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宇宙科学主要概貌

2019-09-10 07:22:44吴雨晴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探索宇宙科学

吴雨晴

摘  要:今天坦然面向人类,面向世界说,很可能我所写的《宇宙自然天体学》揭示出了宇宙的真实秘密!进一步探究,不但发现了宇宙的真实的秘密,而且经过十几年的反复推敲及完善,快要最终写成一部完整的《宇宙自然天体学》。请各位仔细翻看,人类过往所有的宇宙的见解,可以说以支离破碎来形容也不为过。究其根本,想象式居多,真正从物理学及化学入门推理论述的并不多见。即便有,如万有引力,开普勒三定律也只能说是建立了一个大公式或大概念的大专业结论。所有的这些人类对宇宙的总结并未真正说出宇宙到底是什么?或者进一步说,宇宙到底是有空无的部分,还是全部是实的呢?

关键词:宇宙;科学;探索

虽然,快要完成《宇宙自然天体学》,但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自己逐渐意识到人们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是不错的学习、思维方式。【1】例如:有些人对学习生厌或怎么学也学不进去,或考试很好,真正、真实水平却很难实质提升。这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2013年后,自己逐渐发现并意识到人的学习与思维一些关键,并想以后进一步总结提炼写成《宇宙学习学》。

有句话说得好!大道至简,这是什么意思呢?大道怎么就至简呢?自认为,大道应该指的是整体的共有规律,如人都有耳、鼻、眼、口、身,或者说,每个人皆有心脏及大脑。当您明白每个人都会有这些共同属性时,再谈到某某,不用见面,您眼中说不定会自动浮现这个人的大概样貌。这就是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可能不难理解,但发现大道却可能非常的不易。避如,自然现象,其可能有各种表象。如只从这些表象发现其共有规律,却可能是难之又难!如数理化,那么多公式、概念,假定这些皆是正确的,其发现者大都可说是科学工作者或学者。【2】 另外,如某个人身体因意外残缺了,难道看到这个人,就说所有人皆如此吗?大道之所以难,往往是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错觉!进一步理解,有没有发现并非某人就真的没有智慧潜在能力,而很有可能少了长期思索的经略、经验等等原因!这时人们可能又会想到。为什么有的人经验丰富却还是不一定行?因为突破性的想法,需知关键所在及本质等等方面!

宇宙这个大问题,往实的说,任谁也不敢说是那么轻松的事。谁敢说宇宙不是空的?自古以来,谁又能通过可见的事实推理并论证宇宙真正是什么呢?【3】宇宙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本就是个大谜底,怎么也难以解开。自从2005年3月18号产生的关键灵感意识穾破以来,对于宇宙的探索,到现在已有十几年时间了。虽然,《宇宙自然天体学》快要完成,但,自认为自己在2005年与2007年期间,最初通过宇宙灵感发现并回忆以前曾经有过或偶尔为之的不确定想法及灵感后的重新感悟的所思所想,另外还有延伸、拓展而写出的三部,虽说不上完善也很短及比较少篇幅,不过,只从思维角度量度而言,却认为最珍贵、最有价值的发现是这三部!因为这时期所写,思维大多时需灵感闪现才可能不断穾破,才可能有基础为后来的完善创造条件。看的人如多思索,是特别有利于您的思维拓展及能力提高的。如果一下子就看到最后的結论,而没有您自己过往及相对现所看所思所想的思维提炼过程,这就实在可惜!各位且听细细道来!

当然,或许各位又发奇想,你又不是科学家,你怎么就知您的发现是可信的呢?这就要问您,识不识推理?知不知自然现象要从所观察的事实验证?既然,识推理,又懂观察,难道所写的结论还能骗得了谁?再说,任何一个科学家也不是天生就是,请问哪个还不是通过一定的突破成就而据此认定的!下面就是最初发现了宇宙灵感之后,写出的前三部分的简介!

第一部:宇宙构成探索新发现简介

只要说到宇宙构成,有个问题不得不提。我们所知的太空到底是空的还是实的呢?如是空的,很多人恐怕没什么疑问,因为这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想法;如认为是实的,恐怕没几个人会真正认可,即使不否认,恐怕也是令人大费脑筋,甚至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更有可能的是举棋不定!

