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健
摘 要:文化的差异影响外语教学得重要因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本质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为达到真正学习外语的目的,在大学外语教学得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侧重说明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外语教学;语言
在社会中文化包含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语言在文化中充当了媒介的角色,使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人们的劳作生产和风俗习惯方面还有中西方人们宗教信仰等方面展现出来。如果想使语言得到准确无误的应用,就要真正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本文将结合上文提到的几个语言现象,总结中美文化中的差异性对外语教学和学习外语词汇及阅读翻译带来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
虽然中美两国在生活方式中有很多的相近之处,如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但是由于两国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地处不同区域都有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特色和其具有的信息,使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在文化方面得以表现。比如在中国一些客套话"要去哪儿呀?"和"吃晚饭了吗?"都是可以作为礼貌用语,用在见面时互相打招呼;但是,在美国人看来他人不应该过问过于隐私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所以遇到美国人应该用"Hello!"或者" Hi,long time no see!"和"Today is a great day !"等用语来打招呼才是礼貌的。还有在中国人受到他人表扬时,一定会非常谦虚,并且对自己进行贬低,而美国人则会愉快接受表扬并对赞美人表示感谢,例如" Thank you",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才不会伤害他人的面子。在他们看来对方的表现是不懂礼貌的而自己做得比较得体。所以,在外語得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休克和对外语的排斥感。杜绝中国式的英语( Chinglish)的出现。
二、中美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在中西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如此之多的差异对外语教学和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不一定会根深蒂固。根据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结合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我们要将外语教学实践作为标准,探究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
2.1中西文化中的语法差异
人所共知,文化这个大概念中同时包含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发展的成果。精神层面的发展成果则对外语的实践教学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语法问题在中西方文化不是最大的差异,而词法问题和句法问题两方面的具体内容是外语教学过程中,语法问题细致化的两个问题。,如何区别中、西词法是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我们最应该在词法方面强调的内容,特别是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内容就是对词法的掌握,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区别词语的前缀与后缀是我们学习中西词法最应该注意的。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通过区别前、后缀不同的含义为学生拓展词汇量,进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加,矫情学生的心里负担。因为在我们中文的教学中没有这样的规律可循,也没有这样的内容供教学实践。
2.2中西文化中的习俗差异
习俗差异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担任外语教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清楚,想要学生能够熟练并善于运用某一种语言,除了掌握词汇量和语法的使用外,还应该在语境方面彻底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因为语境语言交流者对词语的选择选词和造句起着制约性作用。而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方面,生活习俗对语境得制约最应该考虑的因素。夸张的说,中西双方的习俗差异决定了中西方语言的运用。比如" red"这个单词,译为红色,在中国是一个代表幸运的颜色,象征着吉祥。但是在西方,红色象征着暴力,因为在西方人们认为生命的代表是血液,如果人流血则代表这个人遭遇了暴力,,所以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西方文化中将"see red"译为"怒不可遏"。
2.3中西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因为中、西方居民生活的地理区域不同,生活的习俗也不会相同,所以导致中西方居民的价值观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西方民众在其日常生活中接触事物价值的看法或者对待事物的态度就是规范。价值观作为中、西方居民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标准,同时也是中、西方居民语言使用的规范标准。通俗地讲,价值观是语言交际必须要符合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当我们在对外语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时,更要注意中西文化中价值观及其差异性。比如"old "这个单词可以译为"老",在中国"老"代表经验多,知识广,如表示知识渊博的词语"老学究",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表示"不中用"的词语也是由old构成的。所以我们在做讲解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注意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性。
三、中美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3.1中美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
词汇作为语言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即使他对语法的掌握足够熟练,阅读单词时能够标准发音,但是如果他的词汇量不能达到标准,还是没有办法和他人进行有意义的沟通。我们对词汇学习时要尤其注意的是,词汇是概念表达的基础,而概念则是感性和理论认识的结果,所以当人们看到一个词的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它所含有意义以及与这个词的相关事物,继而一种意象在头脑中形成。意象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和自己的对事态的感应认知,从而促进人们对词意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因素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出不同的意象或者联想。
