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科
1989年,当我第一次阅读《文萃周报》时就对她爱不释手,于是我成为她的忠实订户与铁杆读者。30年来,她好比一位“恩师”,引领我每10年上一个台阶,引领我从读者、学生提升到作者的三重“变身”。
前10年,我是她的“铁杆”读者。办公室常订有六七份报刊,报刊一到,我首先抢《文萃周报》阅读,一睹为快,报上优秀短文常被我剪下来分类装订成册珍藏。我常向亲友们说,《文萃报》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良师益友。我将一些优秀短文介绍到乡下亲友中,亲友们问我这些短文是从哪里抄来的?我将剪报册拿回去赠送给他们阅读,从而提高了亲友们对该报的信任度,也增加了许多新读者。
中间10年,我全家成为她的忠实“学生”。我家只订阅一份《文萃报》,一家三代六口人有时抢着看,为此常发生争吵。因为是我出的订费,又为该报当了15年评报员,所以我有先读该报的权力。我在先看完后列出重点文章,让他(她)们对重要文章反复看3遍,特别是在校学生还必须写出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慢慢引导,使我全家都成为该报的忠实学生。
后面的10年,读报终于“读”出“成果”。通过20年时间的刻苦研读,从报纸中不断吸取“营养”,我的写作水平也逐年提高。后面的10年,我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各级报刊网站共发表苗族文化研究论文18篇,民俗文化作品30多篇,其它作品20多篇,多次参加全国5个单列苗族自治县轮流举办的论文研讨会;向邵阳市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员会邮去民俗风情稿18篇都被釆用;今年仅在《城步红网》就发表各类作品200余篇。这些虽然算不上是惊天动地的“成果”,但对于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出身者来说,心中常产生一种“成就感”。2011年自治县成立55周年前夕,我将平时积累的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整理,自费编印了《苗山俗痕》一书向县庆55周年献礼,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今年是“恩师”35周年生日,作为她的学生拿什么东西作“生日贺礼”呢?我左思右想:认为最好的贺礼是不忘“师恩”。具體表现是继续努力研读《文萃报》,积极写稿,把订报、读报和协助发行该报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