人类世界过往的历史中,对于宇宙的这方面科学探索,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古希腊全能科学家亚里斯多德,这位前辈认为宇宙有可能不是空的。另外一位最具代表性就是法国大科学家迪卡尔,甚至更进一步认为宇宙就是一个个涡漩的星体组合在一起构成的。【4】两位前辈超前的判断,在自己看来,几乎到了发现宇宙临门前一脚!他们的共同点认为宇宙是实的,但构成这实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样,一直也没有弄清楚,直到现在也没人能帮他们讲出个所以然!是啊!他们想法很前卫,但很可惜,人们至今并未找到足够的论据推理及可见的事实进行验证!

看来,宇宙到底是实还是空,对于人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谜底。反过来看,怎么别人没有认同的问题,怎么我反而想到并确信呢?这话说来话长,回想起来,自己从小不知怎么就喜欢思索见到的许多自然现象及生命现象。还不只于此,还会经常探究其真正的原因。正因为喜欢思索并追根究底,所以,学习时不知不觉会更加深入思索,并且会主动寻找相关的知识。【5】当然,有时还会不自觉拓展思索的范围及高度。总之,并不会仅仅满足于书本。正因为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自己自然而然养成了爱好思索一切的爱好。还是得言归正题,怎么会突然碰发宇宙灵感并确信呢?还是请看看接下来叙述吧!

2005年3月18号那天中午的宇宙灵感灵光一闪间,一眼瞥见那本成人电子大学教材,确切的说,是成人大学电磁学教材封面上的图形。【6】一时间感觉突然浮动了一下。就这一下,抖然顿悟到,地球不厌其烦的转动,并且是在空空如也的空中,这种转动宛如在一个看似水平面上移动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感觉其运动轨迹非常像螺旋轨道。封面上的图形的浮动更加促成了自己潜意识抓住了“螺旋”这个线索。凭直觉认为这个椭圆平面可能是立体转动,并非如看起来在同一平面,并因此,不断地展开思索,更进一步联想到各种有关螺旋的自然物理现象。这联想之中,想到最多的尤其是水螺旋,然后,感觉好象很长时间,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徘徊又徘徊在犹如一个个幽深的雨港一样,始终找不着头绪。到现在回想起来,说不准多久之后,突然领悟到,宇宙是否如水分子般由一个个水分子密密的排在一起,一部分在运动,另一部分在静止呢?为什么又想到水分子是圆状呢?因为当时意识到并想到水分子溅起在空中时,水滴易呈现近似圆状,并发奇想,失重状态下会呈圆状,后来在2013年中国宇宙飞船上所看到的女航天员演示证实确实有这么个事实。当时,由水滴形状的推想,想着想着,并由此推论认为宇宙是否也是如水这般构成呢?越想下去,越认为是这样。难道不是吗?下水道入水口,水流很易形成螺旋状涡漩。现实中,很容易通过一个个同样大的固态圆球实验可验证、印证。只要圆球足够小,并且圆球表面足够光滑,这时比较容易看到类似水流呈螺旋漩涡状现象。仔细推究,易发现这不只是个别现象,可以说得上,所有液态皆有这种类似物理现象发生!

发现并推论水分子为圆状,着实让自己很意外!以前,只要看到水流呈螺旋状,自己经常会不自觉思索其原因,总找不出所以然!这里只是为说明,一个发现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其有了一定思维积累才有可能。其发现始末,在后续所写及自传皆有所呈现。【7】各位结合各自的体会,或许能有所获益!平时如您有爱思索各种问题习惯,当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思维能力有可能不知不觉中提高。一旦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了灵感,就有可能会思如泉涌,逐渐找到思索的门道!在我们厂,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工程师们却不一定能找到确切原因。有一次,一款新产品遭到客户全部退货,结果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而用去大量不必要工时,并持续了快一年时间。有一天,被我无意发现其可能原因,只用半个月时间,找到真正原因并彻底解决了!自此后,工友们刮目相看,只要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指望我呢!学无止境!

发现宇宙灵感这么大的问题,一开始以灵感为引导,思维上很难有效展开。经过了一段时间逐渐思索及分析,确切的说,更多的凭感觉及直觉认为宇宙整体可能由极其细小的同样大小的标准圆状呈无限辐射状构成。【8】发现宇宙有可能是这种构成之前,自己更多的是从宇宙灵感(宇宙整体可能在同一平面,这个平面整体可能螺旋前进)出发为线索,展开各种思索。只是那时的我,很多问题理解很难达到清晰,更别说彻底!宇宙灵感之后,很快就想到,宇宙的螺旋产生可能是转动的星体(如地球)与看不见的磁极子相互作用结果。这就如同阴阳相生的两种粒子。具体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还是雾里看花。早在初三时候,物理老师有一天讲到电磁时补充道,你们中谁日后能把磁产生的真正原因讲清楚,可获诺奖!所以,往后自己对于磁的问题会格外关注。灵感一碰发,自然就凭直觉认为看不见的空中有磁极子!这时凭感觉及直觉认为是运动的粒子即光子与磁极子相互作用而诞生了宇宙星体,它们的螺旋运动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而产生。

