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困境及其解决方法

2019-09-10 21:25:49吴敏敏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典故人教版

吴敏敏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但困难的一环,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是学习语文方面的弱点。从当前诗歌鉴赏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的发展和提升面临严峻的考验。人教版的诗歌鉴赏对学生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此,对当下人教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诗歌鉴赏仍是高考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刚刚迈入中学的高一新生来说,诗歌鉴赏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最难攻克的一环。人教版更是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当下高中诗歌鉴赏在教学中存在断章取义、不能正确理解诗歌内容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对诗歌鉴赏教学效果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

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来说,诗歌鉴赏难免有些吃力,不能够理解诗文的正确内容。根据实践调查显示,过半数的高一新生觉得古诗词表达的内容相对抽象,没有办法正确理解含义。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在诗歌方面的底子相对比较弱,同时学习自觉性,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虽然从小就有学习古诗词,但是不能正确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甚至不能与诗人产生情感方面的共鸣 .

(一)断章取义 以空对空

高一新生在理解诗词中,存在着从原诗中摘取只言片语作为了解诗词的现象,很少有考虑考虑深层的含义,对于整体诗词情感和内容没有很好的把握。对于组织的答案也没有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所表达的内容过于笼统,显得十分空洞,甚至存在着曲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观点。

(二)“意象”定位不准确

意象是作者在诗歌写作中经常运用的写作手法,是指以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表达作者当时情景下的思想。例如,“柳”有惜别的意思,“月”则代表作者思乡之情等,这些都是意象的运用。对于诗人词人来说,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创造寄托了主观情感。。对于一些潜在的意象,高中学生能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比如 “秋”“月”“梅花”等。然而,很多高一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对于深层的含义还是把握不清,甚至张冠李戴.

(三) 典故阅读严重不足

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很多诗歌都暗藏“典故”的手法,在辛弃疾的诗词中表现明显。对于典故的不理解,也是导致诗歌鉴赏教学面临困境之一。从当前高中生学习情况可知,对于“典故”阅读量不足,甚至老师课堂讲过,学生在课后也不能及时查阅。大多数高中生对典故的掌握程度低,在后期的鉴赏过程也不能理解典故所表达的内涵,这对学生后期阅读和诗歌鉴赏造成了阻碍,以至于后期,学生靠自己的猜想来解读作者表达的感情。

在最新版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促进中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建立一套中学生文学鉴赏的评价体系。针对当下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势在必行。

(一)加强知识积累,建立知识网络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有丰富文学知识基础之上。换言之,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学知识基础上,才能对诗歌进行深入鉴赏。如果学生缺乏基础文学知识,在理解文章方面表现的吃力,鉴赏更是寸步难行。因此,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语文老师应该先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帮助高一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这为落实诗歌鉴赏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人教版提出加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灌输给学生大量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拜托对老师的依赖,能够自主学习。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过程,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加课堂互动。长此以往,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成长环境、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意味着学生对同一诗歌,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们在考虑问题的方面和视野也会得到开拓,对诗歌鉴赏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三)开展诗歌活动,激发学生的诗歌鉴赏兴趣

在诗歌鉴赏过程,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去体验的过程,也需要学生融入情感的过程。如果说,学生对诗歌鉴赏没有兴趣,则无法调动自己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鸣,诗歌鉴赏的效果也就不尽人意。由此可知,语文老师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趣的诗歌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能够带入情感来理解诗歌,明白什么是意象,什么是典故。

:高中对于孩子来说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人教版在强调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强调心理素质的发展。诗歌以抒情的方式展现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诗词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对当下高中诗歌鉴赏存在的困境,教师应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此提高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心理素质。

[1]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J].当代学生,2009,22期.

[2]羅艳锋.浅析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困境及其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10(04 ):109-110.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典故人教版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2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岷峨诗稿(2019年4期)2019-04-20 09:01:58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24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4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