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波
摘要:国家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要抓好发展机遇期。在文中就十五世纪至二十世纪500多年历史“战略机遇期”梳理总结,并就“战略机遇期”对当前我国抓好发展机遇的启示深入探讨分析,以期可以为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提供借鉴。
关键词:战略机遇期;发展机遇;启示;历史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4-0030-03
纵观十五世纪至二十世纪的历史,尤其近代中国屈辱史、战争史和发展史,我国已经失去至少七次关系到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和人民遭受深重灾难,社会发展远落后于西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才逐渐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差距,之所以取得全世界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一条: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主动作为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要抓住此时期战略发展机遇期,可从历史上九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得到启示。
1 第一个战略机遇期: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逐步确立
十五世纪以来,新的生产方式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交往更加紧密,从此世界历史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性发展,落后的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没落。历史关头,谁率先抛弃封建制度,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谁就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成为世界强国。这是500多年以来我国的第一个“战略机遇期”,然而我们并没有抛弃封建制度,反而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启示之一: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决策者必须摒弃愚钝无知落后的思想观念,以放眼看世界的姿态,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全新视角看待新事物新的社会发展路子,抛弃落后的政治制度。
2 第二个战略机遇期:洋务运动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半个多世纪里,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思想着力开展洋务运动;反观日本,1868年明治天皇开启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近代化政治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努力日本国力迅速超过中国,日本以甲午战争战胜国姿态成为亚洲强国。在这个半个多世纪里,中日两国面对新的战略机遇期,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采取“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错失了第二次战略机遇期。
启示之二: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决策者必须实事求是吸取教训,切实发现自身存在各种险境,拿出“治标治本”态度和决心彻底社会变革,主动向强者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
3 第三个战略机遇期: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危亡之际,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仁人志士,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政治目标。最终在1911年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领导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此次革命的胜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第三个战略机遇期,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少、实力不足和群众基础薄弱,再加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和欧美日帝国主义干预,孙中山被迫让位,袁世凯篡权,不久又恢复帝制,革命成果毀于一旦。中国崛起再次擦肩而过!
启示之三: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对于旧的事物必须坚决打破,继承其合理部分,消灭其糟粕部分,在此之中要紧紧依靠坚强的领导核心,克服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性,将革命进行到底。
4 第四个战略机遇期:北伐战争胜利
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大大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最终实现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战,国家百废待兴,生产力遭受极度破坏,急迫战后国家重建提升国力,恰时给中国一次喘气的机会,赢得了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然而,我国并没有抓住这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彻底决裂。从此,中国经历1927年至1937年长达十年白色恐怖的统治,战乱不断,完全毁掉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启示之四: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家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消除各个政党之间所存在诱发动乱的因素,统一思想和行动,共同建设国家。
5 第五个战略机遇期:八年抗战胜利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二战以同盟国胜利而告终。战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和第二强国苏联都极力拉拢中国,实现扩大世界势力范围。在此背景下,顺势而为,1945年联合国一成立,中国以战胜国的地位获得了五大常任理事国席位。此时,为我国的崛起又提供了一次发展战略机遇期。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极力阻止反对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动发起内战,至此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又一次擦肩而过。
启示之五: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家需要和平的内部环境,政治力量必须整合到一起,防止不利于国家整体利益的内战爆发。
6 第六个战略机遇期:抗美援朝
1953年7月27日,美军总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是在新中国一穷二白国家百废待兴的背景下,痛击帝国主义霸权行径,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军,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发展战略机遇的安全外部环境。虽然,大大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夯实发展基础。然而,受到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共产风运动影响,在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上打了折扣。
启示之六: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家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但不惧怕对外战争,一旦面对外来武力侵袭,果断采取“以战止战”策略,有利有节有度打赢战争,赢得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内部不能脱离实际,采取草率政策。
7 第七个战略机遇期: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
在世界方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发展异常迅速。在国内方面,历经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腾飞基础,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热情持续高涨。从国内国际两个有利发展环境下,历史又再一次给我国一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然而,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爆发必须及时做好战备,将建国后20年间积累的国力大部分被挪用到上面,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再者,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过度扩大,发动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愈演愈烈。至此,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再次被错过。
启示之七: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在产业革命上,国家要始终跟随或带领世界新技术革命,集中力量发展相关产业;在战略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在政治上,丢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集中精力维护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 第八个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国际方面,我国外部国际环境整体稳定,与欧美日国家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都变得更加紧密。国内方面,政局稳定,经济快速恢复,文革一系列错误政策得到拨乱反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为此,这次战略机遇期我国牢牢抓住了,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大幅度提高。
启示之八: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对过去的得与失,国家必须要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扫清发展的思想障碍;对经济的发展,国家始终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学习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手段。
9 第九个战略机遇期: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简称“南巡讲话”。“南巡讲话”系统总结了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着重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就,进一步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此,我国进入发展的第九个战略机遇期。国内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完善了国家部门机构,不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而后陆续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反恐战争,经济受到巨大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抓住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前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仅次于美国,远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启示之九: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因陷入战争的泥潭而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逐渐下降的时机,以及遏制我国发展压力减小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发展战略性产业,实现国家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牢牢把握并主动创造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11.
[2]王帆.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与维护[J].国际问题研究,2018(05):32-43+128.
[3]王栋.对新时代“战略机遇期”的再思考[J].和平与发展,2018(01):14-2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