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进步,现代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针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其自身就是对高新科技技术进行教育,很多教学方法并不适合这种教学内容。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却十分契合信息教育内容。主要是由于其对象双方的教育都会有所帮助。因此,本次研究探讨了这个命题,分析了信息教育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带来借鉴。
在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很重要的课程。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更多教学方法。而在本次研究中,所探讨的教学方法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对应的策略和方法,也为后续应用带来借鉴与帮助。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提倡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然后由教师分配对应的学习任务,同时在任务中设置一些问题,小组成员针对学习内容及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团队的模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团体意识和集体智慧,让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师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2.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会对信息技术课堂带来帮助,这种促进作用是方方面面的,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不仅仅需要获取知识,同样要具备将知识转换成能力的途径,学生终究要走入社会面向岗位,在岗位中需要学生具备对应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在综合方面对学生进行锻炼。小组合作学习以团队的模式进行教学知识的传递,这种模式下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都是一种考验,而在考验下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其次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也就是他们在团队中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而教师向团队下达任务后,由团队整体完成任务,每一个人都会参与到具体的问题解答中,这种模式对于所有学生的发展都会有所帮助,同时在小组内部的讨论中,所有学生的参与与解答,都会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自尊有所照顾,另外一方面也会帮助学生完成有效的个性发展。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更强的包容性。
3、推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议
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拥有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同样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及努力,为了更好的推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及引入,也需要配合以良好的方法及方式,因此,在此处就应用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1.分组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师盲目的应用分组学习模式,具体体现就是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点,只是单纯的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很差。而很差的教学效果带来的是比较差的反馈内容,一旦效果不好,很多教师就不会继续采用小组学习教学方法了。这种无论是应用或者是后续的不采用态度都是不合理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就是由于分组方面并没有考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一些自身基础较差的学生被教师强制分组后,不仅不能有效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他们根本无法在教学中获得知识与乐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考虑的学生特点,分析学生的个体特征、性格和学习成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将合适分组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同时为他们搭配一些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同时确保组别之间的实力均衡,便于不同组别后续的竞争。这种分组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真正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收益。
2.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教师是小组学习模式中的“引导者”,引导者负责向所有学习小组下达学习任务,而这种任务分配机制并不是随机的,教师在制定任务和分配任务时,更应该注意合理这一要求。合理的学习任务,可以刺激团队学习气氛,提高团队效率,促进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更好的制定学习任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明确学生情况,任务的制定应该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将学生能力提高作为根本要务,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让任务和教学内容的展开配合起来;其次为有效的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兴趣都有所不同,通过任务分布让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具体的任务制定中,教师应该更加有效的根据学生能力分布来制定对应任务;最后就是任务制定应该考虑多个环节的设置,考虑小组内部的讨论与联系等,同时任务也不应该将难度设置过高,不可因噎废食。
3.合理确定教师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一些教师认为自身只需要设置任务,然后定期检查不同分组之间的学习情况就可以了,根据实际情况反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可取,但是如果教师这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也势必较差,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有效的对小组之间进行组织和引导,让所有的小组都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中。在小组的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旁听并且给予指导,这种方式可以不是直接的指导,可以是旁敲侧击引导,而且教师也应该将自己视作合作团队参与者,在与学生交流中将双方视为同等的角色,也只有真正的将自己投身到学生氛围中,才能找到学生的不足,才能真正的明确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十分合适的对应教学方法,也会对信息技术教学进步带来帮助。教学理念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有效结合,这也是未来教育的重点,同样是教育的全新尝试。在本次研究中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也希望为后续研究者带来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1] 廖明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開展[J]. 数字化用户,2013(10).
[2] 倪婷玉. 让学生学有实效,学有所成——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1):27-28.
[3] 严林林.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以苏教版“图片的获取”一课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8(27).
作者简介:杨涛娟(1986-02),女,甘肃天水,职称: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