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2019-09-10 07:22:44韩正阳
快乐作文(5.6年级) 2019年4期
关键词:晋祠圣母桃源

韩正阳

自古就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之说。晋祠,是纪念唐叔虞和圣母的祠堂,是集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为一体的大型祠堂。假期里,我们前往山西,领略了晋祠的千年神采。

点评:引用俗语,突出晋祠的美名远扬。扣住“大型祠堂”,点出其出彩点,增添神秘感,令人向往。

一进入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道路两旁的槐树,它们挺拔苍翠,高耸云天,每一棵都要几个人合抱才能抱住。它们像两排卫士一样,守卫着晋祠,护卫着圣母,保卫着这里深厚的文化。

点评:“一……就”写出了槐树的高大夺目,“守卫着”“护卫着”“保卫着”把人物历史都涵盖进去,为后面的分别叙述作了总的说明。

跟随着讲解老师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唐叔虞祠。里面有十四个人偶,手中持有千姿百态的乐器,看起来和现代交响乐团一样。正殿里,有一通画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石碑坐镇正中,两边各有一通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所书的石碑,像两个门卫一样守护着位于后方的唐叔虞。它看上去就像被火烧过一般,上面的画像近处是看不到的,只有站在远处,借着耀眼的阳光反射,才能看得见,实在是神奇。出门右边有一排碑刻,上面刻有晋祠的前世今生。站在它们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和古人进行了一次对话。

点评:抓住了晋祠的历史久远以及里面的布置摆放进行观察,穿插自己的感受,给人以古老沧桑之感。

唐叔虞祠旁边就是献殿了。别看它的名字里有一个“殿”字,它可是个“混血”。它的上方是楼的形态,青翠、金闪,十分耀眼,下方是亭的结构,四根天柱直直地立在那里,四角有斗拱,精美而又漂亮,两边各有一排木栅栏,细长坚固,两两之间有空隙,看起来十分美观。坐在这个亭子里,冬暖夏凉,就像住在巨大的空调室里。

点评:“混血”一词写得极为传神,点出了献殿的奇特结构。上下风格不同,侧重于上面的色彩、下方的结构进行观察叙述,不仅有视觉效果,还有亲身体验的感受,真实具体。

献殿的后面就是本次游学的重点——圣母殿。远望圣母殿,八条木雕盘龙盘旋而上,似风在呼呼作响,整个大殿发出龙吟般的声音。两侧有两尊生铁制成的巨人,似神兵天降,令人望而生畏。整座大殿高大威武,通体似宝石,如琉璃,像黄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近观圣母殿,十几块高高在上的牌匾俯视着我们。它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日月更迭、斗转星移,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光阴的故事。进到圣母殿,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圣母了,只见她华贵地端坐在上方,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两边是侍女和宦官,其中有一个小丫头,看起来伶牙俐齿的,小嘴向外噘,一副受气的样子,好似是小把戏被人戳穿,正在向圣母告状呢!

点评:从远到近,把圣母殿观察得具体细致。尤其是从视觉上写出了观感。走进圣母殿,写了自己的联想,把殿内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太原是古代军事重地,也衍生了很多文化。“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历经风雨沧桑的晋祠向我们轻轻地诉说着那些艰苦的岁月。如果你想对那些纷乱的年代有所了解的话,欢迎你到太原来!

点评:再次引用书籍记载,既点出晋祠的美好,又突出其多灾多难,值得一探,并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总评:

本文选了自己参加游学、参观晋祠的经历,详细地描述了见闻感受,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与赞美。按照游览顺序,先后描写了唐叔虞祠、献殿、圣母殿的具体样式,里面的陈设布置,以及自己的观后感等。文章开篇总写,引出后面的游览经历,结尾呼应开头,结构完整。

写作技巧点拨:

观察细致,详细地运用了各种方位词语;描写具体,采用了对比、引用、白描等手法;层次清楚,借助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先中间后四周等顺序观察写作。

文中引用资料准确,突出了晋祠的历史特点。对于献殿的结构,采用“混血”一说,很新颖。描述圣母殿里的小丫頭,刻画细致入微,联想丰富。

关注“爱课堂在线”,从此写作文不再烦恼!

学作文,请微信加“左岸老师”或“桃源老师”好友,回复“桃源之家”加入桃源老师微信群。

猜你喜欢
晋祠圣母桃源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现代装饰(2022年2期)2022-05-23 13:15:06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晋祠周柏
教育·学习(2018年9期)2018-12-04 10:20:04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2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1
千眼圣母
搬迁十年访桃源
桃源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5
晋祠亭台楼榭楹联赏析
对联(2011年19期)2011-07-05 02: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