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斓
摘 要:新时代下,发展海洋教育不仅有利于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而且对于祖国的海洋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大国,在小学推广海洋教育是培养海洋人才的基础举措,同时也是海洋事业中的一大亮点,更是新时期下中国教育的一个新使命。本文将从我国公众海洋认识现状、推广海洋教育、推进发展海洋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思考探讨新时期下在小学推广海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海洋认识;海洋教育;建设
尽管我们的祖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先探索和开发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的海洋事业在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发展和繁荣,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自身的海洋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的海洋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在认识差距的基础上砥砺前进,如此这般才能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大背景下,德育工作是学校落实文化建设、丰富教育内涵的有效途径。如何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实施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对策。
一、海洋特色教育的本质
笔者认為对海洋教育下一个准确、简洁的定义是困难且没有必要的,若从海洋教育包含的内容、目的、意义等方面对海洋教育进行内涵上的阐述可能会更符合海洋教育本身的规律和特征。笔者尝试结合在论文中提到的“ocean literacy”来对海洋教育进行内涵阐述,关于“ocean literacy”这个术语的中文含义,笔者借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翻译,将其翻译成“海洋素养”。“海洋素养”即“理解海洋对你的影响和你对海洋的影响。一个受过海洋教育的人要理解海洋作用的基本概念,能够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交流海洋相关内容,能够就海洋及其资源作出明白的、负责的决定。”
学者在论文中讨论的“海洋素养”,不仅强调了人和海洋之间的交互性,还强调了人要掌握的关于海洋的基本常识,并且最终落脚到做的层面。由此,海洋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和海洋相关的常识、知识和技能,形成关于海洋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学生了解人类与海洋各方面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形成一种海洋意识、海洋观念和海洋价值观,最终目的是培养海洋素养。笔者论文中的海洋素养以学生和海洋之间的交互性为主线:学生既需要理解海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需要理解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对海洋造成的影响;既要了解海洋各方面内容,也能用一种积极的、建构的方式和他人交流海洋相关内容;既能明白研究海洋的意义和价值,也能形成探索未知海洋、研究海洋现象、解决海洋问题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二、海洋特色德育教育目标
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虽已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与学生兴趣密切相关的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稳定、丰富、深刻,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能够把对身边亲人的爱扩展到对教师、对同学的爱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因此,笔者把小学阶段海洋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在给学生普及海洋常识的基础上,增加他们对海洋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和培养他们对海洋的热爱和亲近感,以形成一种海洋情感和初步的海洋意识。
小学阶段海洋教育强调基础性和普及性,因此以地方课程的形式,必修的方式保障海洋教育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掌握与本地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海洋内容,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对海洋的初步认识。以此为基础,还可以探索其他的形式,比如可以进行海洋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进而把知识学习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还可以设置大量的隐性课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海洋意识和对海洋的情感。
三、海洋特色德育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海洋教育在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内容选择上因不同学段而有所差异,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主动亲近海洋的态度。
小学阶段的海洋教育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参观法,辅以其他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小学阶段海洋教育重视海洋常识的普及,用讲授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海洋常识,而且具有系统性。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具体生动、直观的事物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海洋实物如贝壳、海沙;标本,如海洋小型动植物标本;世界海洋和陆地地图;和海洋相关的影视资料如纪录片《海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得新知识。通过书本学习海洋是基本的途径,如果能亲身体验海洋的神奇,更能激发学生对海洋的渴望和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想实施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德育工作,必须立足教育实际,在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海洋品质,让德育工作浸润海洋文化。
参考文献:
[1]敖忠明.以海洋文化促进德育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4(11):68-70.
[2]廖秋玲.以海洋文化为载体 打造学校德育特色[J]. 现代教学,2016(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