来藏酒的瓮就叫酒瓮,用来放菜的叫菜瓮。
足跌没水中 认读“跌”,巧记字形“失足跌落”。分辨多音字“没”,一个读音是没,没有,一个读音是没,淹没。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众皆弃去 这个字读“弃”,组词,放弃,丢弃,废弃。认读“皆”,“全、都”的意思,拓展“皆大欢喜”就是大家都欢喜,“人人皆知”就是人人都知道,众皆弃去就是大家都丢弃他跑走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 引导学生根据重音提示朗读句子:谁持石击瓮破之?光持什么击瓮破之?光持石击什么破之,强调的重音不同,句子读出来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谁能学着小司马光做一做这个动作,想要把瓮击破必须要用力,我们边读边做动作,读出气势来。
水迸,儿得活 认读“迸”,根据图片你能猜迸是什么意思吗?瓮被砸破,水一下子涌出来,就叫迸,齐读。
(三)通讀课文,学习生字
语句连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课文。
注意观察,登和众是本课要学习书写的生字,认真观察,登是上下结构,众是品字结构,拓展:你知道的品字结构的字还有哪些?除了要注意结构上的区别,你还注意到了什么?“登”书写时要注意上宽下窄,众书写时要注意上窄下宽。“登”字,书写时还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先写横撇点,右上两撇短而平行,捺要舒展,下面的豆要相对窄一点,师范写,生练习,还可以试着给登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目”来把眼“瞪”,“水”来变“澄”清,“木”来“橙”子黄,“足”来用脚“蹬”。“众”由三个人组成就是很多人的意思,比如观众、群众、众人,书写时撇捺要舒展,捺笔变点,撇穿插过来。师提醒学生书写时要注意把字写在格子中间,控制好字的大小,把字写匀称,排整齐。
(四)再读课文,感古韵之美
把生字送回文中,文言文要慢慢的读,才能读出停顿,读出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来,(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师范读,生练读。
(课件出示)古人写文章自上而下,从右至左,读书也是这样,我们像古人一样,配上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美吧。
(五)配乐朗读,体语言凝练
文言文语言凝练,音韵古典,是历经数千年,沉淀的语言精华,是探索古人智慧的钥匙,让我们打开通往历史的大门,一起回到千年前的那一天(师生合作讲故事)。古人仅用30个字就为我们呈现了如此生动、惊险的画面,可见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再读课文,感受它的凝练之美。
(六)反复诵读,悟人物品质
通过反复朗读,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机智,沉着冷静)这样的孩子你喜欢吗?读出对他的欣赏来
(七)课堂小结
这么难的文言文,大家不仅能读通读顺读出古文的美感,还能读懂内涵,真是了不起,老师为你们竖起大拇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司马光,认识了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司马光,还初步体会了文言文的语言魅力,收获满满。
(八)兴趣作业:
课下我们还可以试着将文章背诵下来。
(九)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聪明机智 登 众
沉着冷静
七、教学反思
这是孩子们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信。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以读促学,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逐步读通、读顺、读出文言文的停顿,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