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林
小学阶段处于人的一生之中关键性的启蒙时期,这一阶段是发展思维以及开发智力、培养形成各种能力、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活动性,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可以顺应小学阶段孩子的好动天性,能够在学生相互运动的过程中推动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基本手段就是身体练习,主要目标就是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属于具备娱乐气息的、体力活动联合智力活动的游戏活动,具备明显的教育意义,下面进行分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
首先,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显著,可以引起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前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区别于室内教学的课程,而且教师往往仅带领学生简单地进行课间操学习,其余时间就是自由活动。所以,在体育中增添体育游戏的内容,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其次,体育游戏具有调节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相对枯燥,而且学校和教师通常仅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学生会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在体育课程增添进体育游戏,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发泄学习压力,尽情地释放自己。
体育游戏是在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流的情况下而展开的,这一环节学生与教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会主动谈学习上的事情,教师则可以及时地掌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加以引导。另外,体育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以及体能,增强参与者的学习、生活以及劳动能力,促进身体素质水平的有效提高。而且体育游戏存在相应的竞赛规则,能够让参与者建立起竞争意识,提升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体育游戏也对于小学生现代人生观的养成以及树立吃苦耐劳精神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游戏
教师要在趣味性较强的、形式多样化的游戏中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 课堂准备环节的体育游戏
体育准备活动包括了专门性活动、一般性活动两种,通过纳入体育游戏,可以让课堂的生动性提升。把体育游戏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中纳入,例如明星投篮模仿赛、螺旋跑等等,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通过各种趣味性准备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参与欲望,创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而采取体育游戏时,应该予以体育游戏思想性、体育游戏教育性严格的考量,使教育性有效地联系起趣味性,将体育游戏育人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三) 体育基础部分的体育游戏
体育基础部分的教学环节,需要教师联系起学生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状态、参与积极性等科学设置内容,急性设计游戏期间,坚持简短原则,让学生及时了解到体育技术和技能,将游戏合作性、情节性凸显,使体育游戏强度循序渐进增加,施展诱导以及辅助学习的功效。
(四) 结束部分的体育游戏
在结束部分设计体育游戏应该掌握适度原则,选用游戏应该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进而放松学生的身心和肌体。实际的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联系起教學任务以及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坚持游戏内容选择的目的性,让体育游戏内容有效地结合起体育游戏任务,将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游戏运用到尾声环节非常关键,之前体育活动消耗很多体力,所以可以选择“摆图案”“你比我猜”等小游戏,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且寓教于乐,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结语
在小学学习阶段,体育游戏能够带给学生充分的乐趣,使学生对枯燥的体育锻炼形成新的认知,发现体育学习的乐趣,进而形成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进行体育游戏期间,也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锻炼,使学生学会团队互助,并对体育教育产生准确的理解。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并采取科学的策略运用于体育游戏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