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留花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板块。因其分值高和学生在写作上也犯难的原因,教师必须重视写作。只有学生的作文提上去了,语文得分才能上去。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写作,实现教学一体化,从各个环节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助推学生写出优质作文。
一、阅读指导为写作插上翅膀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写作也可为阅读做出指导,指示方向。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做出相应的指导,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帮助。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分内容与结构两大板块来指导学生写作。
内容包含了文章的题目与正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编书者精挑细选的,因此其中的写作技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学习写好文章的题目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阿来的文章《一滴水经过丽江》,题目新颖别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且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解说题目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作文题时也可以运用拟人的修辞,也能起到灵活生动的语言效果。还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学生也可效仿。当然还可以学习简洁明了的文章题目写法,例如《孔乙己》《乡愁》等。表明作者思想情感的题目也是一种不错的命题选择,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月夜忆舍弟》等。
除了题目,内容的安排也值得学生学习。学好了内容安排,学生在写作时也更会安排素材。在我们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并且情感是逐渐加深的。那在指导学生写表达情感之类的文章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顺序。《范进中举》中运用对比的写法写了范进在中举前后的表现,让读者清晰地看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安排文章的素材,对表达主题、突出主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学生能采用对比的写法,前部分写少女时期的母亲注重保养皮肤,着装时尚,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而当母亲之后的她变得不爱打扮,穿着随意,却花空心思来给儿女做好吃的,给儿女带来生活的惊喜。这样的文章令读者耳目一新,爱不释手。
在进行文章结构的讲述时也可以对写作进行指导。例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采用总分结构来写作的,教师也可建议学生在写作时采用这种写法,能起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学习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中承上启下句的安排,一个句子的出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阅读教学耗时众多,我们应该争取让它达到十足的效果。为此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作文指导,为写作插上翅膀。
二、课前展示为写作强筋健骨
学生甲一个人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讲着事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露出微笑,不时低下头做着笔记。
是的,这是我班上在进行课前显示。上课前的3分钟进行,当天要讲的学生提前熟悉稿子,并在黑板上写好一句话,做好这个事例的概括。短短的3分钟成了一个学生胆量的训练场,众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小确幸。
课前展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可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语言表达更流畅。学生的课前展示也点亮了我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展示是有效果的。因为在接下来的作文中,我发现学生会把自己听到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肚子里面有货了,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就更强了。当然,学生在台前的表达还会表露出他说话的逻辑能力。如果在逻辑有问题的地方,教师能够及时地做出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清晰化。
我觉得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展示时讲讲历史课本中的人物,化学课本中的发明家,地理学科中的美丽风景。这样一来,学生的素材积累有了更大范围,有利于写作视野的打开。
三、作文讲解为写作画龙点睛
作文难讲,作文不知道怎么讲,作文干脆不讲,这或许是我们在刚面对作文教学时会陷入的困境。但作文的重要性又令它她成为了语文教学不可承受之轻。 其实作文是必须要讲解的。接下来分写作指导与作文点评两个部分来讲。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在立意时做到新、深、实,而不是不动脑地就复制粘贴了他人的立意,或者只是蜻蜓点水地漫游主题,这都不是理智的做法。其次,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有条理。文章的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篇文采再优美的文章,如若没有条理,就会令其显得畏畏缩缩,花容憔悴。最后,教师还要在宏观上指导学生写作。一篇文章就是写作者设计的一场演出,要有集中明显吸引人的主题,并且有好的形式做导引,最好有曲折吸引人的情节。这样的演出才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才会引起读者共鸣的。这才是成功的写作。 教师不仅要在写作思路上给学生做出指导,还要在日常的批改作文的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批改作文不是要全面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是要找出其最明显的一两处错误,写下来,指出来,学生改正过来就更容易。 写作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教师的技术指导。在教学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用阅读指导写作,用课前展示助推写作,用作文讲解点燃写作,助推学生写出优质作文。
参考文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本;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本;《2011年語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