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霞
【摘 要】电力企业发展中主要面临难题为电网维护管理工作,特别是配电网系统中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成为不同电力企业当下关注的热点。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本文主要就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不同规模电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其自身运维管理工作和自身发展作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
在我国电网企业建设中,随着电网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性要求也逐渐增多,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具备配网标准抢修、生产运维等诸多功能特点。为了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性作用,需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中,促进运维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新实用化安全管理方式,同时改进自动化系统装置,使系统装置配置标准得以提升,达到提高施工建设中安全运维工作效率,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特点,满足配电系统的运行要求,符合运维目标建设。由此可见,探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面临的问题
1.1“三盲”问题
我国目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当下我们基本可以实现遥信,遥测基本信息的采集、存储和通信上传,并可以通过主站对其做出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实现非故障区供电的恢复。但是一些配电建设单位不合实际的的追求配电自动化体系的高级应用配置,这些加装的高级应用配置往往不具实用性,像将温度、湿度信息采集装置加在终端侧,将负荷预测、短路计算等应用设备加在主站侧。完全不考虑加装高级设备的实用性,对配电设备进行盲目改进。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还应将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3~5年后配电网实时信息总量的多少考虑在内,不应盲目主张通过安装大型主站来避免突发问题的出现,由此造成的配电网实用化效率降低是可观的,而且投入与产出之间出现的差异,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自动化建设和电网改造,使得部分运维单位自身改造速度随之加快,同时各电网部门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理解也不够全面,缺少对“三遥"率真实含义的理解,这就造成在开关装设中对“三遥”装置盲目使用。由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和产出比降低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在配电自动化装置投人生产后所产生的运维费用将随之进一步增加。
1.2遥控的执行过于谨慎
遥控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配電调度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人们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信任程度不高,以及经常出现的抵触使用自动化配电设备现象,所以即便按照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对配电设备进行使用也必须有人在现场进行监控。由此造成的配电体系自动化几乎不能体现出实用性,反而会造成操作控制过程的复杂化,使得配电自动化设备高效率的优势不能得到完全体现。
1.3运维体系管理分工较为混乱
在配电自动化设备投人运行后,处于终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分工混乱的现象,而且在通信运维和配电运维部门之间还会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终端运维工作的效率。例如,在配电调度的过程中某个重要节点发出的信息上传突然失效,根据配电调度就会通知配电工区与通信运维部门去现场进行勘察,但是配电工区人员和通信运维部门的检查结果都是各自维护的设备运作正常,都会指责对方负责维护的设备出现了故障,最后经过第二次现场检查发现故障原因是节点开闭箱内DTU中ONU电源插座发生了掉落,只需将电源插上问题便可以解决。
2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策略
2.1制定“三盲”问题的针对性管理目标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改造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就是意识上面的“三盲”问题,“三盲”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实事求是。要想真正解决“三盲”问题就要制定制度性的管理目标,要坚持合理化的原则,完善具体方案,加强配电系统的监测力度。工程技术人员要做到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合理优化工程的建设;在追求高级应用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电网建设地区的供电结构进行细致研究,从而做到合理增设配电自动化装置高级应用。除此之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将更大时间跨度内的预测工作量与主站的建设规模相比对,保证主站的建设规模与自动化装置的工作需求相匹配,有效利用国家资源。在管理目标的设立中“三遥率”应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追求,努力提高配电自动化装置的“三遥率”。通过解决配电自动化运维过程中的“三盲”问题,可以帮助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系统运行的特点,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2有效推进遥控控制模式实用化
国家对于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升级建设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运维管理水平,而很多技术人员对遥控处于过于谨慎的状态,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固守传统,很难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对于配电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首先就是要提高对于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信任程度,充分发挥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各项优势,做到运维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运维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特点,并结合配电系统的整体情况,保证配电自动化装置的正确安装与运维,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运行故障。配电系统的遥控、遥测是减少故障处理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大幅度降低运维成本,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配电自动化装置遥控控制模式的实用化是推进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但这个过程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强迫技术人员适应遥控控制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去磨合,最终保证遥控控制模式实用效果的最大化。
2.3科学优化管理分工工作
如今许多工作领域都面临着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在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如设备异常检查工作,通讯运行维护部门和配电运行维护部门都只负责自身管理范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甚至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指责、推诿责任,造成很多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管理人员需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管理分工工作,在做到权明责晰的同时加强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各个单位应互相合作有效解决设备异常等问题,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设备检修方案,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4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这项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的经验积累,同时也需要专业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知识体系和对于新兴科技的理解与应用,所以只有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真正解决转型时期的阵痛。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了解实际调度工作的相关内容,从提升自动化运行的效率角度进行自我调整,避免陷入对新兴技术的怀疑与畏惧之中。日常的交流学习也至关重要,经验的累积也只有通过更多形式的经验分享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同时也能快速带动新进人员的成长,这样整个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使问题频繁发生,只有对其利用有效地解决对策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使我国配电自动化逐渐走进实用性发展解决,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信文,周唯逸,徐钰栋,王龙.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住宅配电设施运维自动化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7(11):43~45.
[2]孙辉.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280.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雷州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