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亭
“排排坐,坐排排, 秧田座次一代代”,这是多少年来传统的听课形式;“固定、狭小的教室+逼仄的走廊+单调的操场”这是多少年来学校空间的普遍样态。这样的学校不过是一个追求高效运作的授课式场所,忽略了教育活动多样性及复杂性的本质。显然,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并重组学校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事实上,学校空间需要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归属感、使之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伊甸园。基于此,中关村三小在学校建设的变革中,努力让学校建筑超越农业和工业社会所形成的整齐划一的格局,超越一个个单一的空间,超越仅仅满足于听讲、读书、写字的功能,形成生态社会多样、多重、积极的教育关系,为学生组内和组间的学习、互动提供保障;超越“教室+走廊”的局限,形成宽敞、连续、开放、通透的一体化空间。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一座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这样,学校建筑就成了生命意义上的存在,就有了超越“教室+走廊”的“处处”——处处是教室,处处是图书馆,处处是博物馆,处处是舞台,处处是艺术馆,处处都有学习的地方,从而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足迹所至。
“班组群、校中校”的多样组合
在一所超过一千名学生的学校里,儿童很容易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只与同年级学生交往,也使儿童的社交维度变得单一。鉴于此,我们将三个连续年级的三个班级组成学习共同体,即班组群。在空间上,三间相连又互通的教室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同等大小的公共空间,组成一个“三室一厅”的“班组群”。平时三个班级的学生在各自的教室里学习,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可以随时将两个或三个班级自由组合在一起,为小组合作、团队探究及不同年龄学生的共同学习提供更加多样的学习空间。
在中关村三小的传统校区中,改变一个楼层一个年级的旧例,将不同年级的班级设置在一起,并在附近找一個相对宽敞的公共空间,创造出跨龄跨年级的学习空间。来自不同学科的七位教师组成“家庭式合作团队”,共同负责一个班组群一百多名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校内外不可分割的学生教育和发展工作。
同时,四个班组群又形成一个“校中校”,成为一个数百人的小型学校——一个相对独立但内部开放、融通的教育共同体。每个校中校都配有自己的科学、美术、音乐专业教室,并且有机融合在一个建筑空间中,孩子可以便捷抵达,随时开展丰富的艺体活动。同时不断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把鲜活的真实世界引入课堂,打破空间功能的单一性,促进适合不同智能发展的空间资源相互转化,实现不同空间资源的深度联结。
“班组群”“校中校”为师生提供了便于认知自己的不同年龄段的同伴和团队,以及便于获得归属感的社会人文环境和合作学习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的基本空间,由以单个班级为单位过渡到以班组群为单位,管理效能得到了提升,各种教育关系也随之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而这一切,既可以通过特别的空间设计来融合,也可以将原有学校空间进行重组和改造来实现,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多样学习方式的保障
不论未来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学校的建筑空间都必须具备调整的功能,都要有变化的弹性。这种弹性,是指可以以“小时”或“天数”为单位随时进行改变的能力,通过可移动的隔断墙,通过可改变摆设方式的家具或设施,实现空间的可变,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多功能和可组合的空间,为课程走向个性化、广泛联结和跨学科,走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提供了动态、开放的学习生态环境。这种空间灵活、多元、可调节,因教与学的需求而变化,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学习模式得到拓展,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教室的空间也从传统的以黑板+讲台为中心转向多维中心,由过去仅仅关注个体学习的需要转变为关注个体、同伴、小组和集体学习的多重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设施,以满足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活动。课桌椅和其他教学设备均能自由移动,根据学习形式的变化而任意组合,为教师组织学习空间提供更多便利,帮助他们创建独特的“学习互动中心”,快速布置空间以满足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座位上,可以自由走动、讨论、动手、表达和展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班级分享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转换变得灵活自如,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家常便饭一样变成一种常态。
空间就是课程
学校的建筑是孕育教育生态的关键因素。一座建筑存在的声、光、电、水、暖等应当成为鲜活的学习资源,空间的美学、人文、科学设计,更应是一种无声的浸润。让建筑空间本身成为课程,成为无声的教材,是面向未来的学校空间设计的一个出发点。我们要让孩子在真实的空间场景中,提出真实的问题,开展真实的研究,从此地出发,走向探索未知的彼岸,发现书本知识与现实环境之间最直接的联系。
空间美学的浸润。学校建筑的文化设计、显著标识、空间色彩等,都是空间美学的主要内容。我们选择素朴的色彩和自然的材质,以衬托儿童鲜活的生命底色,同时渗透给学生简单大气的格调。在一些特别重要的色彩选择上,我们与设计师一起构想,让整个建筑充满古今中外名画的流光溢彩。
而师生共同甄选的绘画作品由不同年代、国家的艺术家创作,形成空间的色彩设计方案,在不同的楼层间形成彩虹般的色彩。作为灵感来源的艺术作品,则被悬挂在适切的观赏位置,散落在学校不同角落。根据学生和课程的需要对画作进行增补和替换,使空间成为色彩运用的生动教材,让孩子们在对这些作品的感知和对话过程中,燃起欣赏、品味高雅艺术的热情。
智慧化建筑的启迪。学校在空间设计中,将建筑的内部结构和机电布控作为建筑美学表达的一部分,通过把建筑中的一部分管道和管线暴露出来,让学生直接了解建筑的“神经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将学校场地的风、光、热生成可视化分析供学生研究。
在学校空间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大楼是如何“呼吸”的,认识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空间背后有着能源和机械系统的支持。在开展“我们的学校”的项目学习时,孩子们从校园垃圾桶摆放到生活垃圾处理,从窗帘遮光功能到不同空间窗帘的自动化,从不同场合座椅的摆放方案到对家具风格、种类的学习,都扩展到了学习领域,实现了真实的学习。
生态景观的熏陶。学校的生态景观是孩子们的自然课堂。室外露台上设置了一排排种植箱,各个班组群依据时节的变化与课程需求,进行种植。这种设计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使师生直接与自然对话和交流。
我们以安全为标准、以生态为主体开展设计,为师生营造一个绿色、舒适并能够与认知探索活动相结合的户外空间。种植园景观植物兼顾水陆、季节特性,合理搭配乔灌草;农作物种植区的当地果蔬,便于学生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生长特性;活动场地、雨水花园、认知区域等空间则根据认知需求合理选择植物,营造接近大自然的区域环境。这些具有生态特征和活动情趣的景观布局,让孩子随时了解身边植物的生长变化,理解并体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探索学习能力,较好地延伸室内教学的内容。
以人为中心的学习空间设计,让我们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孵化空间、一个指导空间、一个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和解决本地问题的场所、一个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并实践想法的场所。班组群内外的多样化设施和资源拓展了学习的边界,为学习环境注入新的活力。以教室为中心的学校变成了多维中心的学习空间,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聚会和小组协作活动可以发生在教室里,也可以发生在走廊上。
一所处处都有学习的学校应该鼓励学习发生在所有地方,并将资源分散在整个建筑中,让学习发生在足迹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