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2019-09-10 07:22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全球化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济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2019年2月中旬以来,国际权威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经合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经合组织(OECD)2019年3月6日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英国脱欧不确定性和贸易争端将有损全球经济。

OECD预期世界经济在2019年将增长3.3%,之前的预期值是3.5%;对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也从3.6%下调至3.4%。该组织同时下调了对美国、英国、欧元区、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尤其大幅下调了对德国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6%大减至0.7%。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近期欧元区的疲软可能是暂时的。他们表示,德国可能会从其重要的汽车行业的一次性扰乱中迅速反弹,并指出最近的数据表明,更强劲的服务业有望抵消制造业的持续低迷。各大央行暂停收紧货币政策,也可能有助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OECD认为,更强劲的欧元区工资与家庭支出前景,将不足以抵消贸易紧张和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

当日公布的报告警告称:“全球经济正在放缓,重大风险正在持续,欧洲经济增长的趋弱程度超出预期。”该组织称,如果发生无序脱欧,英国可能陷入的衰退将“对欧洲构成重大负面冲击”,爱尔兰、丹麦和荷兰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出口损失。

全球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风险是中国经济增长剧烈放缓。OECD假设刺激措施将抵消贸易和私营部门需求疲软,该组织对中国的预测与北京方面新的经济增长目标大体一致,即2019年达到6%至6.5%。但OECD警告称,更明显的放缓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中国国内需求增长率下降2%,全球经济增长将在第一年下降0.4个百分点,德国、日本和其他东亚经济体以及大宗商品出口国受到的打击将最为沉重。

OECD经济学家Laurence Boone尤其对决策者提出,需要做更多来避免经济由放缓到下降的转变。她说:“全球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多的严重困境。任何主要地区更大幅度的经济放缓都将影响全球的经济活动,尤其是金融市场。政府应该加紧多边对话,限制风险,采取相应的政策以防止进一步的下行。”

(二)国际劳工组织:全球面临低质量就业挑战

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19年趋势》称,低质量就业状况是全球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全球在降低失业率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没有反映在工作环境和条件改善上。

报告概述了全球就业、非正式就业、失业、劳动力参与、生产力、工作贫困等方面的全球和区域趋势,发布了全球收入、社会发展和社会动荡等指标。报告强调,对于全球大多数劳动力来说,工作质量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全球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许多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很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就业发展情况比预期要慢,可谓任重道远。

报告在列举当前全球就业的一些突出问题时说,如果政策制定者及其推出的政策不能应对相关挑战,那么一些通过新技术实现的新商业模式,可能会破坏现有劳动力市场在改善就业情况、就业社会保护和完善劳动标准等领域的成就。全球在缩小就业性别差距方面缺乏进展,只有48%的妇女有工作,男性的这一比例为75%;多达20亿工人的非正规就业持续存在,占世界劳动力的61%,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1/5以上年轻人(25岁以下)没有接受就业教育或培训,这损害了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

(三)保罗·克鲁格曼:2019年世界经济将出现衰退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2019年2月11日报道,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0日在迪拜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政府峰会上发言称,2019年世界经济有很大可能走向衰退。

大多数经济学家以及一些商界精英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但决策者们对实现软着陆而不是遭遇完全的衰退还存有一线希望。而克鲁格曼对出现这种情况表示了质疑。

克鲁格曼认为,仅仅“一件大事”不太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相反,一连串经济逆风将增加经济放缓的可能性。他特别指出,特朗普的减税刺激计划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他说这个计划“不是很有效”。

在提到经济决策者普遍缺乏準备时,克鲁格曼表示,“最让人担心的始终是一旦经济放缓,我们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他还说:“目前看起来非常接近衰退的地方就是欧元区。”

欧盟委员会日前大幅下调了对2019年和2020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将欧元区2019年的增长率从2018年的1.9%下调至1.3%,2020年由1.7%下调至1.6%。这一消息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向欧洲蔓延的担忧。

(四)瑞银:全球经济扩张呈金融危机以来最弱态势

瑞银称,随着全球经济失去动力,目前的经济扩张势头呈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弱态势。瑞银的一个模型显示,2018年底全球经济增速已降至2.1%,为2008—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本季度的初步数据略有回暖,但若想达到瑞银此前对一季度的全球增速预期的3.2%,经济仍需大幅改善。