这期间还想到DNA也是螺旋状,认为这期中一定有未揭示宇宙的秘密的原因!这么想时,内心也就更加确信螺旋之中一定有寻找宇宙秘密线索!笛卡尔与亚里士多德斯多德的发现,是比较晚才了解到的,并且是在2010年左右买到的书上看到的,这以前并不知。2005年前,宇宙相关的书,只买过一部《进化中的宇宙》。第一部所写,就有这部书各种天花乱坠的奇想影响!【9】

越到后来,心中越是确信,宇宙星体是螺旋运动,并认为可能是磁极子与光子相互作用而生。碰发宇宙灵感之后更多的会关注宇宙这方面书,并买了几本霍金及其它人所写的与宇宙相关的书。其中,有段时间卡壳了,思考不下去,还是通过霍金前辈的书发现及意识到,银河系中心什么也看不到,并不象太阳系这般能看到日出日落。有一天,穾然意识并想到,宇宙中可能还有比光子更小得多的粒子,极有可能是光子类似的粒子!因为,当时推断,太阳系发出的光子到哪儿去了呢?如果光子可能是构成地球粒子的物质,那么光子有可能是银河系中心辐射的粒子构成的。这时候凭借的就是感觉、直觉,那时也就是这样推导和摸索着前进!为什么会想到这层?因为认为原子弹爆炸能分解为光子。

这第一篇所写内容看似很简单,想到这层,与平时这方面无意中思索多少有关,否则,再简单也可能想不到。前面所写,基本上属于想象式联想,阐述的主要意思,各位自己可以多思索、思索!后面部分阐述的意思,主要认为宇宙是光子与磁极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虽然有一半属于猜想式,一半属于推论式,但是正因为想到了这层,进而为后来的进一步突破,打下了思维基础。

上面所谈,基本上属于个人当时思维探索的大概过程。思维如大江大河之水,皆来自于雨水或各种山中小溪之泉。如果谁还有兴趣,了解更多,后续只好通过写自传《思路之宇》让您有更深入了解的可能。其最主要阐述个人2005年以前思维的成长过程,及2005年以后的思维蜕变提高过程。

如果有人想问一下科学家有关于宇宙本质的问题,那么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望尘莫及!是不是科学家就没有智慧及聪明才智呢?絕不是这样!科学家都可称得上是其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有一句话,不得不说,发现《宇宙学》这类科学,属大科学,需真破悟、真本事、真功夫、真能力,否则,很难!目前,我也不完全具有这个能力。还需全面学习,才可能破解后续《宇宙学》系列。因此,敢下这个结论,任哪个发现了宇宙灵感也不一定写得出或写得全。如果谁有兴趣,有机会看到《宇宙自然天体学》前面部分的内容,而推导出或发现书的后部分的思维灵感,那您真的有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潜在大能力!如果说自已有所发现,多少有幸运成份!

前面这三部,之所以先拿出来给世人看,自认为人人皆天才,之所以,现在还不是,是因为您还没有发现并找到学习及思维大道!这三部只要仔细看,多思索,您才可能在看到后续个人自传《思路之宇》及《宇宙学》时有更深刻的感悟及领悟!

第二部:宇宙构成探索新发现简介

宇宙初始三部中,记得写第一部时,那时思路非常混沌,很难抓得住分析问题的要害。宇宙究竟为何物的问题,到写第二部时,已然清晰很多。这时已大体上凭感觉推论到宇宙的最基本构成可能是什么的问题。到这个时候,思索宇宙的最基准线索就不只是螺旋,还有就是宇宙的最基本,更可能是一致的构成。这一点的发现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循着这个方向,整个宇宙的思索,才得以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展开,思索的根基也更加稳靠、深厚!

