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导向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2019-09-10 07:22周丽丽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红领巾祖国科学家

周丽丽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它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

一、价值观的特点

(1)阶段性儿童期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感性形式,是对成人价值观的照抄照搬,还未真正形成价值观,只能称之为价值感。是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青年期,随着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个体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

(2)稳定性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往往不易改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现,如兴趣、愿望、目标、理想、信念和行为等。

(3)主观性指用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即所说的区分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福与祸、善与恶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与评价的,这些标准均可以称为价值观。对于客观存在的客体,个人都是依据主体自身的需要对客体的意义进行评价。

二、小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富裕小康,国泰民安的大经济时代价值观的特点,我们对200名小学生进行“我的理想”调查问卷发现,将近80%以上的小孩长大后要当的是明星,歌星,主持人,公司老总等,仅有10%几的孩子长大后当科学家,医学家或者老师等;这些数据的呈现与60或者70年代的小学生理想有着截然相反的数据,在那个时代是以当科学家,解放军,医生,老师这些为光荣的职业,是自身价值最高的体现;这也许就是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当今的孩子们一出生就是享受着极其优越的生活,离战火纷飞,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年代已久远,同时信息化时代,足不出户可以认识和了解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不缺的就是媒体,特别是当今的各种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是拥有高片酬,高收入的明星,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会极大地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孩子们的心中就把拥有极大财富和众人力捧的明星奉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真正为人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医学家,没有给予应有的崇高的地位。

(2)学校常规规定,每周升国旗,是非常庄重和严肃的,全体师生必须精神饱满地行注目礼和敬队礼,并要求大声的唱国歌;但实施下来却有少部分孩子在这种场景中说小话,敬队礼的姿势极不规范,随意抬起来出于形式而已,大声唱国歌却几乎是一声不发;学校要求是整齐地佩戴红领巾,可有一部分学生好像是出于学校的管理所逼,根本不知道佩戴红领巾的意思是什么,红领巾代表什么,时而可以看到弄得脏兮兮的,或者是随意丢弃红领巾等现象。

三、在小学教育中价值观导向的方法

小学教育是形成价值观的感性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对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价值观完全的进行模仿,所以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深远的影响。作为小学教育者可以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极大的利用好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优势,除了利用教材中的课例外,还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者主题队会时间播放一些关于为人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教育家的英雄事迹,如收视率很高的《我是演说家》有一期来自于清华大学梁植的演讲《我的偶像》———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关于抗日战争的影片;如处于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叙利亚难民视频,让他们知道今天祖国的强大,繁荣富强,国泰民安是谁给我们换来的?是谁给予我们的?知道祖国的路,祖国的桥,祖国的车,祖国的飞机等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靠的就是影片中科学家们,工程师,拓荒者们,是他们坚守梦想,立足岗位,不懈努力的奋斗和奉献才会有今天祖国的繁荣兴旺,飞速发展;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白弱国无外交,落后就挨打的現实;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就有一种我骄傲“我来自于中国”,有一种幸运“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安全感“我在中国”的强大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孩子们有一种为国奋发的志气和志向。

猜你喜欢
红领巾祖国科学家
祖国祖国我爱您
《红领巾》的“童年照”
假如我是科学家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智取红领巾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洗红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