不幸的是,截至目前这方面的迹象并不多,中国2019年1月汽车销售下滑,美国2018年12月零售销售也创9年来最大降幅。在经济放缓尤为明显的欧洲,信心指数继续走弱,经合组织先行指数也下降。

瑞银表示,尽管欧元区目前看起来像是全球增长中的薄弱环节,但好消息是,随着特殊因素开始消退,我们可能正处于谷底,并很快就会走出最糟糕的阶段。这与彭博经济学家的观点一致,他们认为“有初步证据表明信心正在企稳”。

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Janet Henry在一份有关全球工业生产放缓的报告中则表示,有初步迹象表明,一些工业数据正开始小幅回升。不过,这仍可能是一个假象,因为调查数据仍指向进一步疲弱。(五)标普警告全球主权债务2019年将升至50万亿美元

标普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2019年主权国家借款规模将达到7.78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3.2%。随着主权国家借款额的增加,2019年全球主权债总量将增至50万亿美元。

2019年新增借款中,大部分将是长期债。标普的分析师表示,预计将有5.5万亿美元用于到期长期债务再融资,占比达到70%;估计净借款需求为2.3万亿美元,相当于有评级的主权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6%。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债务首次突破22万亿美元大关,从21万亿美元增加到22万亿美元仅仅花费了11个月;家庭债务也升至历史新高,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峰值高出7%。

报告指出,金融危机后,政府利用全球范围内的低利率大举借债,然而随着借债成本的上升,这些长期债务将成为沉重的负担。

美国媒体也表示,预计主权违约将在未来10年再次抬头。尽管目前违约的主权债务仅占全球国债总额的0.3%,为历史最低,但是随着全球主权债务负担的上升,黄金时代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2018年的新兴市场危机就是一例。随着美元指数走强,个别新兴市场遭遇大幅抛售,令市场担忧其债务偿付能力。穆迪2018年的报告曾发出警告,在美元走强、美债收益率攀升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新兴市场的债务也愈加脆弱。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债务期限较短、财政规模较小,难以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成本,在遇到全球金融状况趋紧的情况下,将表现得最为脆弱。

(六)世贸组织警告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速将继续放缓

世界贸易组织2019年2月19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景气指数报告说,如果当前贸易紧张局势得不到缓解,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速将继续放缓。

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从前一季度的98.6降至96.3,为2010年3月以来最低值。每季度更新的全球贸易景气指数荣枯线数值为100,意味着贸易增长符合中期趋势预期。指数大于100显示该季度贸易增长高于预期水平,反之则显示贸易增长低于这一水平。

具体来看,2019年一季度出口订单指数、汽车生产和销售指数、航空货物运输指数以及电子元器件指数等均出现大幅下滑,只有集装箱吞吐量指数保持在荣枯线上方。

考虑到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2018年9月,世贸组织将2018年和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9%和3.7%。但该组织表示,如果贸易政策环境的确定性增加或是得到改善,贸易增长也可能迅速反弹。

世贸组织于2016年7月首次发布全球贸易景气指数,通过采集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统计数据,就当前世界贸易的短期发展走向提供早期信号,为贸易政策制定者和工商界提供更为及时的国际贸易信息。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美媒:世界经济增长依然仰赖中国引擎

美国Seeking Alpha网站2019年3月7日刊文称,尽管经济增长减速,中国仍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增长引擎。报道指出,尽管与美国发生贸易战,但中国仍将坚持政府的既定政策。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已为2019年经济政策定下基调,设定了灵活的增长目标。

近期,中国经济冷却趋势已有所缓解。如今,随着供给侧改革范围扩展到金融等行业,中国监管部门正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提高金融资源效率。汹涌流入的资金显示看好中国股市的情绪正返回。此外,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将把中国股市在其全球基准指数中的权重增至以前的4倍,这或将令中国吸引800亿美元的外国资金。与此同时,上海证交所将推出类似纳斯达克的科创板,这无异于中国创新科技企业的金融孵化器。

尽管减速,但中国经济规模仅10年就增至当初的3倍。随着中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仍将超过30%,全球经济前景依然有赖中国支撑。

中国领导人对更包容性全球化的承诺仍坚定有力。无论珠三角大湾区的世界级生产力,还是助推21世纪全球化的“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广泛国际合作,都彰显中国的强大创新能力。

