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鑫 蒋运志 华琦孜
摘要 分析广西全州县寒露风的出现规律特点以及对晚稻生产的危害,并提出防避对策,旨在为晚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寒露风;气候特点;防避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1.33;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4-088-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35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dew wind in Quanzhou County of Guangxi and its harm to late rice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late rice.
Key words Cold dew wind;Climate characteristics;Avoidance countermeasures
全州县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是广西桂林市行政区规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水稻是该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双季早稻种植面积3万hm2左右;双季晚稻种植面积2.7万hm2左右,约占桂林市水稻总面积的20%,而水稻产量约占全市水稻总产量的25%。水稻在生产过程中,时刻受到光照、温度、降水、风等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特别是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秋季低温(寒露风)灾害,影响着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灾害严重的年份导致水稻减产甚至失收。摸清当地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秋季低温(寒露风)的规律,及时发布监测预警,适时做好防控技术(措施),对于科学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减轻或避免对双季早、晚稻生产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稳产高产,确保稻农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专门对全州县双季晚稻寒露风灾害做一些分析研究,以期为当地晚稻生产安全提供有效参考,从而有效减轻或避免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生产的不利影响。
1 寒露风的定义与危害
在广西全州县,秋季寒露风一般指9月1日—10月20日这段时间内,由于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带来气温明显下降,并常常伴有偏北风,出现3 d或3 d以上日平均气温≤22℃的低温天气过程。由于多发生在“寒露”节气前后,故名“寒露风”。据冷空气影响时出现的天气特征不同,寒露风分为2种类型:湿冷型寒露风和干冷型寒露风;根据持续天数、日最低气温,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寒露风;根据受害时期的不同,可分为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寒露风。
寒露风每年出现的时间不一致,出现的时间愈早,温度越低,持续的时间愈久,危害就愈重。若伴有大风、阴雨或天气干燥,则会加重其危害。晚稻抽穗开花期愈加推迟,受寒露风危害的几率越高。当寒露风出现时,全州县双季晚稻若处于抽穗扬花期至乳熟期,正是產量形成的关键期,则双季晚稻往往容易受到寒露风的影响,影响晚稻正常抽穗开花和灌浆乳熟,不利于产量形成,导致抽穗缓慢,甚至有些稻穗不能完全抽出,出现包颈现象;有的影响颖花的开花受精,导致空秕粒增加,甚至出现“白穗”;有的则形成秕粒,结实率下降,空壳率增加,千粒重下降,最终导致双季晚稻减产甚至绝收。
2 全州县寒露风的气候特征
2.1 首次寒露风首日早晚
首次寒露风天气过程出现的早晚可以用寒露风首日出现的日期来表示。为了计算方便,文中以9月1日为日序1,依次顺推,10月20日的日序为50。从图1可以看出,寒露风最早出现在9月2日(2007年),最晚出现在10月14日(1998年),早晚相差40 d左右。出现寒露风的平均日期为9月22日。寒露风开始出现日期,由北向南、由山区向平地逐渐推迟,地形地势所造成的差异明显。寒露风首日呈现提早的趋势。
2.2 寒露风过程总天数
把日平均气温≥22℃连续3 d或3 d以上算作一次寒露风过程,统计9月1日—10月20日每年出现寒露风的过程次数。从图2可以看出,统计时段内(1961—2015年共55年),过程总日数年际间差异较大,最多为30 d(1967年),最少为3 d(2014年)。年均日数17 d,最多的年份比最少年份多出27 d,最少的年份不及均值的1/6。
2.3 寒露风过程在各旬出现的频率
由表1可见,1961—2015年全州寒露风天气过程在9月上旬出现了7次,占14%;9月中旬出现了14次,占28%;9月下旬出现了17次,占34%。
2.4 不同年代际寒露风频率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全州在9月1日—10月20日这段时期内,年年都会出现寒露风天气过程,出现2次寒露风过程的概率为86%,出现3次寒露风过程的概率为54%。也就是说,该县大多数年份会出现2~3次寒露风天气过程。寒露风天气过程以湿冷型为主,且有些年份同时出现干冷、湿冷2种寒露风天气过程。
3 寒露风灾害的防避对策
3.1 提高认识,重视寒露风防御工作
加强防御寒露风天气宣传动员工作,切实做好寒露风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测预报,及时掌握晚稻生长进程,提前备足防御寒露风所需物资(如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排灌机械设备等),主动应对可能发生的寒露风天气,将寒露风对双季晚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晚稻增产丰收。
