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链烷氧基希夫碱类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9-09-10 07:22尤兴梅曹成马德龙徐新建邱东
现代盐化工 2019年4期

尤兴梅 曹成 马德龙 徐新建 邱东

摘   要:研究了一种长链烷氧基希夫碱类凝胶因子H1的成凝胶能力及其刺激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1可在甲醇和乙腈中形成稳定的有机凝胶OG。向OG中加入F-、Ac-、H2PO4-后,凝胶塌陷,当向其中加入Ni2+、Mn2+、Zn2+、Pb2+、Cu2+、Ag+、Co2+、K+等多种金属离子后,Ni2+、Mn2+、Zn2+、Co2+、K+ 5种离子可以破坏凝胶体系,Pb2+、Cu2+、Ag+ 3种离子则形成了稳定的金属有机凝胶MOG。运用SEM可观察到有机凝胶OG呈现出片状带孔洞结构,金属有机凝胶呈现出带有孔洞的片状结构。采用XRD、红外等技术手段推测出形成凝胶的主要作用力可能为氢键、长烷基链疏水作用、π-π堆积及范德华力。

关键词:凝胶因子;有机凝胶;刺激响应;自组装

超分子有机凝胶是一类具有纳米结构的半固体材料,通常是小分子质量的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力以及π-π相互作用等)自组装形成线性、纤维状、带状或片状结构,进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固定特定溶剂分子,最终形成稳定凝胶[1]。超分子有机金属凝胶一般是指含有金属的超分子凝胶体系,金属的引入通常为所形成的凝胶带来诸如催化、光电活性、磁性能等一系列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金属-配体的多样性及金属与配体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可调节性,可以比较轻松地控制超分子自组装过程,从而影响凝胶的特性[2]。近年来,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软物质智能材料[3],因其在荧光识别[4]、气体吸附[5]、药物传输[6]、光电材料[7]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主要以一种长链烷氧基希夫碱类化合物为凝胶因子H1,探究其成胶能力,试验了部分阴阳离子对其刺激响应性能。同时,以凝胶因子H1为底物,向其中加入部分金属阳离子时发现可以形成稳定的金属有机凝胶,并且探究了S2-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对形成的金属凝胶的响应性能。最后,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红外等技术手段对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推测。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iS50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电子天平、单刀手动移液器。所用溶剂为3次蒸馏水和甲醇(分析纯)。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2  有机凝胶因子的合成路线

有机凝胶因子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1.3  有機凝胶OG的制备

称取凝胶因子H1(0.010 0 g)置于1 mL甲醇中,密封好瓶盖,加热使H1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即可形成稳定有机凝胶(Organic Gel,OG)。

1.4  金属有机凝胶MOG的制备

称取0.025 mmol凝胶因子H1(0.010 0 g)和等摩尔数的金属银离子(0.025 mmol)置于1 mL甲醇中,密封好瓶盖,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形成稳定金属有机凝胶Ag-MOG。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得到Cu-MOG和Pb-MOG。

2    结果与讨论

2.1  有机凝胶OG的性能探究

2.1.1  溶剂化效应

在探讨溶剂化效应时,将凝胶因子H1溶解于不同的有机溶剂中,观察其成胶情况。如表1所示,该凝胶因子可以在甲醇和乙腈中形成热可逆的不透明凝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凝胶因子与甲醇、乙腈分子间形成了氢键,从而自组装成凝胶状态。为了进一步研究凝胶的强度,同时测定了成凝胶时间、临界凝胶质量分数MGC。

2.1.2  形貌探究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OG进行了形貌研究,图2为利用SEM观察到的凝胶形态。上图为干凝胶的电镜图片,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凝胶显示出带有孔洞的片状结构;下图为湿凝胶的电镜图片,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凝胶同样显示出带有孔洞的片状结构,比起干凝胶形貌更加规则,很可能在制备干凝胶的过程当中对凝胶结构有少许的破坏。这两种凝胶的形貌虽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我们在这些结构中都可以观察到孔洞结构,这就为捕捉溶剂分子提供了可能。

2.1.3  多重响应性能研究

在探究有机凝胶体的热响应时,随着温度的升高,OG可以在甲醇中溶解成澄清溶液,而随着温度降低,OG又可恢复为凝胶状态,这个现象是可逆的、可重复的。在化学物质刺激响应方面,将F-、Ac-、H2PO4-分别加入有机凝胶中,加入F-后可以观察到,凝胶逐渐塌陷直至全部转化为溶胶,瓶底可以观察到形成的黄色沉淀。将Ac-,H2PO4-加入其中可观察到相似现象。当向稳定的有机凝胶中加入各种等摩尔量的金属阳离子Zn2+、Co2+、Pb2+、Ni2+、Cu2+、Mn2+、Ag+、K+时,实验结果表明,Zn2+、Co2+、Ni2+、Mn2+、K+的存在可以使凝胶破坏转变为溶胶状态,而在加入Pb2+、Cu2+、Ag+后,凝胶不仅不被破坏,反而会生成更为稳定的颜色发生变化的金属有机凝胶,形成的3种金属有机凝胶,为方便记录,分别命名为Pb-MOG,Cu-MOG,Ag-MOG。

