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校园建设顺应当前社会发展态势,对于科学有效推进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智慧校园基本情况及其需要的技术支撑入手,重点介绍了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对于提升智慧校园的总体管理、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99-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4-0139-03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Smart Campu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YANG Zhifei
(No.1 Middle School of Doumen District in Zhuhai City,Zhuhai 519100,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conforms to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ctivities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teaching level.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mart campus and the technical support it need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rt campu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which has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 of smart campus.
Keywords: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smart campus
0 引 言
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在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被提出之后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智慧校园的建设对于校园内部总体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其总体建设和发展更是离不开众多先进新兴科技手段的支持,如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本文着重探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及发展。科学合理地使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将能够更好地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效果,使其稳步发展,更好地适应办学需求。
1 智慧校园基本情况及其需要的技术支撑
1.1 智慧校园内涵
智慧校园是基于多种新型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虚拟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感知等)建设的教育教学环境,具有资源共享、智能开放的优势,能够实现网络无缝互通、环境全面感知、学习环境开放,并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继而为学校的科研教学、高效运作、业务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等提供智能支撑。
1.2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支持教育教学模式的顺利应用,推进管理服务体系的持续升级和优化。智慧校园可以提供智慧化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文化生活服务,实现真正开放。智慧校园的总体建设目标为:
1.2.1 建设智慧校园环境
充分结合多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構建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环境,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多位一体;
1.2.2 提升校园的总体服务和管理水平
为全体师生创建更为便捷、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统一认证的基础上,实现一卡通走遍校园。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实现信息化平台的价值,并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学校的总体教学和服务水平。
1.3 智慧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
保障智慧校园顺利建设,需要注重发挥技术支持作用,主要的技术支持如下:
1.3.1 云计算技术
作为可动态配置资源,云计算技术拥有协同性、开放性的信息化架构,按需服务,且采用较强可扩展性的计算处理模式,同时作为虚拟化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即可实现网络互通,及时下载、上传和使用云端各项资料,丰富云空间;
1.3.2 物联网技术
这项技术借助了感知技术、智能识别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技术,采用新的方式,实现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良好连接,实现全面互动。物联网在当前社会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同时也服务于智慧校园的建设。
2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智慧校园中的作用
2.1 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取得实效,需要注重发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作用。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强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发挥其整体的应用优势,需要注重整合和利用各项新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前校园移动终端数量逐渐增加,给校园网的总体运行造成了较大压力,通过走访和调查某市10所学校,85%的师生认为校园网存在卡顿现象,无法满足上网需求。对此,学校需要及时扩容校园网宽带,打造专门高效的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给师生的网络活动提供前提支持。云计算的应用充分实现了信息共享,同时还能够有效保障校园网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从源头防止病毒入侵。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中,校园网信息资源分配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
2.2 合理构建完善的物联感知系统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着物联网的持续发展,物联网本质是“相互连接的互联网”,实现“物物相连”和“物物相息”的发展模式,其对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互通互动优势,以及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意义。物联网技术拥有超大容量的信息节点,能够包容并实现多种信息的联系,以此为基础建设智慧校园具有可行性。构建完善的物联感知系统,利用采集器、传感器、现代化遥控感知设备,更好地实现数字化管理目标,开展实时性监控工作。物联网技术应用灵活性控制模式,联合无线设备、智能终端设备,优化调度各项设备和资源,这对于实现节能环保也具有积极意义。
2.3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建设智慧校园
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需要经历较长的发展时期。智慧校园建设涉及到较多的内容,不仅需要针对远程教育大楼的功能定位情况进行设定,还需要从学校内部各项智能部门的实际需求入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更好地提升总体建设效果,发挥其在科研教学、管理服务方面的作用。
先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实际情况,设计先进的、科学化的总体规划,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步骤实施,以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根据学校办学目标、教学定位,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和信息化建设实施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进一步建设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各项教学管理活动;
二是需要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不断调整和改进其设计和使用,充分有效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推进智慧校园核心部分建设,实现既定目标;
三是需要针对远程教育大楼内部的各项事物进行全面设计和研究,实施并完成智能化建设,不断开发应用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于远程教育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智能化管理工作,不断丰富智慧校园的总体应用效果[1]。
2.4 全面树立并落实智慧服务理念
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实行CIO(首席信息官)负责制,切实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的合理统筹力度,结合基础设施、信息数据运维管理架构以及系统应用情况,针对各项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全面提升整体应用效果,这样将改进信息化无法服务实际校园建设的情况。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并落实智慧服务理念,使各项工作都能够面向智慧服务,针对教师、学生、远程学员、教学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学校建设使命和目标推进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工作的实施[2]。
3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下智慧校园的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发挥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将能够在长久建设中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
3.1 實现智慧管理
智慧校园可以实时监测教学环境和校园安全情况,及时发现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充分有效提升其整体服务水平,使校园管理工作更具有智慧性和科学性。构建专门的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推进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建立网络化管理平台,针对各项设备进行远程化管理,其中可以发挥信息采集单元的作用,良好感知并获取各项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为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信息支持[3]。
3.2 实现智慧服务
依托于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建立教育生态服务系统,满足个性化需求,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和校园建设之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云桌面服务(云桌面情况图如图1所示)和办公自动化服务,给全体师生提供便捷化、高效化、个性化的服务。
3.3 实现智慧教学和学习的良好融合
构建科学智慧教室,将教室移动授课终端、无线功放、智能笔、多媒体音箱融入教学环节中,充分实现多媒体互动教学目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学习特征和知识结构入手,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推进个性化教学环节顺利实施。同时移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覆盖学校各个领域之中,学生能够提前接受信息化服务,开展自学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4 结 论
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指导下建设智慧校园,对于提升校园建设水平,强化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实施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实际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实效,需要注重结合校园自身建设情况,发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同时还要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构建完善的物联感知系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建设智慧校园,全面树立并落实智慧服务理念,这样将能够使智慧校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智慧校园将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服务于校园建设和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彭思翔.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J].电子世界,2017(4):89+91.
[2] 丰明聪,李盘荣,胡云.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开放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以无锡开放大学为例 [J].铜仁学院学报,2017,19(6):70-73.
[3] 林信川.面向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智慧校园建设 [J].软件导刊,2016,15(4):161-163.
[4] 李汉挺,刘利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 [J].中国新通信,2017,19(15):72.
作者简介:杨志飞(1976.02-),男,回族,宁夏固原人,高中信息技术中级职称,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