(二)外媒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大规模减税措施激发消费潜力

2019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報告,外媒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据美联社报道,中国政府在2019年的两会上宣布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包括减税、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等。

瑞穗银行(Mizuho Bank)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政府支出计划反映了“强有力的促增长努力”和“抵消外部逆风的承诺”。政府拟议的减税额高达2万亿元,这将把“大量的消费能力”交给消费者和公司,并有助于提振消费者对汽车、家用电器和其他商品的需求。报告显示,政府希望实现经济软着陆。

路透社称,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李克强5日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三)普华永道:2019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总量将有所下降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8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19年展望》显示,2018年中国企业并购总金额约为6780亿美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其中,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下降23%,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交易金额创下新高。报告预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总量将有所下降,下半年有望增长。

据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服务合伙人李俊伟介绍,2018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呈现“冷暖不均”的情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下降明显,由2017年的1225亿美元下降至941亿美元;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交易金额则创下新高,由1813亿美元升至2218亿美元。

从报告来看,中国企业出境并购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减少了海外交易的布局。行业分布上,高科技以及消费行业位居海外并购的前两位。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服务合伙人乔来智认为,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下降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政策层面,各国关于大型跨境交易的审查趋严,海外并购市场总体不明朗。另外,2018年中国企业在融资方面也受到了一些挑战,包括A股市场的估值下滑,流动性的降低,带来股票市场上的融资困难;银行融资途径也面临较为严格的审查和尽职调查。

2018年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交易金额创下新高,美元基金重新占据重要比例。根据报告,非人民币基金规模由2017年的298亿美元升至820多亿美元,人民币基金规模则由2017年的510亿美元降至260亿美元左右。

普华永道预测,2019年上半年中国并购总量将有所下降,包括海外并购持续放缓、一系列不确定性也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下半年随着政策落定,财务投资者持续发挥支撑作用、私募股权投资的持续活跃、扩大开放等因素,市场会开展比较有序的并购。2019年全年并购情况或将与2018年基本保持一致。

(四)世界经济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将发展成为世界级经济集群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表文章称,粤港澳大湾区将发展成为世界级经济集群。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该地区有近7000万人口,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GDP的1/8,经济总量达1.5万亿美元。近期,中国政府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旨在将珠江三角洲打造成为一个可与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媲美的经济集群。

文章称,粤港澳大湾区内聚集多元产业,各个城市均有其优势。制造业重镇东莞市被称为“世界工厂”,其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1/5,鞋子产量占全球1/10。而中国最繁忙的5个港口中,有3个位于珠江三角洲,相信实现该地区的整合发展后,中国的港口出口总量将超过日本。

目前,中国政府已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2018年,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将香港、珠海和澳门融为“一小时经济圈”,粤港澳三地的人流、车流和物流的联系较以往更加紧密。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的许多条款都提及要加强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合作。例如,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等,这些规定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章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建成后该地区将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

(五)日媒: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超过美国

《日经亚洲评论》2019年3月10日报道,过去3年来,在日经人工智能(AI)专利申请5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已迅速冲到其美国同行的前面,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在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高科技战场上的存在。在2016年至2018年的3年中,跻身该榜单的中国企业数量翻了一番以上,从8家激增至19家。与此同时,尽管美国企业仍然牢牢占据该排行榜前三位,但仅有12家位列前50强。

在该排行榜中,IBM以3000件的申请量独占鳌头,微软以1955件紧随其后,谷歌以1659件位居第三。

在中国企业中,百度以1522件的申请量占据首位,排名从此前的第11位迅速跃升至第4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1173件的申请量在该榜单中名列第6,而腾讯以766件的申请量从此前的第20位大幅上升到第8位。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與政府推动相关研发不无关系。2018年,中国在该领域的公共专利申请总量超过3万件,几乎相当于10年前的5倍和美国同期申请量的约2.5倍。其实中国的此类专利申请总量早在2015年就已超越美国。

从研发领域来看,中国在电商、数据搜索和语言处理等方面的人工智能专利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中国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专利申请尤其突出,多达1.6万件,是美国的4倍。在从视频中抓取面部图像进行个人身份识别技术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军者之一。

猜你喜欢
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中国经济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Out of time
经济
经济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