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鸣珍
故事能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也能给以他们精神上的寄托。如何将故事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关键就是教师如何来讲故事与儿童以何种形式复述故事。因此,教师应掌握良好的讲故事技巧,将故事活动化、操作化,并与其它多种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故事教学的巨大潜能。在这一时期内采用故事进行教学是个好方法。
:儿童故事;特征;策略
步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幼儿时期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故事是孩子们接触得最早、最多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秀的儿童故事不仅能陶冶少年儿童的情操,还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智能发展,故事中生动的语言、具体的形象和有趣的情节对儿童的品德行为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在儿童故事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1、讨论法。
讨论法是故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运用于理解故事阶段和续编故事的阶段。在儿童已基本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后,为进一步调动儿童的情绪,以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一般可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儿童积极的动脑思考故事中的重点及难点的问题。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儿童积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想办法帮助故事中的人物解决问题。在动脑筋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例如:童话故事《野猫的城市》,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城市是不是想野猫说的那样是一个很疼,很痒,没羞的地方呢?如果是小朋友你也从那辆汽车上下来,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呢?讨论有助于儿童思路的发展,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在续编时,能够做到故事结构完整。
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儿童讨论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儿童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归纳,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用了自己以为很正确的比喻来比划城市,因为它讲述比喻的不清楚,所以让森林里的动物觉得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没羞的地方,动物们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如果儿童能够归纳出这一点,那么儿童对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2)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中应该让儿童分组进行讨论,对那些不擅长发言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关注,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2 、提问法。
提问法是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
(1)以提问的形式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引出作品,例如故事《小公鸡种豆》,教师可以问儿童你们见过小公鸡种豆吗?小公鸡种豆会遇到那些困难?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同时出示小公鸡图片和大豆粒,小公鸡和大豆粒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呢?引出故事内容。
(2)帮助儿童层层深入的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能引起儿童对作品内容的回忆,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说了那些话,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了,也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儿童理解领悟故事的主题,如: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或续编故事。为保证儿童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讲述出来,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儿童回忆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此外,在续编故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创造性提问的方法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在使用提问法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儿童故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儿童理解和欣赏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同时获得审美愉悦,领略作品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多的提问,尤其不要过多的运用回忆性的提问,因为这样提问容易导致儿童对有趣的故事产生厌烦的心理,因而对故事失去兴趣。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用回忆,将单调机械的模式化问题转为启发式问题,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第二 、教师还要注意提问法使用的时机和技巧。一般来说,在教师讲述故事时不要提问,尤其是对那些内容丰富,情节紧凑的故事。如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发现某个孩子不认真听讲,可以采用眼神或手势暗示的方法,但不要因此而停下来问这个孩子问题或让他复述故事前面的内容,这样做法不好,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幼儿对故事兴趣的降低,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
3.情境创设法。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根據主题创设特定场景,从而构成语言情境,如:在大班诗歌《春天在哪里》中,教师把幼儿和老师一起绘制的春天图画张贴在活动室,构成“春天”的景象,使幼儿从直观感知到的景色生发出丰富的情感,不断积累感知的经验和语言表达的素材,让幼儿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如在《小兔乖乖》的主题中,故事“小兔子乖乖”中有大灰狼,兔妈妈,三只兔宝宝。在活动中老师提供篮子、大树、头饰;老师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兔宝宝和大灰狼,并用不同的声音唱出“小兔乖乖”的歌,在情景交融、有趣的表演中,很容易抓住了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在玩中学,学中玩,直接体验,不但使教育内容生动化,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大胆表现与创作的欲望。
总之,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儿童在听故事、讲故事、复述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过程中,进行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思维,努力扩展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