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长安镇传统文化传承概况

2019-09-10 17:43:35周春霞
锦绣·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调查传统

周春霞

摘要:以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为调查地,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家乡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考察了传统端午文化从消失到重构的过程,挖掘当地政府与居民在传统端午文化传承中付出的努力,对于消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构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对于增强家乡文化软实力亦至关重要。

关键词:传统;端午文化;调查

序言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拥有长达千年的传承,长安镇传统端午文化具有当地特色,自发源以来,亦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民间端午仪式曾经一度消失。以政府为主导,重构端午文化仪式,拉动长安镇民众参与,为新时期、新时代地方文化的重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嘉兴端午习俗”再一次展现在长安镇居民的生活中,亦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此次调查针对本人家乡浙江省嘉兴市海宁长安镇展开,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与访问调查等方式,研究长安镇端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了解政府在端午文化重构当中发挥的作用,展示独有的端午文化特色。希望利用此次调查,深入地了解家庭传统文化特色,未来为家乡地方文化的傳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长安镇传统端午习俗概况

(一)长安镇概况

长安镇,位于钱塘江北岸,隶属于浙江省嘉兴海宁市,市直辖镇,辖区总人口14.5万人,面积91.9平方千米的镇内设置了省级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汇聚了西子重工、雪豹集团、娃哈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尤快。2014年初,正式入围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2018年度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长安镇排名78位,正是因为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当地政治、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转引自:http://jxhnca.zj zwfw.gov.cn/)。长安镇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而灿烂,当地的运河文化、名人文化与潮文化的发展久负盛名,长安镇政府在介绍当地特色时,将其描述为“饮誉江南的文化古镇”,文化底蕴之丰富全国知名。正因此,当地政府与民众的文化传承责任重大。

(二)长安镇端午习俗传承概况

吃粽子、划龙舟的端午习俗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每逢端午佳节,全国各地都在传承这些已经被凸显出来的端午习俗,这些习俗已经成为大众印象中的普遍符号。在长安镇,这两个习俗也存在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修撰于明朝的《宁志备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海宁地区端午习俗记载文献,该文献用大篇幅介绍了当地端午节的习俗概况,描述中甚至将端午节习俗与年节相提并论,亲戚之间相互走动,热闹非凡。

“是日以雄黄酒喷洒四壁,以苍术白芷烟梗诸物焚诸室中,所以祛毒及辟霉湿也。龙舟竞渡昔胜于长安,今尚略有点缀以存故事”是清朝编纂的《海宁州志稿》(李圭修,1990)中前人对端午节习俗的描述。

后来的文献记载中,海宁地区的传统端午文化开始衰落,1994年编撰的《长安镇志》更是详细的记载了端午习俗衰落的状况,其中描述“五月初夏端阳节,家家门前插柳,住房内点苍术、白芷等草药烟熏害虫。早晨吃粽子,中午必食黄鱼、白切肉、咸鸭蛋、饮雄黄酒。下午,上塘河有龙舟竞渡,令公庙前人山人海。现今仍有少数人家自裹糯米粽子应景,龙舟活动早己停止。”(《长安镇志》编纂领导小组,1994)足以见得,长安镇端午文化已经在民间被逐渐淡化,赛龙舟等活动已经鲜有人知,只要少数家庭裹粽子,更多的人群甚至直接从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速冻粽子,传统习俗逐渐从民众视野中消失。

二、长安镇传统端午仪式

通过文献调查和走访调查发现,长安镇传统端午仪式大致分为三大块,端午食粽、祛湿拔毒与祭祀。

(一)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几乎是老少皆知的,在访问调查中问及由来,多数人表示不甚清楚,只知道是为了祭祀屈原。其实,端午食粽的习俗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这也是目前为lE传承最完整的端午文化,世世代代在端午节都保持了裹粽子、吃粽子的习俗。访问中,从长安镇一些老人口中得知,在很久以前,一些地区有吃粽子治病这一说法,至于是否能够治病,笔者查询了大量的文献,并未找到更多的相关记载,仅仅在《海宁市端午习俗调查报告>(陈志勤,2013)中找到了一些故事传说,记载也并不详细。

在长安镇,粽子的叫法较多,三角粽、枕头粽、尖头粽等都是当地人常见的叫法,粽子的馅料也颇具当地特色,咸肉粽最为出名,白米粽、红枣粽也较为常见。在当地,蚕讯粽被用于祭祀故去的亲人,在亲人“五七”时,亦被用于祭神享先、报蚕讯等。

