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探究

2019-09-10 22:43刘庆岗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4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刘庆岗

【摘 要】近年来,电力企业正在全面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同时,也在大力弘扬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文化,贯彻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秉承“安全文化”的理念进行生产活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唤起广大工人的安全意识,以及能够强化企业及员工的责任意识,注重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使之紧绷生产安全这根弦,养成工作中必要的安全劳动的习惯,确保企业和谐与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供电施工;安全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实施各项安全制度措施的建设。严格来说,员工的行为取决于制度的约束,一个好的安全制度,如果员工不去执行,干部也去不监督,这也就反映不了制度的严肃性。从长远来看,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会形成一种习惯,这就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在制定安全制度的基础上,贯彻安全制度的实施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加强教育养成,培育安全文化理念

树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关键是要做好安全工作,把握好结果,真正实现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时刻提醒和鼓励每一位员工为安全生产而努力工作。在坚持定期安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营造全方位、多角度、有利于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的氛围,教育员工在生活、工作的每一刻,建立牢固的思想道德安全线。激励员工的安全意识,公司营造和谐的环境和安全的项目,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对国家、社会、公司、家庭负责任是最大的任务。

指导员工发展“一日三省”的工作习惯,即:每个人每天思考今天是否遵守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想想今天的行动是否对得起社会,不辜负公司的培养,不辜负家人的期望。再想想今天的工作是否是对单位、同事,及自己负责。提高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

二、推进机制创新,丰富安全制度文化

1.加强双向监管机制

监督是关怀,双向监督是相互关怀。安全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团队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具有领导团队的力量的监督部门,在季度安全生产评估中,部门的领导,专业管理团队的负责人,要根据定期监督和评估分数的结果,经过比较最后的结果,及所有季度绩效考核后,干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及部门领导之间的双向调动和监督制度的形成,营造了干部职工双向监督和安全管理的氛围。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控制制度,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跟踪制度,全员用100%的时间和100%力量去进行整改。

2.深化先进预防机制建设

首先,完善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的预警作用,做到月无事故,无“三违”,没有隐藏的危险因素,以及通知处理安全事故、隐患的其他信息的及时发布,做好信息安全管理的闹钟。

其次,加强危险源的诊断。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工作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要根据事先评估、过程的评估、事后评估和后续的评估,把所有的工作过程的安全监测做到位。特别是,要对设备的缺陷和安装的漏洞,加强风险评估和动态管理,实现安全风险控制,形成“安全生产,人人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大家查的良好氛围。

最后,建立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安全生产预警和应急响应计划,电网停电应急计划,台风,暴雨应急计划和安全管理计划,实施“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实施安全预警管理和紧急救援的有效安全操作。

3.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要树立“爱之深以严”的观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对违反《安全规程》的,要严格按事实、按规定处理。建立“员工安全行为的禁区”使员工知道他们能做和不能做什么,并使员工了解如果他们做得很好,他们能得到多少奖励。如果他们犯了错,他们应该得到多少惩罚。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己任,形成对员工、部门、单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员工个人安全的奖励系统,建立员工安全点进步奖项,员工实现安全生产的时间越长,其获得的奖励数量也就越大。这样,他们就可以感觉到实现安全生产,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荣誉,更是幸福的事情。

三、打造管理平台,拓展安全行为文化

1.促进安全意识

每个工作开始前,工人们的负责人必须先公布安全的思想,并深入理解工人的意识形态,消除思想上的隐患,将可能会导致不安全的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的状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安全生产当中。同时,定期开展采访工人的活动,通过沟通、谈心,理顺其情绪,化解相应的矛盾,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思想隐患和因素,为安全生产营造愉快、和谐的人文环境。

2.促进标准化操作

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化、现场操作测序,三个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将每个操作的当前实践过程和每个动作分解,在科技、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安全、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改进和优化操作流程,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节能的目的。

3.完善干部管理机制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早会制度。各生产单位领导每天早到单位半小时,参加公司的早会,分析前天的安全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改进措施。安排生产现场当天的安全要求,并对危险点进行预控制分析,使公司所有生产建设条件得到控制。坚持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每天下班之前,打电话给组长以上人员,了解当天的工作,布置明天的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分析关键的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确保单位的安全生产。二是,落实干部就地安置制度。按照生产的规模、环境和条件,将个人的操作水平、工作量、人员组成和其他因素做出综合的评定,并制定出现场操作的标准、要求和评价方法,对各级干部在现场做出明示,以促进干部与员工深入做好现场的工作,便于员工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共同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三是,开展“零距离”的安全对话。单位领导至少每六个月与员工进行一次“零距离”的安全对话。此对话将围绕“聚焦违规”、“危险源和危险点预控”、“事故的隐患分析”等主題,展开互动和交流。

四、激发情感活力,形成安全特色文化

1.激发组织关怀的亲和力

组织关怀的亲和力来自于领导干部对员工的真情实感。练习“五个一”,即庆祝员工生日,给员工写生日短信,每天和员工打招呼,每周和员工一起工作一小时,每月和员工一起玩乐一次。让员工在“五个一”中感受到领导者对工作、生活和精神关怀的关注,增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亲和力。

2.鼓励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

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来自于团队的团结。开展班组安全自治管理,制定班组安全自治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班组安全自治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要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注重培养班组长超前思维能力,把握大局,以及重点,建立班组长安全评分考核体系,加强班组长动态管理。

3.让你的家庭有吸引力

亲情的吸引力来自于组织与员工家庭的双向互动。在员工家属的支持下,企业与员工家属之间建立了双向互动的机制,组织感恩家庭的活动。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采取多种形式,让员工和家庭成员之间互相问候,展开“聪明的头脑,激发共同创建美好生活的”照片,建立起家庭感情的引力场。

参考文献:

[1]司志军,赵凯,李鹏飞,等.供电企业优秀安全文化建设探讨[J].甘肃电力技术,2014(2):1-3.

[2]朱红清.企业文化广场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电业,2012(5):47-50.

(作者单位: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分公司)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施模式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及途径探析
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