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鑫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教学的关系
2014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印发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中提道:“要修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系统完善地落实国家主权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将其融入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标志着历史课程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高考要求,更能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穩定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问题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中的发掘
首先教师必须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并非凌乱,而是分为三大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去发掘教学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是我们会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类,那么高中的三本必修课本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价值观分类。比如必修一政治的核心价值观围绕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大基石;必修二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围绕建立以公平和效率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修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则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将一个单元、一课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掘出来。
(二)把握适度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内容要有契合点
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在与人方面的作用来说,它在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发挥着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但是历史学科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渗透与融入,而不是强力硬拽,否则不仅会引起学生反感,也不利于历史课程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发掘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因素的基础之上,更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或者若干项内容进行自然且适时的深入,做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从而避免生拉硬拽所造成的随意发挥、喧宾夺主的问题,使得课堂更具流畅性和思想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要多样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采用的方式、手段。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效率地融入到学生的思想甚至生活里,就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而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课堂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思想和生活里。笔者在教学创新上做出了以下尝试。
首先,采取问题辩论法,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意识。但是教师在选取辩论题目时一定要体现出相关性和可辩论性。所谓相关性就是教师设置的题目要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且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可辩论性是指教师设置的题目内容具有讨论及辩论的空间,即辩题一定是两难选择,否则辩论结果只会一边倒,最终学生只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仅限于表面,无法达到深刻认识。
其次,采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实践应用。教育学家告诉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做它,这一句话也适应于历史教育,因此当我们试图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应用于课堂,传授给学生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事,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之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去指导实践。如在讲《美洲大陆上的新体制》之前,安排几个小组,分别站在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大州与小州的角度去搜集资料,分析不同群体对于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感受民主自由的氛围。
(四)培养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学生能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败的标准,这就需要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及感受。因此,我们需突破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真正的引导者。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学生的回答与要求相去甚远,只要教师加以鼓励,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的成长也就指日可待了。其次,要学生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先告知学生本课有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渗透在里面,让学生提前找出,锻炼学生的价值观嗅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意识。之后教师可以提高难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课里面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束语
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历史课程是中学生在学校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因此通过历史课程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问题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中的发掘;把握适度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内容要有契合点;创新教学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要多样;培养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学生能动性。学生也应该珍惜历史课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端正自己的态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世界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