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浪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岩小学校(以下简称“红岩小学”)是以红色经典小说《红岩》命名的学校,在红岩小学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深深烙印着红色革命印记。学校以“梅”为媒介,将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的圣洁高贵的品格与“红岩革命志士”信仰坚定、充满家国情怀的人格写照融为一体,形成了“梅品凝香 红岩玉成”的学校文化。用文化浸染课程,用精神引领发展,用信仰支撑行动。
用梅的品格浸润生命,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
红岩小学致力于用“梅品凝香 红岩玉成”的学校文化浸润灵魂,滋养心灵,将“梅”信仰坚定、卓尔不群的品质植入教师的心灵,融入教师的职业,坚定教师的教育信仰,让教育信仰化作教师的履职行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梅香浸润 师爱无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之品格浸润红岩教师的师德底色,形成了红岩教师担当、奉献、淡定、卓越的职业追求。
学校开展了“香在无寻处”师德系列活动,让教师了解党和国家对教师师德的要求,树立师德即责任的意识。营造讲师德、学师德,做有职业道德的教师的浓浓氛围,为教师树立无私奉献、淡定生活、“为每一名儿童的生命成长都精彩而服务”的职业理想。“香在无寻处”师德誓师大会,震撼教师心灵,让教师守住底线,不踩红线,坚定教育信仰。“梅香杯”讲演会,将梅的品格植入教师的心灵,让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感动教师,传递正能量,让师爱溢满校园。在“梅香浸润 师爱无声”践行教师职业理想的主题实践活动中,老师们可以细腻到中午检查每一个孩子是否把饭吃光,是否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梅香别有韵 清雅静成长
学校采取项目牵动的策略,帮助教师成为学养丰厚、卓越不凡的教师,从而引领儿童健康发展。
开展“朵朵花开淡墨痕”师能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学校按照名师、骨干教师、成熟型教师、青年教师等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按需培训。开展“三讲一测”研读活动,即讲课标、讲教材、讲课例,课标、习题、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四位一体专业技能测试。实施“六项”培训策略,一是开设“清雅”讲坛,请教育专家及市级骨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及教师技能讲座,为骨干教师搭台子,为青年教师引路子;二是一对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帮助教师规划成长路径,让教师有目标地工作;三是抓住备课、研课、磨课、上课四环节,分层培训,一对一指导,打破不同阶段教师专业成长瓶颈,帮助教师建立成长自信;四是师徒结对子,实现点对点对接,指导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五是召开故事会总结提升,通过教师分享、传递好经验、好方法,提高教师的育人智慧;六是以项目为牵动,通过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项目的研究,形成“工作即研究,项目实施即工作”的研究型工作氛围,突出研、思、培的项目研究特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项目,开设“探悟溢香”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养溢香”语文名师工作室、“睿智涵香”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等。工作室不仅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更成为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平臺。教师的专业成长,宛如“梅”的不同花期,学校努力让处在不同花期的教师都能芳香四溢,用自己的教育魅力影响儿童的成长。
红色课程浸润心灵,成为儿童成长的精神财富
建构红色德育课程体系,将学校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路径中留下痕迹,让道德和知识内化为儿童的品质,外显为儿童的行为习惯一直以来是“红岩人”的行动指南。学校德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价值观课程、拓展性课程、实践课程、创造课程,涵盖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包括16个学科领域,突出了生态体验教育理念。
每一面墙壁都是儿童成长中的红书
以“梅”的品质为校园文化课程设计理念,利用每个楼层的主题墙向师生传递梅的品格与风骨。一楼以王冕的“铁骨英姿从容笑”梅景图为背景,单一个“梅”字,直击学校文化主题,图说学校文化的灵魂。二楼至四楼分别以“迎雪吐艳”“凌寒留香”“凝香致远”为主题,用红梅、墨梅、绿梅诠释坚强自信、自强不息、奋勇当先的品格。展现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师生触摸人类文明,感受历史厚重,让儿童树立人生理想。五楼“岩梅绽放”,借粉梅诠释“助力梦想”的主题,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事例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身边,让孩子知道成长的路就在脚下,红岩梅园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侧楼梯展示学生作品,给每个孩子坚强自信的成长平台,助推儿童树立像《红岩》先烈那样坚强自信、奋勇当先的人格。
儿童成长中的红色记忆从读《红岩》开始
