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对“材料作文”的认识
材料是有层次的,选择的角度也是多面的,因此立意具有多样性。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而任意发挥、无边无际,也不能拘泥于材料而缺乏充分联想和想象。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理解
本材料分两个部分、三个层面。第一部分是列举生活中的两种现象:一种是自己可能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有些淡忘了,但其中的某个细节,比如一句话、一个动作却在脑海中记忆犹新,而且很清晰;另一种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的,虽然许多内容记不清了,但是作品中某个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或者人物的肖像却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那么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很显然,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柔软处。
材料的第二个部分——题目的任务:找出你记忆中最受感动的人和事,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部分是在第一个部分的前提下自然引出的任务,是作文的重心和着力点。所以,这是一篇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的材料作文,可以写成叙事类的,也可以写成抒情或议论类的。
3.本次作文的立意注意点
本材料在写作立意时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既可以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也可以选择自己间接的经验,即从文学作品中读到的情节,选取其中某一个人物和事情,突出其中一个细节来表现主题;第二,这个细节一定要能够触动内心情感、直达心灵深处,能够感动人的细节;第三,除了“感动”外,还要有被感动之后的思考与觉醒。只有这样,文章立意才能超越一般,主题才会深刻。
沉甸甸的牛奶杯
◎孙奕轩
夜幕降临,餐馆里闹哄哄的,我与父亲坐在最冷清的一角。老妈不在家的日子,楼下的餐馆成了我们的厨房。
突然,一声清脆的声响传来——哦,玻璃杯碎了。这个碎了的玻璃杯让我想起那杯沉甸甸的牛奶……
那是一个深夜,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回到家中,母亲还是那老三句:“累不累呀?复习得怎么样?今晚早点休息!”我不耐烦地把书包甩到床上,冷冷地回了句:“嗯。”我听着蝉鸣的声音,埋头做作业,离中考只有几天了,似乎连蝉鸣叫的声音也变得紧促起来。母亲推门而入,轻柔地说道:“喝杯热牛奶休息一会儿吧!”说着便把杯子放在桌边。
我抬头不满地说:“我的思路都被你打断了!对了,你有没有看见我放在桌上的几张复习资料?”母亲说:“我只看见几张皱巴巴的纸,扔了,我以为是你不要的。”我顿时生气了,站起来大声道:“扔了?那很重要的!”时间仿佛静止了,整个房间犹如一片寂静之地。
母亲沉默着回到她的房间,我刚坐下,就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清脆的声音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让我不得不去打扫玻璃残渣。等磨蹭好后路过母亲房门,我发现灯还亮着,正准备进去,又想到我还在生她的气,于是就从门缝瞥了一眼,她低着头,估计又在那里写无聊的账本吧。我便伴着那愤怒而紧促的蝉鸣声进入了梦乡。
天还未亮,我便被母亲轻声唤醒。我刚起来便看见桌上放着崭新的复习资料,不过是手写版的。我忽然泪目,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受,这得抄几个小时吧。我把这几张珍贵的纸小心地放入书包,泪水却止不住地流。我来到客厅抱住母亲,轻声地说:“对不起!”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抱紧我。
“砰”的一声摔门声把我拉回现实,我们母子的争吵终于结束。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对我的爱,是那清脆悦耳的玻璃杯的摔碎声,是那满满一杯沉甸甸的母爱。
点评
这篇作文以“感动”为话题,讲述了作者身边发生的两件事,以倒叙手法展开。标题新颖,富有新意,以一件物品为题,让人猜测沉甸甸的牛奶杯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故事中有母女之间的矛盾,但女儿因为一件事又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这种曲折变化的情感历程,让人感受到了母女之间的那份特别的爱,读来颇为感人,深受感动。作者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情感真挚不做作,而且故事完整,叙事有条不紊,详略得当,语言简练。
感 动
◎宋子健
我往往会被一些事情感动,比如一段视频、一些话语,甚至是一段文字。这种情感瞬间喷涌而出,激动人心,能让人印象深刻,不易淡忘。所以每当我发现与之相关的一些动作、语言和声音时,那让人们深受感动的画面就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去年暑期的一天下午,补完课的我准备离开学校,不料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不一会儿,地上的积水就没过了脚尖。我打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雨越下越大,雷声不断,大风呼呼地刮着,我走得飞快,一心只想赶快回家。在经过一个红绿灯时,我看到了一个大半身已经湿透的人打着伞,伞下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无情的雨滴一颗接着一颗地狠狠地砸到那位中年人的背上。
绿灯亮了,在过斑马线时,一辆小轿车飞速从我们眼前飞过。在那一瞬间,我听到小孩子叫了一声:“爸爸,有车!”然后小男孩儿转到了中年人背后。虽然男子拿着伞挡着车子溅出来的雨水,但小男孩还是被淋湿了。作为路人的我见证了这对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被他们的行为感动,我从内心欣赏那位中年人,更欣赏那个小男孩儿,这对父子之间的深情让我难以忘懷。
后来的日子里,我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都会想起那父与子过红绿灯的画面。每次回忆,那幅画面都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记得初升高的暑假期间,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在我进高铁站时,我听到妈妈一句大声的嘱咐:“儿子,出门在外要小心呀!”那一瞬间,我想起了那对父子过红绿灯的场景。母亲的唠叨,饱含着无穷的关怀与爱,就像那位父亲为了孩子不受风雨击打而委屈自己。虽然父爱与母爱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出发点都是一个字——爱。
有时我会突然想起那对父子,每次回忆都让我深受感动。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爱,他们的爱让我深受感动。
点评
作者讲述了身边发生的两件事,先是写自己在雨中亲眼看到一对父子互相关爱的一幕,父亲对儿子的天然关爱,至诚至善,继而联想到母亲曾对自己说过的一些话,内心油然而生忏悔。由人及己,由己而思,行文行云流水,感动的情感不仅真挚而且跨越了时空。两个故事的叙述都完整,详略得当,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