3.2 改革种植制度,适当调整作物布局
县域内的东山、白宝等乡镇村屯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蓄水条件差,不能种植双季稻,宜以种植中稻为主。因为春旱或春寒影响双季早稻播种偏迟,进而造成双季晚稻生产被动,加重晚稻寒露风危害几率,产量不稳不高,因此水源差的高海拔山区,不适宜稻-稻耕作,需改为水旱轮作。
3.3 积极做好寒露风监测预报
加强寒露风的长期、中期、短期预测预报,尽力做好寒露风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等一系列气象服务工作,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信息网络、墙报、手机短信、微信等各种媒体,及早把寒露风预测预报信息及防御寒露风的措施传授到千家万户,以方便种植户及时采取防災、抗灾、救灾措施。例如利用寒露风长期预报,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早的年份,多种早熟品种,甚至缩小双季晚稻种植面积;寒露风晚的年份,多种迟熟品种,增加产量。
3.4 选好品种搭配,安排好播种期
品种安排应与当前耕作制度及技术改革相协调。在晚稻品种安排上应以稳产、安全为主。晚稻最好选用开花灌浆期抗冷性强的品种,选择适宜当地的晚稻高产品种。晚稻播种期的确定,以避开寒露风危害为依据,再根据早稻让茬时间、品种特性、秧龄综合确定,根据当地寒露风出现规律,在适宜播期内适时播种,尽可能早播早插,确保晚稻在寒露风来临以前能安全齐穗。晚稻安全齐穗期以避过连续3 d或3 d以上寒露风危害的保证率达80%的日期来确定。
3.5 抓好分类管理,特别是加强后期水肥管理
合理施肥促早发,重点加强晚稻二三类苗的管理,尤其是对迟插、长势偏差的晚稻田。进入灌浆期的晚稻,适时喷施叶面肥,注意科学管水,保持稻田干湿交替以利养根保叶,防止早衰,促进千粒重提高。在灌浆期至黄熟期,采取干湿交替的管水方法,不能断水过早,造成田土干裂。对晚稻禾苗特别是迟熟晚稻,应抓住有利时机适时进行“一攻三喷”,因地制宜喷施以磷酸二氢钾为主的叶面肥,适当增施、巧施穗肥、粒肥,保持功能叶青秀,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禾苗抗寒能力,并促进抽穗整齐,减少包颈,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3.6 科学应对,采取相应措施防御寒露风
寒露风来临前,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等保温肥,提高水稻植株抵抗低温灾害能力。对于即将抽穗和正在抽穗的晚稻,喷施赤霉素(九二○)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晚稻抽穗,减少包颈现象。对于干冷型寒露风,在寒露风到来前,将稻田灌水至7~10 cm深,以水保温护苗,或者采取日排夜灌的方法,提高稻田水温和土壤温度,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减轻寒露风危害。对于湿冷型寒露风,应注意排除稻田积水,提高田间温度;抓好寒露风过后的田间管理,气温回升后应尽快做好根外追肥等各项补救措施降低寒露风的危害。受寒露风侵害后,水稻根系活力下降,稻株生长不良,叶片损伤,植株抗病虫能力减弱,容易引起穗颈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加重发生和蔓延,要特别注意加强晚稻病虫害监测防治,避免出现“灾后灾”。
参考文献
[1] 广东农业厅,广东气象局.广东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 宋迎波,王建林.粮食安全气象服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3] 杨晓光,李茂松.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 朱德峰.水稻生产抗灾减灾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 朱德峰.双季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6] 徐世宏,刘建华.作物防寒抗冻及补救技术[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8.
[7] 兰陆寿. 宣城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88.
[8] 黄晚华,黄仁和,袁晓华,等.湖南寒露风发生特征及气象风险区划[J].湖南农业科学,2011(15):48-52.
[9] 王艳兰,蒋丽娟.桂林早期寒露风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2001,22(4):24-25.
[10] 李艳兰,苏志,涂方旭.广西秋季寒露风的气候变化分析[J].广西气象,2000,21(S):54-57.
[11] 王庆国,黄增俊,黄归兰.南宁市近40年寒露风演变趋势及对晚稻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3,4(3):431-436.
[12] 邱玉秀,李桂萍,黄庆裕.昭平县晚稻寒露风出现规律及防避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4(5):37-39.
[13] 吕锐玲,周强,涂军丽. 寒露风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02.
[14] 唐基友. 寒露风对永福县晚稻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74-9675,9686.
[15] 曾其真,熊友勤,陈少梦.寒露风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及防避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1998(5):4-5.
责任编辑: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