从读一本书——《红岩》开始,教师、家长、学生牵手品读红色经典。100个红岩志士名字的收集与整理,让一年级的孩子知道有一本与学校的名字相同的书,书里有很多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献出青春与生命的人们;100个《红岩》志士的小故事,让二年级的孩子知道了人活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100个小英雄故事课本剧的演绎,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了坚强,懂得了奋斗,更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了为国为民不懈努力的种子;以与梅的品质、红岩志士的精神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道德讲堂、德育实践课等成为四、五年级孩子内化品质和外显行为的育人载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滋养。
每一个纪念日都是儿童成长中的红色体验
学校把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和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相结合,让每一个节日、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儿童终生难忘的红色体验。清明节烈士墓前的入队仪式,让儿童珍惜今天,学习革命者的坚强勇敢,像梅那样坚贞不屈;端午节师生一起做荷包、编五彩粽子,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儿童在亲身体验中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根,感受到革命者的坚强不屈和舍生取义的执着信仰,实现了“我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体育节、艺术节、冰雪节都无不与学校的红色文化相结合,让儿童在增长知识、磨练意志的舞台上塑造坚强自信的品格,更让他们在丰富的学习、体验、表达过程中将红色革命记忆烙印在心上。
研学课程成为儿童行走中的红色课堂
学校将研究性学习和红色课程相结合,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衔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育人基地建设,实施多学科跨界整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将红色教育植入人心。学校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深入挖掘红色育人主题,开设了“红色之旅”“生态科技”“自主研学”等系列研学课程;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哈尔滨的故乡记忆、英雄的白山黑水、寻找《红岩》的印记、梦想之旅等主题研学旅行;让研学课程成为实施“五育”并进教育、助力学生成长的课程,从而激发儿童的爱国之情,培养儿童责任与担当的精神。
用梅园评价引领发展,助力儿童生命成长
红岩小学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取消低年级期末考试,落实减负提质工作。学校借助《梅品凝香学生行为规范自我评价单》《做坚强自信的红孩子校本课程评价单》《岩梅绽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成长梅园 梅蕾绽放》四种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学校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和展示,真诚地关注每个儿童;实施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实现了广角式评价,引导儿童完善自我认知、自我认同、自我激励。历经四个阶段的升级,红岩小学的学生素养评价工作一步步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评价。2015年6月28日,《美丽梅园 梅蕾绽放》评价现场迎来了第一批不用试卷答卷的“考生”,孩子们自信地穿梭于十二项闯关游戏之中,感受着学习的快乐与幸福,期待着下一学期快快到来,下次的“考试”早些进行,更让家长感受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孩子幸福的校园生活。
第二阶段,课程整合指导下的评价。经过两个学期的评价改革,红岩小学将课程整合的理念植入了低年级学业水平评价中,在低年级的课程整合与课程评价探索中,学校不仅调整了各个板块的评价内容、创新评价形式,还增加了评价环节,为古诗填字、配画并朗读,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整合。在探究评价中,学校给学生提供多个家庭一周使用垃圾袋的数量,让学生完成表格,依据统计数据选出环保的家庭,并设计一个环保垃圾袋。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在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孩子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回归生活,增强了环保意识,更培养了在生活中学、向生活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阶段,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评价。低年级学业水平评价改版为《生态梅园 梅蕾绽放》,评价内容紧扣核心素养。“梅花朵朵开”“梅心花儿说”等情境設计,让孩子发现自己,认同自我,勇敢面对挑战,主动互助,让小小的评价场成为助力儿童素养提升的演练场,让评价成为助力儿童成长的平台。
第四阶段,“五育”并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评价。学校将各学科的“五育”内涵相融合,将内涵发展,《生态梅园 梅蕾绽放》评价现场设计为多个评价活动区——“梅风雅韵斗群雄”:将语文中“积累与运用”及数学口算进行融合;“梅骨傲立自雍容”:将数学学科中“解决问题”与“找规律”和科学学科、地方学科进行融合;“健康生活体验馆”:将语文中的生活习惯养成和数学中的分类整理与音乐、美术以及道德与法治进行融合;“乐学善思益智园”:将数学、语文、校本特色益智器具华容道进行巧妙融合……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氛围中尽情地展示自我,发现新的未知领域,感受参与评价活动的快乐,评价成了引领儿童成长的平台。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红岩小学以梅为媒,将红岩的文化、精神与信仰化作一缕缕“梅”香萦绕师生心间,用“梅”的品格涂亮师生生命的底色。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岩小学校)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