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 袁愈雄 张福利
2012年3月,娄底市出台《娄底市化解大班额问题四年(2012—2015)行动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将娄底市各县市区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班级人数从80多人降至60人。
一场化解大班额战役在娄底打响。
截至2015年行动计划出官,娄底市累计完成投资20余亿元,竣工54个项目,新增学位60058个。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总结推广”娄底化解大班额的做法。
2018年4月,婁底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暨化解大班额工作会议召开,再次明确将化解大班额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至2020年,娄底市要基本消除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
学校美了!高位推进学校建设
8月30日,由丰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千余万元,全额捐资建成的双峰县丰茂学校正式揭牌,9月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第一次招生就开了46个班,除了起始年级的10个一年级班外,其它年级都是从湾田学校、永峰镇中心小学、城北学校等分流过来的学生。”校长李连发自豪地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学校应该是双峰县硬件最好的。”
走进丰茂学校,记者看到高规格的科教楼、音乐室、美术室、电子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室内篮球场等一应俱全。
近年,为化解大班额,娄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经费投入机制,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并设立消除大班额各类专项资金。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对新学校立项实行联合审批,新建学校建设用地一律由政府行政划拨。
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娄底市六小,以前是涟钢的子弟学校,重建前有几栋房子已是D级危房。2012年,时任娄底市副市长鄢福初把市长办公会议“搬”到学校现场。“当天,市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都派代表来参会,六小的重建从那天开始正式提上日程。”校长谢凌云回忆说。
如今的娄底六小,教学楼、艺体楼连廊环绕,错落有致。学校搬回来后的第一天,校党支部书记罗小玲在新教室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阅读课,“我让孩子们共同朗读了一首诗歌,孩子都很享受。以前老教室不隔音都不敢让学生齐读,怕吵到其它的班级。”
通过改、扩、建三管齐下的“瘦身”模式,娄底市近年累计投入资金41.3亿元,星星实验学校、华达学校、万宝中心学校等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陆续投入使用,娄底市义务教育阶段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班额瘦了!扩容分流化解大班额
谢凌云1994年走上教育战线,20多年来,她先后在娄底市多所小学工作过,在她的印象中,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是很常见的。“学生多的班级甚至超过80人,教室密密麻麻的摆满课桌,整个教室都是人头……”说起大班额问题,谢凌云苦不堪言。
2015年9月,娄底六小的老师和孩子们欢天喜地搬回重建的新学校,从原来的30个班扩到43个班,平均每个班只有40多个学生。开学前,学校组织了几次家长会,把以前每个班的学生按男女生比例、成绩表现均衡分成9个组,随机分出一个组成新的班级。这种阳光分流,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2010年前后,我们学校学生最多的班级达到108人,老师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用扩音器的。”星星实验学校校长曾志云介绍,从2012年开始,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学校经过三期两次扩建,学校占地面积不断增加,从2011年36个班扩展到目前的132个班。
通过起始年级严控人数、高年级阳光化解等系列举措整体平稳过度,大班额一去不返。
孩子乐了!特色课程日益丰富
“下个学期,我们学校就要搬到新校区,将有 7栋教学楼和500平米的校史馆。”娄星区振翩学校校长成剑琴指着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新校区向记者介绍。这所以中美建交“密使”李振翩名字命名的学校前身为1906年修建的李氏祠堂,几经改建、更名,文化底蕴深厚。但受场地限制,老校区学生连上厕所都要排队。
最近一段时间,成剑琴带着教师团队编撰爱国主义教育校本教材,为新校区的特色课程做准备。届时,学校将以校史馆为窗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打造百年振翩品牌。“孩子们都憧憬着搬到新校区,那边功能室都非常齐全,老师们忙着准备方案开展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成剑琴说。
上周,娄底六小师生开展了“小手团团,情儿深深”中秋实践活动,孩子们把在烘焙教室里制作的月饼送到社区55名老人手上。“自打搬进新学校,我们就开设了烘焙、围棋、篮球、主持人、绘本剧等60多个社团供学生自由选择,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尝试。”校长谢凌云告诉记者。
校园美了,班额瘦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自娄底市委、市政府牵头化解大班额以来,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啃下这块“硬肯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娄底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幸福感日益提高,也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担当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