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燕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不只是有教师,有学生,还有一个“活泼生动”的计算机,所以它的课堂环境必然与其他的课堂不一样,这个环境是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开放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平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师的“教”开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角色互换,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在我的课堂上,根据需要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例如,我在教学Powerpoint时,主题是《我的家乡》,把学生分成四组,研究确定小组的主题,小组开始行动,着手制作《我的家乡》幻灯片,每个小组成员申报在小组中要承担的部分,分工明确,有的搜集资料,有的汇总资料,有的照相,有的录制视频,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人人都要动手完成任务,否则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小组的成果就不能全班发布展示,成果展示之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这一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团队意识,学会了欣赏别人,这些学习习惯培养,让学生受用终身。所以,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合理设计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每个学生都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那么就会有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在因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这种学习动机也要靠课堂上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信息技术的课堂环境,这样的多媒体教室与传统的课堂相比,仿佛一个“仙女棒”,一个“魔术师”,不仅有光有影,有声有像,也可以從“无”到“有”,化“虚”为“实”,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也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手,丰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经常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过程,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我在Powerpoint教学中,制作《落叶飞》这个动画。在课前,我出示课件,秋天的落叶在屏幕中翩翩落下,效果很美,学生不由发出惊叹声,激发他们制作的兴趣,教师布置任务,每人都要做出这种效果。学生们动手操作,根据以往所学知识,用自定义动画制作,可是尝试多次之后,一大部分同学屡屡失败,所制作的动画只能是以直线方式出现与落下,当问题与课堂氛围达到一定阶段,教师点拨课堂上学生失败的原因,讲解自定义路径动画,学生急于知道方法,注意力很集中,带着问题听课,接受新知很快,听后都“恍然大悟”,马上再次投入制作中,教师就很容易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样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知识更容易被接受,也会把知识学得更深刻。
三、教学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年级学生在学完Word,Powerpoint之后,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室后板报墙和走廊墙壁的板报设计。根据各班情况,首先征集两个版面的主题与主版设计,成立评选小组,选出自己班级的主题,利用所学的Word知识进行手抄报设计,由学生评委选出优胜者,在走廊墙壁和教室后面板报栏中展示,所学有所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与学好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激发好胜心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教师达到了教学目标。只要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课堂这样开放的环境,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利用周边教学资源与环境,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很重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充分调动主动性,去探索,去发现,然后“悟”得道理,这就是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课堂充满能量满满的生命气息,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也能让教师有了“教”的满足。我还会在以后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