比如草药( herb)这个词语,中国人一听到会立即联想到医院或药店柜台中陈列的药品,但是在美国提到这个必须,通常会被理解为一种不被药店和医院接受的非正规,特殊食品。在看到时"moon"这个单词时,月亮便会让人们联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等关于月亮的诗句,而月亮在美国通常象征着科幻,会让人联想到太空,宇宙,登上月球等等。同样在中国,关于狗的词语如"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或者"狗仗人势"等这些词语大多象征着贬义,让人因此产生的联想也多数都是不好的。相反在西方文化中,通常将狗作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在英文中狗一般都寓意美好,比如在西方文化想要表达一个人幸运,通常会说You are a lucky dog。自己西方语言中也经常用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来表示雪中送炭的含义。而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猫是可爱聪明的,所以猫在中国人非常受人喜爱,在生活中便常用"馋猫"等词语形容一个人即可以表示这个人嘴馋,也可以突出关系的亲密。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猫则被看成"魔鬼"的化身,因为猫在中世纪时期被巫婆当做守护精灵。所以" she is a cat"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被翻译为"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由此看来,某些词语的含义也会受到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或者地域因素的影响。
佛教在传入开始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人们这世间的一切都由"佛主"左右,所以汉语的词汇中便存在"菩萨"和"佛祖"等词汇。而基督教为美国的主要宗教,所以在西方的文化中便存在angel和lesson等等这些代表宗教信仰的词语。语言则真实的反应出两个宗教观念不同名族的思想,从而直接反映出天差地别的宗教词语。在今天信息时代,精彩纷呈的世界中,语言也变得更加活跃。曾经旧的词汇如今被赋予新的含义,所以新词汇的大量产生,令人应接不暇。在美国,清洁工由garbage men变成了sanitary engineer;厕所由toilet变成了 restrooms;贫民窟由 slums变成了 substandard dwellings,甚至家庭这个词语也从 family变成了 a micro cluster of structured role expectations.所以在对词汇进行教学时,就要求教师要将词汇的本身意义和文化背景进行结合,从而避免对词语的孤立解释。将不同的两种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充分了解英汉文化中词汇存在的差异,理解中西文化中词汇在语言中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而排除自身文化的干扰,纠正自己对词汇理解的偏差,不断改正自己在运用词语方面存在的错误。
3.2中美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给人们对词汇的意象和联想是不同的,所以阅读文章时对词语的理解也就存在偏差。比如,我们英语文章中看到"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通常被理解为"这个人很凶",但是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他是个好色之徒"。在汉语中老鼠通常被用来形容人目光短浅或者动作鬼鬼祟祟。而在西方文化中,老鼠的形象因为迪斯尼先生得到了改变,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的Mickey Mouse,从而老鼠成了聪明和智慧的象征,从而得到了更多人得喜爱。同样在西方文化中,认为猫头鹰是一种智慧鸟,在中国则认为猫头鹰的到来一种不祥之兆。
在美国人们互相问候或者道别的时候除了握手和拥抱之外,还有可以根据亲密关系或者性别去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亲面颊和接吻等。在男性与男性问候或告别时,基本选择握手,而对于关系较为密切的男女之间可以选择拥抱或者"飞吻",甚至是亲吻面颊。而在中国,虽然人们内心情感丰富,但是却含而不露,所以在公共场所人们一般过于亲昵的动作,所以人们问候和告别的时候一般选择握手,最为亲密的动作也不过是抱住肩头。由此看来中国人不如西方国家的人在体触方面那样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挖掘相关文化的差异内容并对其内容进行收集,向学生进行介绍时更加有针对性,便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根据上文所讲述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中阅读理解方面有很多困难都是由文化差异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教学中,就要求外语教师应该对汉、英表达具有的差异性高度重视,对阅读理解中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加以强调。语言知识不单纯是一个人对词汇、语句和整篇文章的理解,比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并了解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内涵。
3.3中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在中国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往往将本国文化作为背景的基础上去理解英语含义并使用,所以文化因素尝尝阻他们使用英语的语言能力和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运用。例如,作为作为耶稣12门徒之一的,Thomas,生来多为猜忌,所以在圣经故事中,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 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我们能够结合圣经文化中的內涵,便会将这句话直接翻译为:你真是一个多疑的人,完全不相信我说的话。所以,在语法规则上,英语和汉语有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形显义是在英语语法中常用的标准,所以更加注重句子的结构是否严谨,是否具有完整明确的形式。在汉语则更加重视意会超过形合,所以汉语中句子结构更加松散,句式灵活。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性在在地理历史方面和生活习俗方面都有存在,他们都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息息相关,无法分割,所以文化的因素导致了翻译过程中难点的形成。因为我们无法从词典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特殊情感含义的特定词汇,但他却对文学理解非常紧要。如果我们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不充分了解,在翻译时就会对字义时表现出茫然,没有办法应付下来。
比如,在英语民族中将主、客体严格的区分开来,更加重视客观事物带给人的影响和作用。在英语语言中多用无生命的名词作为主语去表达阐述,而主、被动两个概念始终黑白分明。而在中国,汉语则一直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动作和行为,所以为使主客体相互融合,一直将"人"作为中心。在汉语语言表达方面,通常是将生命的名词用作主语。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对曾差异进行对比,可以使同学避免用语出现失误,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词汇的含义,进而提高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掌握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嫣然.中美外语教育的比较及其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9(29):144-146.
[2] 段惠琼,叶温颖.语言文化学视角的演讲分析及中美文化差异[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02):44-49.
[3] 张爱晶.基础教育阶段中美外语课程标准的比较[J].英语教师,2017,17(23):117-120.
[4] 张英明.国际化视野下外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研究——以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差异为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6):125-126.
[5] 吴进善.中美外语教育现状比较及其对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02):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