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采购模式在石油销售企业的应用与问题

2019-09-10 07:25:46张晓琪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招标管理实践问题

摘 要:招标是对工程建设、货物买卖、劳务承担等交易业务,事先公布选择采购的条件和要求,招标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招引他人承接,择优选定中标人的活动。我国招投标法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作为老牌的国有企业,石油销售企业在这十几年里,在招标管理工作中到底做了什么?招标到底给石油企业带来了什么?

关键词:销售企业;招标管理;实践;问题

引子:2012年至2016年石油企业招标管理工作的变化。

十二年的茫然期,四年的转变期。这样评价有些片面但对处于石油系统终端的销售企业来讲这是真实的招标管理工作历程。从由各工程、物资项目采购部门各自为政的自行招标,到统一管理委托专业机构代理招标。从邀请招标到公开招标,“招与不招、自己招还是专业机构招、公开招还是邀请招”的阵痛与磨合,招标管理工作也正在随着企业的改革、管理的提升不断深入,日趋完善。

一、不招标一定就是不好的吗?

不招标会带来不公平的竞争、不合法的利益分配,会损害公司的利益,是腐败的温床。但在深入的招标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不招标未必就一定能够产生不正当交易,通过招投标又不一定能够达到完全的公平竞争。《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2014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非招标采购方式就包含,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方式。这三种方式往往让人感到最可能有失“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就是单一来源采购。那我们就来说说单一来源采购,单一来源就是把采购项目直接交给特定的“人”。按照常规逻辑,项目没有通过市场竞争交给特定的“人”,这个“人”一定是特殊关系人,必然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实际情况是,有些“特殊关系”不是天生就有的。相反,多数“特殊关系”是通过企业双方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合作,达成了互利互惠的默契,无论价格还是技术服务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这样的“特殊关系”,非招标采購模式未必是不合理的,硬是要教条的把全部项目拿来招标,往往会使一些仅仅依靠漂亮的业绩、资质证书和承诺的投标人中标,把企业利益简单的交给了空洞的商人。

合法合规的使用非招标采购模式是减低采购成本,增加质量效益的有效机制。当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规范的非招标采购行为,包含了量化的技术标准、完善的采购流程、完备的监督和审计措施,“不招标”项目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方式。

二、邀请招标是折中的办法吗?

招标与不招标对很多项目采购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招标怕无法达到预期的采购目标,不招标又怕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那么我们何不选择邀请招标呢?两极的中端造成了大量的邀请招标,可是邀请招标真的是救世的灵药吗?

按照《招投标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我们大多数项目不具备邀请招标条件。邀请招标与公开招标相比,因为不用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只送达几家拟投标人,招投标时间大大缩短,看起来更有效率。但“邀请招标”的弊端也十分突出。邀请招标又称有限竞争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特定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参加投标竞争,最终确定中标人的招标方式。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是 “若干特定的供应商或承包商”(一般为三家),涉及了敏感的特定“人”的问题。我们证明过特殊关系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非招标采购项目的特殊关系可能是长期合作产生的互惠互利,这里当然也可以是。可在日常监管中,非招标采购往往会有“许多双眼睛”盯着这种特殊关系的确定,而邀请招标则被误解成通过了招标程序,如何成为的特定“人”经常被忽视。二是特定“人”组成了特定的“圈子”,圈子里轮流坐庄轮、互助围标串标。三是邀请招标时间成本相对较低,但较短的时间和简化的程序,导致招标准备工作不充分,招标文件要求不细致。由此产生价格虚高、虚报工程量、合同外变更、弄虚造假等不利于企业的情况是不可逆转的。

三、浪费时间和形式主义,是对招标的误解,也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招标管理初期,经常遇到项目采购部门提出“招标太浪费时间了,我的项目着急,不招标可以吗?”“因时间紧,招标时间能不能缩短一些?”的问题。特别是黑龙江省的极寒地区工程施工期只有5个月,不管是邀请招投标,还是公开招投标,都至少要占用1个月的时间,这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但事实上,采用招标方式采购时间之所以相对较长,原因也是合理的:一是程序复杂。公开招标采购活动法定工作环节多达10余个,包括项目审批、招标准备、发布公告或邀请书、发售招标文件、投标人报名、开评标、评标结果公示、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等。且其中许多环节,法律法规都对其作出了明确的时限要求。二是招标文件制作时间较长。公开招标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制作基本是由项目需求部门委托专业代理机构负责编制,为了准确完成文件制作的任务,代理机构需要反复与项目需求部门沟通并多次修改。三是投标人制作的投标文件关系到自身中标与否,更关系到后期项目开展,更应谨慎。招标法规定的时间其实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保障,所花费的时间和招标的最终质量息息相关的,有效的利用就没有浪费之说。

参考文献:

[1] 招标有关法律法规《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

[2]刘锦屏_油田企业非招标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营管理者2016年1月

[3]赵贤正_“四全”招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石油经济2014年第12期

[4]许锐_发电企业招标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作者简介:

张晓琪(198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招标、制度、企业管理等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招标管理实践问题
建设工程招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浅述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浅析深化企业招标管理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