(二)祛湿拔毒

在相当多的文献中对端午节的“祛诸毒…辟霉湿”都进行了描述,婴幼儿穿戴衣物配饰防病辟邪、吃特性的食物祛邪气、特定物品驱虫除害都是较为常见的习俗。主要表现形式为:

1.婴幼儿穿戴衣物配饰防病辟邪

穿五毒肚兜、老虎衣,戴老虎帽,穿老虎鞋,系彩色绳子,挂香包,这些习俗多体现在婴幼儿身上。

2.吃特性的食物祛邪气

端午佳节饮雄黄是自古以来的说法,访问调查中得知,以往端午节,家人会每人口含雄黄酒,喷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中.以达到驱虫效果,防止害虫进入房间,也有一些地区为小朋友点雄黄酒(如图1)。黄瓜、黄鱼、鸭蛋、黄鳝也是较为常见的端午节食用的特定食物,在长安镇,也有让小孩子吃“蜘蛛煨蛋”的说法,老人介绍说,孩子吃了之后可以不生病。

3.特定物品驱虫除害

熏霉烟是常见的驱蚊除虫的方式,在乡下,人们燃烧白芷梗、苍术、湿松枝、桃枝等等在屋内外、猪圈鸡舍进行驱虫;在访问调查中,有老人表示,以往很多家庭会选择挂观音草来驱蚊避邪,一些人会选择艾草和菖蒲,也有年龄较大的老人表示以往也有人在蚊帐上挂大蒜头来驱蚊,这些习俗在乡下和城市都较为常见。

(三)祭祀

访问调查中,从年龄约70-90之间的老年人口中得知,在端午节前后,家里会贴端午符,这些端午符一些是从商店里买来的,一些是寺庙和尚到家里发的,这种习俗至今在长安镇的一些地方依然有所保留;最为常见的祭祀方式是赛龙舟,在南方地区尤为常见。

三、政府主导下的长安镇现代端午仪式

在調查中发现,大量的传统端午节习俗逐渐的消失了,但一些端午习俗在政府主导下,开始逐年丰富起来,展现在长安镇居民的生活中,端午佳节,长安镇全民在政府主导活动下共度。

2006年,端午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各地政府重视,长安镇也不例外。在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节日后,各地民众也开始感受到国家对该节日的重视,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端午活动。

有关记录显示,2008年,“嘉兴端午习俗”被评定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项目,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自2009年开始举办大型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长安镇亦可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感染力之大。

截止2018年,“海宁市端午节裹粽子比赛”已经举办了11期,2018年6月,长安镇路泽村承办了海宁市第十一届端午节裹粽子比赛(转引自:http://www.halnlng.gov.cn),多个家庭参与,通过比赛,加深了民众对传统端午节的认识(如图2)。

2010年,长安镇以“首届运河文化旅游艺术节”为背景,举办了龙舟大赛,海宁日报用《63年后又见赛龙舟》为题报道了赛事,一时间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2010年后至今,长安镇龙舟大赛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特色。

除此之外,长安镇还开展了“新时代文明传习”主题活动,邀请专门的老师教人们制作虎头鞋、虎头帽,当地群众踊跃参与,积极传承传统端午文化。

四、发展现代端午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长安镇政府主导下,越来越多的端午民俗文化重新回到了民众的视野当中,一些端午活动甚至为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长安镇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重点镇,在政府主导和民众推动下,端午文化的重构与传承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端午文化的发展拥有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中,一些文化形式的消失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本文的研究,以现代视角看长安镇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可见当代端午文化的丰富多彩。端午节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长安镇作为国家重点镇,拥有大量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端午文化,将这一文化进行传承,对于国家文化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对于长安镇旅游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本人对家乡的传统端午文化与现代端午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作为长安镇土生土长的一员,沐浴在良好的经济、文化背景下,我深感荣幸,亦深感自身所担任的文化传承职责之大。端午文化以及各种类型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人参与,特别是需要当代年轻人参与,为家庭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长安镇志>编纂领导小组:《长安镇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398页。

[2]陈志勤等:“海宁市端午习俗调查报告”,杨秀主编:《中国端午节·嘉兴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81-320页。

[3]海宁市政府信息公开http://www. haining.gov.cn

[4][清]李圭修:(民国)《海宁州志稿》,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0年,第7页。

[5]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jxhnca.zjzwfw.gov.cn

猜你喜欢
调查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9:49:14
小额贷款公司的简易尽职调查方案研究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12:23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