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露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才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从幼儿的生活入手,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从幼儿园“环境、课程、游戏”三方面入手建构的幼儿数学博物馆,能让幼儿多层面、多渠道,感知、探究、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奇妙,爱上数学。
关键词:博物馆;幼儿;数学
一、构建多维度博物馆活动环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情趣
(一)固定的博物馆
固定的博物馆我们以场地固定为主,建构固定的数学思维专用博物馆、长廊博物馆、班级博物馆。
1.数学思维专用博物馆:我们专门开辟了数学思维专用室,按照数、量、形、逻辑四个数学领域成列了经典的数学材料,例如:九宫格、百数表、九连环等材料。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在这个空间里与材料充分的互动,充分的探索,让幼儿爱上数学。
2.长廊博物馆:我们开辟了幼儿园的廊道,和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成列生活中的数学物品,例如:钟表、布票、天平、日历、量杯、门牌、车牌等,让幼儿感受欣赏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数学的奇妙。利用1~3楼长长的走廊,分别根据三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按照数、量、形、逻辑四个数学领域进行制作了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玩具,打造了供幼儿操作、互动、探究的长廊。如:小班的“给小鸟送礼物”,游戏时,幼儿从礼物盒中取出礼品,观察礼品图上的数量和小鸟家中的点子卡,将礼品送至相应点子卡的小鸟家中。中班的游戏“小小送货员”,幼儿根据礼物单背面的数量和颜色,派送相应的礼物并根据礼物单上的门牌号码,把礼物送到相应房间。这些好看好玩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幼儿,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满足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此外,配以文字说明的小游戏,同样也吸引了家长们的驻足,他们会仔细阅读游戏说明,耐心陪同孩子一起探索、操作。小小的长廊博物馆成为了教师、幼儿、家长一起探索、关注的地方,幼儿在与探究式长廊的互动中,不仅提高了操作能力,而且还发展了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
3.班级博物馆:班级博物馆是基于班级数学区角生成的主题式数学活动。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个性特点、能力特点等,围绕主题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建构、生成富有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的班级数学博物馆。例如,本学期我园开展的当XX遇上数学的主题式微课程,(当方块遇上数学、当棒棒遇上数学、当杯子遇上数学等)。让幼儿置身于博物馆中,时时感受、处处体验、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二)流动的博物馆
我们幼儿园地处老城区,是小学中独立改造出来的,空间狭小。以此,我们建立流动的博物馆。
流动的博物馆从幼儿园可用面积、游戏材料、人员特长等都实现了共享,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一是以数学知识为主导创设的十个小型体验展厅(利用10个班级),分别围绕数的认识、数量关系、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图形认识、空间关系,图形分合以及空间测量等数学知识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如,围绕数量关系创设的“小猪佩奇馆”;围绕数的运算创设的“西游记馆”;围绕图形认识、分合创设的“海绵宝贝家”等。小、中、大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在体验展厅中与展厅所陈列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游戏材料发生互动,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二是以生活场景为主线创设的八个主题体验场(利用操场和部分专用室)。主要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创建。如,“学学体验营”中的医院游戏用奶粉罐、牛奶罐等给小病人测量再统计个数,快递站按幼儿园楼层送包裹等;“健健运动场”中按规律排序运动器械,按数量进行走跑练习等。幼儿通过参与主题馆的体验活动,获得有益的实践经验,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二、探索多样化博物馆活动方式,提升了幼儿数学学习能力
(一)自主探究式
博物馆为幼儿提供了“想做、敢做、能做、乐做”的学习环境,活动材料以生活化的、低结构的材料为主,经过巧妙的设计,便成了孩子们游戏、探索、学习的好伙伴。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如小班数学“可爱的长颈鹿”。以情境化的游戏,让幼儿用圆筒纸管自主拼搭长颈鹿感知高矮的变化;中班数学游戏“原路返回”,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主摆放图片(家到学校,学校到家经过的地方),提升感知空间方位的能力;大班双人数学游戏“步步高”,以吸纳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相互学习,不断进步。针对博物馆中的高结构材料,我们会给幼儿提供一些示范性的步骤图和微视频,让幼儿自主的模仿学习,进行探究操作。如,按规律排序ABB、ABC等;钓鱼送盆(1+4=? 2+3=?);“自主探究式的玩中学”是我们博物馆的数学活动理念。
(二)合作分享式
《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家庭、社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那就是幼儿本身,幼儿园不同班级的幼儿、不同年龄的幼儿,相互之间都能成为彼此的教育资源,这一资源如能充分利用,将更为有效地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根据上述观念和我园实际,我园博物馆畅游日开设了混龄化活动,将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在一起,通过“以大带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学习等形式中合作的进行数学博物馆活动。如在“学学体验营”中有一个体验区“送快递”,大班的幼儿能自主阅读幼儿园的楼层、教室分布,送快递的时候,就可以带着中班或小班的弟弟妹妹进行送包裹的活动,让小中班的幼儿在体验送包裹的过程中,潛移默化的学会看地图找班级。数学博物馆中很多的游戏都是需要孩子们相互配合、相互协商、共同解决问题的,如“学学体验营”中有一个体验区“水果店”,孩子们有的需负责点餐,有的需负责榨汁,有的负责需端盘。这不仅提高了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学会了合作技巧,体验了合作分享的乐趣。
三、初步架构适宜的博物馆课程,激活幼儿学习数学的思维
(一)实践课程
为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探究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我园开启了实践课程“阳阳行动”。即:“阳阳说趣事”、“阳阳玩数学”、“阳阳学习惯”、“阳阳知安全”、“阳阳会游戏”动。如,“阳阳说趣事”教师鼓励幼儿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家长一起探究问题,解答问题。教师每周组织一次分享活动,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节日课程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玩数学活动。6月,我们会举行“亲子数游园”庆六一活动;11月,我们会举行“数运动、乐童年”运动数学嘉年华活动。这些活动中结合数学,为孩子和家长创造一个个好玩的数学游戏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数味竞赛体验氛围,让孩子在游戏中爱上数学!
(三)班级数学特色课程
每个班级根据班级幼儿特点建构玩具数学特色活动。如:魔方数学、智力拼插数学、七巧板数学等。旨在通过玩这些玩具,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主动探索、自信表达。
参考文献
[1] 冯光丽.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
[2] 华怡雯.学习陶行知理论,倡导幼儿园数学教学生活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1)
[3] 毕艳丽.快乐学习 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J].新课程(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