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并且对电力的依赖性也逐渐提高。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电网运行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存在的线损问题,不仅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对社会的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影响供电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形成的主要原因
1.1网架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城市负荷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市电网建设速度,然而电网建设改造资金又严重缺乏,使得电网发展不能与负荷发展相匹配,出现长期滞后的局面。致使中、低压配网网架结构薄弱,线路老化严重,供电半径过长,许多10kV线路长期处于满载及过载状况,尤其是居民区低压配网配置水平偏低,容量不足,低压引户线年久失修,导线截面小,进而导致电网线损增加。
1.2配电设备不能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以往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多半考虑满足地区负荷增长的要求,并未考虑电网节能问题,造成配电设备的资源浪费,设备利用率低、损耗大,主要体现在:①变压器未能采用节能经济容量,造成容量冗余,损耗增加。②变压器未能采用经济负载运行,由于电力系统具有时变性,有时变压器处于轻载或完全处于空载状态,这使运行时变压器损耗增加。③线路未能采用经济截面积及经济输送距离,致使加大设备损耗的同时也加大了设备投资。
1.3三相负荷不平衡
配电线路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在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还会增加线路损耗。当不平衡度超出相关导则规定的20%时,就会使得线路中线电流逐步增大,从而导致线路损耗不断增加。
1.4无功补偿容量少
目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呈剧增趋势,为满足各行各业用电需要,城市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其中工矿企业大量使用感性用电设备,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行中除了要消耗系统大量的有功功率之外,还要向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功率,迫使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系统无功功率的缺失加重了电网损耗的增加。
1.5理论计算精度低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面向客户,网络庞大复杂,具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而对电网线损进行理论计算是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路损耗、制定线损率指标的有效手段,与统计线损计算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科学性。理论线损率通过采用电网各元件负荷、电流、电压等日实测为基础,计算每个元件的损耗,最终得到整个电网损耗。10kV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损耗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为计算方便大多采用简化算法,如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值电阻法等。但在这些传统方法计算中,往往会对网络中的数据采用些假设、等效和简化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影响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由于计算网络电阻等效的方法不同,得到计算结果的精度也不同。因此,在常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从无功角度考虑对系统损耗的影响,考虑无功经济当量的线路损耗计算方法是现在一种比较前沿的计算方法。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
2.1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
线损管理工作質量对于线损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一方面,要确保线损管理人员能够对线损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了解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2]。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应当注重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线损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其能够规范化管理,防止在线损管理和维护时发生安全事故。最后,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让线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以便于更好的推动线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2科学合理地布置输配电网结构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中,要充分考虑线路、设备运行的经济合理性,在保证线路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合理计算投资与线路损耗的关系,优化线路布局和设备选型,保证线路损耗最小化,有效降低技术线损。因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线路设备的升级改造整治工作,实现降损目标,还要重点在输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中,科学合理进行线路布局,要根据负荷性质结构及分布情况合理分配、调整负荷接带,优化输配电设备负荷率。将变电站设置在负荷中心处并将高压线路深入负荷中心,缩短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实现“小容量、密布点、线路半径短”的目标。
2.3应用、采用更为精密、先进的设备、仪器
在进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工作时,相关的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摒弃原有的、老化的、精度低的设备、仪器,转而使用更为先进、精密的设备和仪器,例如采用数字化的电表系统,在企业设置终端仪器,接受用户等用电设备的数据,防止再出现用户窃电、偷电的情况,同时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使得工作人员也能够实时的、及时的监控电网的运营状态,对于漏电问题也能及时的作出反应、作出解决方案,从而减少了对于电能、电力的浪费,提升了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管理能力。
2.4改造并优化线损管理技术与目标
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必须改造线损管理技术并优化线损管理目标,才能有效促进降损工作的开展。改造线损管理技术,首先要提升防窃电技术水平,对一些线损率较高的地区进行防窃电改造,安装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在发生异常用电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起到防窃的效果;其次,加强配电网及用电设备无功补偿管理,减少线路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线路设备负载能力,减少满载超载运行造成损耗;第三,要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开展线损统计分析,精准判断线路高损原因,由技术线损引起的高损要考核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进行线路设备的技术改造,由管理线损引起的高损考核营销管理部门,由营销管理部门查找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线损管理目标,就是要将线损指标分解落实到位,要按分压、分线、分台区实现多专业、多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人,全员参与考核,以保障降损工作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线损不但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发展,而且增加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不符合节约型社会发展的理念。在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性发展,就应该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其发展中的线损管理进行分析,并且要根据输配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及时地调整线损管理的要点,要保障在线损管理的要点实施中,能够及时地将输配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安全性建设工作落实好。
参考文献:
[1]邹洪亮.提高配电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线损管理中的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7,19(18):149-150.
[2]杜小山,胡斯远.解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问题及管理[J].低碳世界,2017,16(18):116-117.
[3]李晓明,郭海悦.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方法[J].魅力中国,2017(26).
作者简介:
刘媛媛(1987.9.20—),性别:女;籍贯:内蒙古;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专责;研究方向:营销、线损管理;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磴口供电分局。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磴口供电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