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娟
摘要:备课组的有效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师自我快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目标引领、课堂调研、共研反思,务实苦干四方面入手,探索备课组建设切实可行且有效高效的教研方式,在教研中交流、学习,学习中反思、进步,进步中共享、增效,着力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优质的专业化教师。
关键词:备课组;共研;反思;共享;增效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基层教研组织,是师资队伍得以优化,教师专业能力得以提升的一个载体。备课组的备课质量影响着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新时代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建设“高质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成为推进初中思政理论课程改革、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的方向与目标。本文试图从四方面阐述我们在加强备课组建设的一些探索。
一、目标引领,互助前行
备课组的目标引领有助于备课组制定计划,运筹帷幄。“有课同备,有惑共解,精诚合作,共享前行”这是我们备课组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方向。没有共同目标的备课组,不是团队,是看似整体的一盘散沙。有了共同目标,备课组才会从合格走向优秀,才能创造更好的成绩。例如:我们学校九年级这一届学生共有427人,是我们九年级备课组4位老师从七年级一直带上来的,对他们每个人,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学生中有50多人来自拆迁工程各条村的拆迁户,这当中,有不少学生基础差、对学习不重视。我们最初定下的目标是要成功转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统考中成绩超区平均分。为了继续追求这一共同目标,学期初,我们备课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行事历表以及通过网络所了解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安排,计算出该学期本学科的课时数。通过对教学进度的统筹安排,做到根据时间来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容量、教学目标,确定及明确课堂要突破的重难点,运筹帷幄。我们通过制定目标,学期规划好一个学期周五早读,周四(根据老师坐班来调)晚读;提前设定内容,到班督促,随机(每周1-2次)午测;学期初整体规划,各框题有针对性,规范出题,及时批改反馈;落实潜力生成绩跟踪,月考、期中、期末成绩分析,做好谈话教育。
备课组的携手合作有助于备课组聚力奉献,扬长避短。教学上我们团结协作、充满活力。例如,我校的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共有4人,按照学期初备课组工作计划的分工,大家都提前,认真地做好负责的导学案和课件,根据各人优势进行互补,并在每周四下午的备课组活动中进行讨论、修改。我们还互帮互助,例如,备课组4个人中,3人是班主任,开学初都比较忙,不做班主任的老师就主动承担开学第一节新课的备课任务;学期末时,为了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又全程负责整理“每天做一道大题”的题目的整理。每次校内或校外的公开课,大家都反复进行磨课,提出各自的见解。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什么问题,课后大家会即时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谁搜集到好的资料,也都会第一时间放在科组的Q群中共享。我们坚信,一两个班级成绩好算不了什么,全级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二、课堂调研,优化教学
坚守主阵地,打造有效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之所在,我们要不断深化课堂调研,优化教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客体,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有意义,才有温度。”我们备课组要求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主题,主题集备凝聚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思想灵魂。正所谓“纸上得來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用武之地,是教师展示魅力的地方。教师最本职的工作就是课堂教学,这是教师能力的根基和源泉。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要经过说课-磨课-上课-研讨-二次上课等阶段进行完善,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又不断地融入不断更新的教学实践。我们学校规定教学处每周的“科组长例会”,学科组每周三的“科组例会”,备课组“每日一聚”每周一定点集备等形式,将教研辐射到各个层面。道德与法治学科结合本组特点,以年轻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为依托,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落到实处。
授人以渔,激发学习热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不是教道德与法治,而是教学生如何学习道德与法治。作为教师,我们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高度,在教学中推动学生不断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教学进度的统筹安排,做到根据时间来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容量、教学目标,确定及明确课堂要突破的重难点。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与复习。加强对练习题的筛选、重组和讲评,进行多样的变式训练、专项式训练。重视当堂训练,当堂讲评,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争取做到全员参与。例如,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多看多记多用,学会准确调用和综合运用知识,同时关注各层次学生,尖子生注意思维点拨和细节关注,争取高分;中等生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对他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关心、辅导,薄弱学生要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去拚搏。为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在课堂中巧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解题思维,强化审题、解题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提取题目关键信息的能力,抓住题目要求的知识点,找准找齐,正确运用原理观点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理解、消化、掌握学习的知识内容。
