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山东省德州市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先后成立了“名师成长俱乐部”“师道情怀俱乐部” “师道印记俱乐部”“师道有为俱乐部”等数十个教师发展“自组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俱乐部”式教师自主成长之路。
“俱乐部”式教师自主发展之路是让有发展意愿的教师,自愿组成俱乐部式成长共同体,以“俱乐部”为载体,按“俱乐部”的运行机制,实现教师的快速成长、内涵成长。这样,让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带动其余教师成长,最终实现整体师资力量的优化。
德开小学成立于2008年,地处城乡接合部。2014年2月,学校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俱乐部”——“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该组织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自主自愿—— 教师参加俱乐部全凭个人自愿,在俱乐部中的发展靠个人自主;二是平等互助——俱乐部中没有权威,全是草根,老师们在“俱乐部”中是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三是团队分享——会员的发展动力,更多来自团队中的分享;四是个性发展——会员的发展路径是教科研,目标是个性化,最终要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俱乐部”按“13665”的模式来运行,即明确一个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开展微型讲座、微型报告、微型课题、微型论文、微课、微课程“六微”研究,努力养成发现、勤奋、写作、创新、反思、研究六个习惯,将教师认定为教坛新秀、校级名师、区级名师、市级名师、省级名师五个不同的职级,最终实现教师自主个性发展。
雷集镇中学,是夏津县最偏远的一所乡镇中学,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年长教师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年轻教师缺乏教育情怀,得不到专业成长。2018年8月份,徐庆福同志被任命为雷集镇学区主任并兼任雷集镇中学校长。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雷集镇中学成立了 “师道情怀俱乐部”。在近一年的探索实践中,通过把具有教育情怀的有进取心的典型教师组织起来,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成长中的快乐,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团队由一开始的几个研究方向增加到了十几个研究方向,成立了近十个项目组,老师们不但找到了职业幸福感、个人成就感,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且在淳朴善良的乡村气息中得到成长的老师们,不但喜欢上了带有“泥土香味儿”的农村娃儿,而且对乡村教育更是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位于德州市抬头寺镇的大韩完小成立了“师道印记俱乐部”,该俱乐部以“师道印记平台”为载体,以足迹周分享、痕迹月总结、轨迹学期汇报、事迹学年表彰为成长途径,以自由分享、制度规范为运行机制,以“师道”为核心,形成了“1451模式”“1234行动指南”,以师道印记之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继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德州东城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该校成立了“师道有为俱乐部”。“有为”即教师要有所作为,要有一定的成果。赵凤华老师立足乡村实际,将开展综合性实践课程作为自己的成果“生发点”。学校旁边就是千亩良田,春有百花,秋有果香。她选取了“桃树”“苹果树”“小麦”“花生”,引导孩子们開展小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生长,体验种植乐趣,探究生长奥秘。他们为植物代言,提炼植物的精神,以植物命名小组……孩子们也在这个活动中悄然变化。学校不远处是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她充分利用这“生态湿地”,开展一系列活动。2018年她的实验课程被评为德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被评选为齐鲁名师培养对象。
德州市“俱乐部”式教师自主成长实践探索的初心是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努力探索一条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师师德养成、自主成长的长效机制,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为教师的终身教育幸福铺就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