这部最早在2005年底2006年初期间动笔写出的。2018年还根据个人自认为的情况需要补上《人生零起步》这节,并配上了一首词,借以说明,学习要想真正跨过这道门槛,如只关注考多少分,可能过于狭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是否能消化或最终彻底消化。如果把精力放在这方面,您可能会不自觉更加深入思索,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各自思维更上一层楼。自认为学习兴趣点如在于此,将会无可限量!一个人真正消化所学知识,自认为是非常困难的事,需长期自有意或经常自发的偶然不间断思索、联想。什么叫消化?例如:万有引力是怎么来的?又如:热胀冷缩的原因是什么?考试一般考的是常识知识,考的是公式、概念的具体运用及相关知识的解释、判断!所以,一般学习如只想学到专业程度,想达到拥有大智慧程度不易!

我們思索问题时,就不宜放过来之不易发现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深入的可能。否则,要不养成深究问题习惯,很易陷入本本主义。什么叫本本主义?就是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只知从书本上现成的公式、概念出发。现实当中有很多问题,书本是不可能全破解的。即使能破解,专业是很难一下学得全的。科学家们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很可能是在实验室中或现实当中,或书本的概念等等碰上的问题,一般需经一定的深入思索才能有所灵感突破或收获。其大部分解决的向题是局部问题或细小问题。有时可以说是纵向的,有时可以说是横向的。当然,这当中每一个突破,无论是多小,都是了不起的!如果是更大的突破,有可能引发或带来人类科学的划时代巨变!这一节,最后阐述的是自然天体是否有统一规律,并进一步认识提出了宇宙运动定律及宇宙构成本源。

这部第二节,主要探寻的是主伴星轨迹。具体的阐述的是月地轨道,并偿式推论,月亮绕地球实际上可能并不只是如轨道般在椭圆平面上运动,而是可能在宇宙空间与太阳系一起,与整个宇宙天体一起同时螺旋转动!后续的书还会揭示出台风的运行规律,当了解了台风运行规律,您可能就会更加直观的认知宇宙的整体运动。

第三节:直指问题核心,即宇宙构成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先通过电磁波分析推导或讨论,并同时对水波、声波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当然,后部分论述了水螺旋的物理特性,并认为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水分子构成为圆状的缘固!

第四节:初步分析推导宇宙形成的奥秘,这时,我还只是勉强能分析宇宙,各位自己可以多思索,说不定有各自的更深刻的见解!

第三部:宇宙构成探索新发现简介

这是2006年底到2007年上半年初步完成。这期间,我已辞工回家,专心写这书!资料相对有时间可以让自己充分思索及借鉴。因此,写得更深入一点就不奇怪。这节同样加入了一节,就是《人生零起步》、(二),同时还附上了一首词,主要是借此说明思维感悟之艰难,但,一旦找到突破口也许就能化难为易,大道至简!写到这时,大体上宇宙轮廓已渐浮现,里面的图形其实并不难画。各个人自己只要多认真看看,自己也可以画出的,如画不出,后续的书有图,并且我个人名字命名的网站及博客(新浪)会有!

大道至简!总规律一旦发现,大方向全通了。只是发现过程有可能非常之艰难。后续还会正式出连续三部书,每一本皆可说得上是划代的突破。各位有时间最好多推敲、推敲!如果您的发现超出后面所写并正确或与后面所写一致。这表明您的收获是无与伦比的。即使达不到这个要求,您只要这么努力了,肯定在思维方面有所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宇宙观中的空间观念刍论[J]. 王世进,蒋文学.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2]  宇宙大爆炸学说的缺陷[N]. 王为民.  发展导报. 2018-04-27(025)

[3]  “天河二号”模拟出宇宙暗物质和中微子演化进程[N]. 徐玢.  科技日报. 2017-06-14(001)

[4]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N]. 黄志澄.  中国青年报. 2013-07-01(002)

[5]  打扰了,月球背面的外星人[N]. 张茜.  中国青年报. 2018-06-11(012)

[6]  在边缘照亮宇宙[N]. 三丰.  中华读书报. 2018-10-24(011)

[7]  关于宇宙和人的思考[N]. 胡宸然.  科学导报. 2017-02-17(B02)

[8]  为什么要花巨资探索宇宙[N]. 恩斯特·施图林格.  北京科技报. 2013-06-17(034)

[9]  终身探索全无悔 宇宙人生两有之[N]. 肖国忠.  光明日报. 2011-11-29(011)

猜你喜欢
探索宇宙科学
宇宙第一群
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 02:01:25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这宇宙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06:18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
科学
科学拔牙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日媒:新型美中军事健康关系在互相“探索”
环球时报(2013-09-12)2013-09-12 09: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