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杰出校友、历史系1955级系友梅旭华先生于2019年7月30日在他侨居了55年的荷兰病逝,享年87岁。
细心的老读者或许会记得,25年前即1994年第4期本刊封面右上角印有“本刊得到荷兰侨领梅旭华孙雨澄伉俪资助”(后来应两位要求删去)字样,该期配有图文简介。不幸孙女士于1998年早逝。而今梅先生亦驾鹤西去!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前辈,哀哉!
《史学集刊》几代同仁不能忘记本刊的艰辛历程。它诞生于1956年的“向科学进军”中,后来因人所共知的原因停刊,80年代初在“科学的春天”中复刊。十多年后,因纸张和印刷工本费大幅上涨,经费奇缺至难以为继。幸得两位校友雪中送炭,《史学集刊》遂在生命第二春中渡过难关,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怀爱护下成长、发展。
梅旭华先生于1964年辞去吉林大学历史系教职,举家迁居荷蘭。他的父亲梅仲微老先生是荷兰第一代爱国华侨领袖。1957年应国家侨委邀请归国访问,并参加劳动节盛典,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梅旭华先生赴荷兰之后,从打工做起,协助父亲打理中餐馆。后来承继父业,把生意做大,成立梅园国际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梅旭华先生毕生最主要功业在华侨事务方面。“二战”之后,荷兰华侨骤增,达到四五万人,且与年俱增。侨源不同,有大陆、港台,还有许多来自南洋,文化习俗甚至政见各不相同,团体林立。1987年,“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成立,梅先生当选首任主席。1992年,欧洲12个国家华侨华人社团代表会议在荷兰召开,正式成立“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而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是会议发起单位之一,并为欧洲联合会起草章程。
1990年荷兰女王向梅旭华先生颁发“皇家爵士勋章”,先生成为荷兰皇家协会会员,他是荷兰华侨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国务院侨办曾评选“国外华侨十杰”,先生名列其中。梅先生长期身居海外,却时刻不忘故国。改革开放也放飞了他的祖国情怀。梅先生率先在国内投资,开发家乡。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长期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他重视教育,珍惜人才,为家乡平阳中学设立奖学金;为温州大学的建设出资出力;他为家乡修桥铺路,还慷慨解囊,无私地帮助乡邻亲朋。梅旭华先生为人谦逊平和,品德高尚,对于自己所做的诸多慈善事业从不主动提及。梅先生对吉林大学、对历史系、对当年同窗情谊深长,除1993年捐助《史学集刊》外,1996年还捐资吉林大学校庆。从2000年开始,多次参加或组织同学聚会。续夫人苏艳玲女士20年间对梅先生关怀备至。就在梅先生辞世前一日,为缓解先生的烦躁而接通先生一名同窗契友,与他视频聊天。先生孱弱至极,不能说话,但对方忆往事,鼓励他,动情处,先生居然竭力睁眼示意。不料,一晤竟成永诀!痛哉!
一代贤人仙逝,先生风范永存!
梅旭华先生千古!