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湖北省武汉市):“情绪假”背后是企业感恩文化。常言道: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企业要想真正留住员工,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就要拿出诚意,让员工觉得有积极工作的理由。这就需要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员工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让员工感觉到被信任、被尊重,从而留住员工的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每月一天“情绪假”不足以证明企业如何厚待员工,但在劳资双方话语权不对称的语境下,企业设置“情绪假”何尝不是一道美丽的用人风景线?此举至少传递出尊重员工权利的信号,有利于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营造感恩的社会氛围。当然,劳动环境的变化,还需要更多的老板与员工去实践,不过,近年来,一些企业从欺负员工、拖欠工资,到给予员工亲情工资、“表白假”“情绪假”等,无疑令人看到劳动关系的亮点,备感温馨。这既是企业在行动上的进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员工地位的提高,和谐劳动关系正在形成。如果有更多用人单位以感恩、尊重的心态对待员工,员工必会投桃报李、以感恩的心态对待工作,进一步营造出融洽的劳动关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玉胜(河南省漯河市):“情绪假”受益的不只是员工。在工薪族生活、工作“压力山大”的当下,常州恐龙园给员工放起带薪“情绪假”,企业管理者这种直面现实、关爱员工的人性化举措颇具创造性。“快乐每一天”是人们追求的至高境界,但现实中人们不可能没有烦恼,带着坏心情投入工作,极有可能影响员工的客观判断与智力创新,或多或少地降低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隐私与尊严,不需要申明理由的带薪“情绪假”,既彰显了企业对员工心情不爽的理解与抚慰,也传递出尊重、保护员工隐私的守法与睿智。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员工与企业彼此用心,相向而行。虽然“情绪假”只有短短一天,虽然“心病还要心药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但毕竟企业给了员工纾解压力的机会,表达了对员工的体贴与关爱,势必换来员工对企业好感度和忠诚度的提升,增强其尊严感与归属感,有良知的员工必然深谙企业的良苦用心,珍惜和用好这一天的心灵假期,梳理好不良情绪,以积极、快乐的心态投入第二天的工作,这也有助于企业的效益提升。因此,带薪“情绪假”看似企业“白给”员工发了一天工资,但企业尊重和理解员工的“坏心情”,实际上规避了某些可能导致企業利益受损的工作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说,带薪“情绪假”不失为一种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之策。
张淳艺(河南省漯河市):“情绪假”,功夫在假外。“不要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是一条公认的职场准则。但是,说者容易做者难,人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一踏入单位就把情绪设定为“阴转晴”模式。常州恐龙园的“情绪假”引来众多网友羡慕,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举一反三的范例。不过,由于具体情况不同,要求每家企业都设置带薪“情绪假”不太现实。再者,“情绪假”本身的作用相对有限。对于某些情绪管理能力差的员工来说,并非“情绪假”一放就灵,单靠自我调整很难在一两天内摆脱负面情绪;有的员工心情不好,是因为家人生病或出现意外,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之前,很难完全找回工作状态。因此,“情绪假”只是一种形式,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企业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抚慰,功夫更在放假外。为让员工规避不良情绪,拥有积极工作和快乐生活的良好心态,企业还需尽可能地努力营造尊重员工多方面权益的用人大环境。比如,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培养员工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员工薪酬待遇,打通员工晋升通道,扩大员工话语权,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