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批“95后”养老专业毕业生陆续走出校门,就职养老服务机构。这是一群比“爷爷奶奶”的孙辈还年轻的看护者。
“饿了。”90岁的黄奶奶吐出两个字,北京海淀区西钓鱼台的一家养老院里爆发出欢呼。为这一刻,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和着上世纪的音乐,足足跳了两个月的舞。黄奶奶是去年9月插着胃管和尿管被送来的。黄奶奶从没说过一句话,自打来,她就一直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作为养老院招聘的第一批专职社工,邢雪打算跟黄奶奶聊会儿天,但她没有任何表情,眼神木然空洞。第二天,第三天,邢雪和同事每天都去陪陪黄奶奶,可一个星期过去,老人没有任何变化。一番商议后,几个年轻人想出了“大招”。他们找来了老一辈喜欢的《南泥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曲,打开手机功放,跟着音乐随意舞蹈,拍手合唱、自说自话,两个月后大家终于有了上述收获。
在北京的另一家养老院,李美娜和同事发现,很多子女为老人购买了智能手机,却没时间教怎么用,有的老人连听电话都不会,于是着手准备手机课程。每堂“手机课”场场爆满。有的老人带着笔记本来,每次能记满满两页。学会用微信后,很多老人成了忠实的生活记录者。
21岁的丛丽艳在青岛一家养老院工作,经常照料的老人已经有十几天不排便了,一直叫难受。来不及像教材里说的那样,推来诊疗车,找到专用垃圾桶,備好润滑剂,丛丽艳戴上一次性手套,学着养老院其他阿姨的方法,用肥皂做润滑。“老人便秘得怪难受,来不及想太多。”丛丽艳想象自己是治疗病人的医生,处理面前这台“小手术”,并很快顺利完成。她在养老一线做护理的同学们,也用这种方法克服顾虑。她说,就像医生手术开刀一样,大家都已经习惯把自己和老人当成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
(摘自《新京报》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