2.2  金属有机凝胶的性能研究

2.2.1  金属有机凝胶的形貌学研究

利用SEM对形成的金属有机凝胶进行了形貌研究,从图3(a)中可以看出,凝胶显示出带有孔洞的片状结构,相似的结构在图3(b)和图3(c)中可以观察到。对比OG的扫描电镜,金属有机凝胶的形态更加无序、不规则,但无一例外的,在这些结构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孔洞结构,说明金属有机凝胶也具备可捕捉溶剂分子的条件。

(a) Pb-MOG

(b)Cu-MOG

(c)Ag-MOG

2.2.2  金属凝胶的刺激响应

与有机凝胶相类似,Cu-MOG、Pb-OG、Ag-OG 3种金属凝胶同样具有热可逆刺激响应性能。此外,这3种金属凝胶还表现出一定的化学响应性能。例如,在Ag-MOG中加入与银离子等摩尔量的Na2S时,可以观察到凝胶逐渐塌陷直至全部转化为溶胶,在瓶底可以观察到形成的黑色的AgS沉淀。在Cu-MOG与Pb-MOG中加入Na2S会呈现相似的结果。当向3种金属有机凝胶中加入EDTA时,同样会破坏原有的凝胶状态,而转变为带有沉淀的溶胶状态。原因可能是由于S2-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EDT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要大于金属与有机凝胶因子的配位能力,破坏了金属有机凝胶的自组装过程。

2.2.3  光谱表征图

为了论证金属离子的配位对凝胶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Ag-MOG,Cu-MOG,Pb-MOG及OG的干凝胶做了红外光谱对照,如图4所示。在Ag-MOG、Cu-MOG、Pb-MOG、OG的红外光谱中,1 672 cm-、1 677 cm-、1 671 cm-、 1 680 cm-处的特征吸收峰归属为C=N伸缩振动,由于金属离子与有机凝胶中的氮原子配位,致使特征峰有微弱变化。另外,在对MOG和OG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后,如图4所示,Ag-MOG在2θ为21.34°处有明显的尖峰计算得d为4.16 Å,可能为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引起的出峰,在2θ为38°处的衍射峰对应的d值为2.36 Å,推测可能为Ag(I)与有机凝胶上氮原子配位。2θ为24.10°处的衍射峰对应的d为3.01 Å,可能为氢键作用。

因此,以上述光谱性质为依据,在金属凝胶的形成过程中,由于π-π堆积、分子间氢键、金属与凝胶因子的配位作用等可能形成了一种层层重叠的结构。形成机理如图5所示。

3    结语

以一种长链烷氧基希夫碱类化合物H1为凝胶因子,其可在甲醇和乙腈中形成稳定OG。向OG中在加入不同阴阳离子后,该凝胶因受到化学刺激而出现凝胶向溶胶的转化,所以,该凝胶有望用于阴阳离子的检测与去除。此外,该有机凝胶可以和Pb2+、Cu2+、Ag+ 3种金属离子形成更加稳定的金属有机凝胶,并探究了S2-和EDTA对金属有机凝胶的响应,同时,运用扫描电镜、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凝胶可能的形成机理做了探究。

[参考文献]

[1]ZHENHUI Q,CHRISTOPH A S.Exploring macrocycles in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gels: from stimuli responsiveness to systems chemistry[J].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2014(47):2 222-2 233.

[2]范文佳,陈丽君,杨海波.基于中性铂炔基元的超分子有机金属凝胶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5(3):578-587.

[3]秦国伟,蒲春生,罗明良,等.热增稠型智能凝胶的研究进展、应用及展望[J].应用化工,2008,37(10):1 214-1 217.

[4]陳进发,刘   茜,韩冰冰,等.基于碘功能化柱[5]芳烃超分子有机凝胶的制备和性能[J].有机化学,2018(38):2 741-2 746.

[5]BUEKEN B,VELTHOVEN N V,WILLHAMMAR T,et al.Gel-based morphological design of zircon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J].Chemical Science,2017(8):3 939-3 948.

[6]龙世军,陈明敏,赵友姣,等.Gemini对PVA分散螺吡喃有机凝胶薄膜光致变色行为的调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5):1 078-1 083.

[7]李志明,丁   强,谷晓俊,等.含偶氮苯基元联酰胺衍生物的有机凝胶和光响应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7(9):1 695-1 700.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gel was based on long chain alkoxy schiff

You Xingmei1,2, Cao Cheng1,2, Ma Delong3, Xu Xinjian1,2, Qiu Dong1,2

(1. Hex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Zhangye 734000;

2.Key Laboratory of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Hexi Corridor, Zhangye 734000;

3.Wensu County No.1 Middle School, Aksu 843000)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gelation ability and stimuli response of a long-chain alkoxy Schiff base-like gelator(H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H1 can form a stable organic gel(OG) in methanol and acetonitrile. After adding F-, Ac-, and H2PO4- to the organogel, the gel collapsed. With various metal ions Ni2+, Mn2+, Zn2+, Pb2+, Cu2+, Ag+, Co2+, K+, the gel collapsed followed by Ni2+, Mn2+, Zn2+, Co2+, K+. However, the gel formed a stable metal organogel(MOG) followed by Pb2+, Cu2+ and Ag+ ions.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organogel(MOG)exhibits a flake-like with pore structure, and the organometallic gel exhibits a flake-like structure with pores by SEM. Using XRD, IR and other technical means to speculate that the main force to form a gel may be hydrogen bonds, long alkyl chain hydrophobic effect, π-π stacking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Key words:gel factor; organic gel; stimuli response; self-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