三、共研反思,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激教学智慧生成。从树立良好的组风开始,努力营造“务本求实,团结互助”的团队。例如,每周三下午是我们科组的活动时间,科组采取统一活动,或组织大家统一听课评课,或组织某一教学主题的讨论会,或组织某一课题的探讨,或理论学习,或教学质量分析会。而每周四下午两节为备课组集体备课,各备课组协商教学进度和内容,讨论本周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集体筹划和研究公开课的教学与教法,讨论试题与学生等等。抓住“做题——析题——命题”三个环节,打造“学习型”教师。学会做题,多做中考真题、与学生同步解题;善于析题,注意讲清思路、讲对方法、讲明规范;尝试编题、命题,在命题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我们一起研讨,一起反思,一起成长。正如布鲁巴赫所说“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行家的工具”。及时反思,总结不足。鼓励科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败原因、反思学生表现),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撰写论文。理论源于实践,理论高于实践,丰富的论文成果,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实践层面的丰富思考。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阅读思考,提高理论水平。读万卷书、授万堂课,充足的阅读量、高效的阅读时间,是捕捉前沿动态、完善自身理论结构、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的必经之路。形成教学思想,普及同行。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实践加以总结,提炼出个人特色的教学思想,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足。鼓励科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败原因、反思学生表现),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在总结反思中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撰写论文。理论源于实践,理论高于实践,丰富的论文成果,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实践层面的丰富思考。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阅读思考,提高理论水平。读万卷书、授万堂课,充足的阅读量、高效的阅读时间,是捕捉前沿动态、完善自身理论结构、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的必经之路。形成教学思想,普及同行。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实践加以总结,提炼出个人特色的教学思想,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四、务实苦干,共享增效
务实苦干,促业务素养提升。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以及认真研究广州市中考年报。同时,要求教师勤读书,勤反思,勤写作,每学年写教学论文一份,并在组内进行交流,不断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并且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与学中得到强化与升华。
帮带合作,共享增效。携青年教师成长是我们备课组建设的一大特色。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下,我们科组精诚团结、积极向上,初步成长为一支务实而创新的队伍。科组的老师除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根据学校统一的安排,科组实施“帮带合作”,对青年老师安排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师傅是倾其所有,慷慨解囊,手把手带徒弟,徒弟是谦虚好学,紧紧跟随。全组教师在互帮互学中很有长进,更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近两年来,科组中两位青年老师成长迅速,大大地为教育质量增加实效。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之前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这句话看似有些搞笑,有些无奈,但并无道理。学生再难管,再难教,我们都要对他们负责,都要一如既往地对待每个学生,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老师要跟学生站在同一阵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记住学生的好,我们的情绪才会好,上课也才更加有激情。老师带着激情去上课,这也就必然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比较喜欢我们,从而也就比较喜欢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用心教学,真心对待学生,做到勿忘初心,便能方得始终。感情增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考试前让学生自己定好期末考试的目标,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学生的期末考试目标。跟学生明确表示,达标了可以免做或减少暑假作业,以此来激励学生。这种激励虽然不大可取,但事实证明,这一招很管用,学生的动力来了,在答题的时候也就更加认真、仔细了。此外,我们还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谈话,鼓励他们要尽量写,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一般来说,学生还是会给点面子老师的,主观题多多少少也会去写一下,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空白卷的出现。
备课组建设是学校教学发展的核心组织,备课组的教研质量直接影响着本校的教学教研质量,进而影响着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因此,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将成为我们道德与法治科组的追求目标。我们将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兴教认识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更新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高效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獻: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2] 宋文权,张玉兰.集体备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院.2010(7);26-30.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