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年坤
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按照国家提出的培养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突出护理用药监护,改革课堂教学,加大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的探索,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特色,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职高专 护理 药理学 改革实践
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参与患者用药的全过程,用药护理的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而《药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唯一与药物相关的课程,地位至关重要。2003年教育部和原卫生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提出中国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均与护理用药紧密关联。因此,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突出护理用药监护,改革课堂教学,加大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的探索,体现出高职高专的特色,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结合近年来对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遇到的问题及改革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教学体会。
据调查显示,我国护士对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熟悉,但对用药前患者病情的观察、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用药护理的能力较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正是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内容偏多、偏深,对临床护理用药中实际会碰到的给药时间、药物配伍禁忌、用药护理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急救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用药护理须知”的内容相对缺乏,未能按照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要求和临床护理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编写,使得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培养高职高专护理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特色。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由于受传统“学院派”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理念落后,课程定位不准确。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忽视护理岗位对课程要求的特殊性和人文性;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普遍痛处。
首先,药理学教师的专业背景多是药学专业或临床专业,对护士工作岗位上的用药护理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技能把握不够。其次,大多数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师遵循重药理理论轻用药护理的传统模式教学,教学内容缺乏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用药护理技能,进而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药理学与护理专业联系比较少,形成了护士只是医生医嘱执行者的普遍现象。
实践教学仍然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重视验证理论知识内容,忽视护理岗位能力培养和态度培养。即使是一些技能型实验,也未能很好地与护理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吻合。
药理学教学中未能体现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未达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课程思政化不明显。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药理学教学评价仍是以书面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体现不出来学生们对药理学运用的临床用药护理实践能力,学生们只是死记硬背的瞬间记忆,不重视临床用药护理实践,只注重药理学理论,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药理学只是医生的专属,护士只是医生医嘱的执行者,使学生们失去了体验当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乐趣,同时也挫伤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护理专业《药理学》教材建设应结合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特点和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用药护理须知”内容,包括给药时间、药物配伍禁忌、护理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急救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专业特征性内容,弱化“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等医学专业普适性内容,突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特色和护理岗位的需要,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培养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拉近教学内容与护理岗位实际需求的距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护理的临床工作需要,学生需要掌握的药理学知识要点也不同于医学和药学专业。学好药理学能够帮助护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合理地使用药物,掌握药物的用药注意事项、观察药物疗效及防治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属进行药物知识的教育和用藥咨询。药理学课程目标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贴近护理岗位的特殊性、人文性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讲授过程中重点突出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需要的“用药护理须知”内容,弱化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
在明确的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指导下,我们形成了“遵循培养目标,服务岗位需要,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的课程理念,并将此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药理学教学模式。
建立模拟药物治疗实训室,通过情景模拟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训,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护理人员的药物调配、发放、药物治疗、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多个工作过程,使学生对护理职业的技能需求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同时加强对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师的临床实践和定时培训,规范临床情景模拟、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对学生用药护理指导的临床实践质量。
,
“学院派”单调乏味地讲授,已不适应当今95后及00后的学生。近年来,各个专业的教改都在致力于打破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传统模式,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及应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教育“三有”(有趣、有用、有效)课堂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接踵而至,究竟哪些方式适合我们高职高专的药理学教学? 我的见解是不可盲目跟风,不可为了实现信息化而信息化。我习惯使用雨课堂,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在内容比较枯燥时经常使用诙谐幽默段子穿插于课堂内容,利用提前录好的口诀式喊麦,rap式抖音视频等带动课堂气氛,并且可以实现课前预习、课中在线学习、期末课程回顾等符合现代人学习形式的信息化功能。
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中开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药理学授课,重在培养学生必备的一项核心能力,即护理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明确实践教学目的,加强岗位能力训练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等实践内容,使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为培养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的改变,对护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护理人才不仅要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药理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提炼药理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素材,发挥教材中的内在人文思想,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合的教学设计,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药理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化融盐于汤的效果。
改变药理学教学评价以书面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增加对护理专业学生临床用药护理实践能力评价(引入标准化病人)。我国对实践能力考核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床旁考核和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等也逐步在推广。这种实战式的考核不仅真实的反映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有哪些不足,更使他们从中学到许多临床技能,使教学情况于老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更有利于药理学的教学实践。
以上只是针对我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回顾。随着护理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和提高护理用药水平,有针对性地讲授与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的用药知识和技能,为培养现代临床护理实际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1] 黄秋明,黄明.中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医药导报,2010,15(7) : 111-112.
[2] 阚晶,刘玮,钱善军,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讨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327-329.
[3] 陈妙茹,赖文思,饶静云,等.构建以“药疗护理”为导向的高职护用药理实践教学框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6):79-80.
[4] 陈诚.护理药理学实训课程改革的体会[J].大众科 技,2015,17(185):1-2
[5]杨朝晔,秦红兵.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